2013年高中历史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时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88896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中历史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时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年高中历史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时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年高中历史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时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年高中历史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时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年高中历史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时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高中历史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时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中历史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时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2011河南学业水平测试)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民主法制在某一历史时期曾经遭到严重破坏。这一历史时期是()A建国初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答案】D2(2012滨州模拟)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曾流行这样的口号:“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该口号不能反映当时()A个人崇拜盛行 B强调阶级斗争C社会秩序混乱 D执法公正严明【解析】题干反映的是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

2、A、B、C三项都符合“文革”时期的史实,只有D项不符。【答案】D3(2012泉州高一检测)“文化大革命”对我国民主与法制的践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下列做法中,危害最大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B依法治国的方略没有得到切实实施C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引发社会动乱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被迫终止【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在“文革”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没有召开过,人民的权力没有得到行使,所以是民主和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最大表现。【答案】A4“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国加快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步伐,其前提是 ()A颁布1982年宪法

3、 B平反冤假错案C提出依法治国 D加强基层民主【解析】“文革”后,我国加快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前提是平反冤假错案,没有它,一切都失去了意义。【答案】B51978年,邓小平曾说:“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成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这主要反映了()存在“无法可依”的现象民主政治建设亟待加强一些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淡薄 亟待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A BC D【解析】“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说明当时存在“无法可依”的情况;“把领导人说的话当成法”说明民主政治建设亟待加强,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淡薄,社会主义法律体

4、系亟待建立和健全。所以四个选项都正确。【答案】D6(2012扬州学业水平检测)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法制建设成就有()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颁布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加强了公民人身权利保障把“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颁布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均不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法制建设成就。【答案】C7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通过了300多个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地方人大制定了4000多项地方

5、性法规。这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在不断健全和完善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各种法律的权力A BC D【解析】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只能制定地方法规,没有“制定各种法律”的权力,故不正确。虽然属于正确的认识,但它不属于题干材料所能够说明的问题。【答案】D82010年3月5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其核心内容是拟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以进一步增强人大代表选举的普遍性和平等性,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在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民主制度得到完善,以下不是其表现的是 ()A实行民族区域

6、自治制度B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建立基层民主制度【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54年宪法中已有规定,不是在新时期才实行的。【答案】A9(2012淮安高一检测)“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拆掉干群之间墙,架起沟通连心桥。”这副对联最早应出现在()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C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后D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普遍推行村民自治和民主选举的措施,故选C项。【答案】C101992

7、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的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了法庭,村长最终被拘留。该内容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平反各种冤假错案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题干中影片内容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由此可排除,因为平反冤假错案是针对“文革”前的冤案来讲的,当时也未建立起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状告并最终拘留村长,体现了,故选C项。【答案】C11(2012余姚模拟)有人说:“正是现代

8、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B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D没有看到问题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答案】D12下列各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的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员会组织法A BC D【解析】1982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1984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

9、会组织法。【答案】B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66年8、9月,北京市被打死1000多人。自8月27日至9月1日,大兴县先后杀害“四类分子”及其家属325人。最大的80岁,最小的仅38天,有22户被杀绝。材料二“文革”中的一组口号:“砸烂公检法”,“打倒旧政府”,“踢开党委闹革命”,“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材料三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正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邓小平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表现在哪些方面。(2)据材料三

10、,今后中国将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发生?【答案】(1)对人的生命财产的侵犯;党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陷于瘫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2)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三以上之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二以上者为当选。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二“村民自治制度符合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得到党和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制度变迁的支持

11、。”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材料三2007年10月22日,在中共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政治报告中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报告用整整一个章节的篇幅阐述“坚定不移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论断,彰显民主政治的重要地位。请回答:(1)据材料一说明民国初年确立了怎样的政体形式。你认为它的确立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2)材料二表明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有何发展?(3)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经历怎样的曲折?结合上述材料,在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体现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解析】本题围绕民主政治这个主题展开考查。涉及内容多,时间跨度大,回答问题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答案】(1)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解放了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建立村民自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3)“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践踏,民主政治建设倒退。完善人民民主,健全民主法制,拓展民主渠道,保障民主权利,扩大基层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相结合,尊重公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