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15 诗人谈诗同步测试 苏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87241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15 诗人谈诗同步测试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15 诗人谈诗同步测试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15 诗人谈诗同步测试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15 诗人谈诗同步测试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15 诗人谈诗同步测试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15 诗人谈诗同步测试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15 诗人谈诗同步测试 苏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人谈诗同步讲解与训练学习目标 1、对诗歌主题的把握。2、对诗歌意象的认识。 3、对诗歌意境的体味。 4、对思想情感的体会。重点难点1、对象征意义的理解。 2、对诗句含义的揣摩 3、对诗歌语言的分析。核心知识一、基础知识1. 给红色的字注音。 鲁藜( ) 门槛( ) 曙光( ) 乍( )然 眺望( ) 旷野( ) 山峦( ) 笼( )罩 弓弦( ) 2. 词语解释。【乍然】:忽然;突然。【山峦】:连绵的山。【眺望】:从高处望远处看。【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曙光】:清晨的日光。比喻已经在望的美好前景。【洗礼】:比喻重大斗争的锻炼和考验。3. 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表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诗歌是通过形象表达思想感情。根据诗歌的表达方式来分,诗歌可分为叙事诗、寓言诗。. 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优秀的诗歌不但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而且具有充沛的感情。. 诗歌具有丰富的想像,通过想像寄托诗人的愿望、理想,表达诗人的感情。. 诗歌,在语言上要求准确、生动,讲究“炼字”“炼句”,要求用简洁的话语表达丰富的内容。4. 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这首诗写于抗战时期的延安,描写的是诗人在一个深夜醒来时所看到的情景。( )起伏的山峦,河岸边的山峦的巨大的暗影大地笼罩在沉静中。 我欢喜这首小诗的宁静而又深远的意境,这在一般新诗中是少有的。5. 下面诗句中托物咏怀,表明作者坚守节操、至死不变

3、的一项是( )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艾青黎明的通知)我们都在下面,你在高空飘扬,风是你的身体,你和太阳同行,常想飞出物外,却为地面拉紧。(穆旦旗)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6. 读下面语句,任选三句,根据你的理解把想到的诗句填在下面横线上。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苏武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_【参考答案】1.l kn sh zh tio kung lun 1ng xin3. 4. 记叙 描写 议论5.

4、6. 如:直挂云帆济沧海 醉里挑灯看剑 将军白发征夫泪 铁马冰河入梦来 老夫聊发少年狂二、课文学习1. 对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段落大意的理解。【明确】全文六般,开头一段表达自己对这首诗的“偏爱”,表现了眼光、感受和理解的独特;中间四段则都是对诗歌的意境进行阐发,对诗人内在的情感世界进行探索,合理的想像和分析,为最后结论的得出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一段表达了对这首诗的总体评价,“宁静而深沉”的概括,简练而准确。 2. 曾卓对一个深夜的记忆的评论有什么独到的体会和见解呢?【明确】首先,他指出“划破夜空的流星,被风吹响的月亮的弓弦,既反衬了夜的沉静,又使夜有了动态感”,这里对“夜的沉静”和“动态感”的评说

5、,就是他的独到的见解和体会。流星和风声,一有形无声,一有声无形,但是曾卓用自己的联想丰富了诗的意境,使动者成为反衬夜的沉静的参照物,而夜则因它们的存在而变得有动态感。其次,在曾卓的笔下,“夜在沉静中行进,黎明即将到来”,这是原诗在字面上没有出现的意蕴,是曾卓对它的发挥。这个发挥可以说恰到好处,使诗的主题意蕴进一步深化了。3. 对一个深夜的记忆段落大意的理解。【明确】诗只有三个小节,十行81个字,但展示的意境却很丰厚,蕴涵的意蕴却很深刻。第一节,通过对月光的误解写盼望长夜的结束。第二节,通过由风声引起的联想表达对黎明的渴望。第三节,写又回到“万物还在沉睡”的现实的夜中。4. 在一个深夜的记忆中诗

6、人为什么将“流进门槛”的月光误认为是“阳光”?“阳光”还有别的意思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明确】“我以为是阳光”,这是一种“错觉”,诗人有可能在瞬间会产生错觉,但是如果从科学的观点看,他会马上改正这种瞬间的错觉,而不必把它诉诸文字。但是因为是诗语,所以他不但不必改正,而且还有意地强调并固定成文字,就因为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而且这里的阳光还含有另一层意思,就是诗人内心对光明的追求。写出这种“错觉”,更显示他对光明的殷切期待的心情。5. 揣摩下列各诗句,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 “月光流进门槛”【明确】“月光流进门槛”是客观叙述。但是这个客观叙述是带有主观感受的性质的。因为月光只是照在大地上,而不

7、是“流进门槛”的。为什么说成是“流”?这当然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有了这个“流”字,一幅静的画面变得生动有趣了。一个“流”字改变了一种场景,使人的感受变得丰富多彩。惜墨如金而又鲜明生动,这就是诗人语言运用成功的一大标志。“有风从北边来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明确】这几句诗,需要注意“仿佛”一词。“仿佛”不是一个明确的概念,只是一种“好像是”的感觉。但用在这里正是地方。“好像是”风吹动月亮的弓弦而使他听见了黎明的音响。这是诗人的想像。如果是写实,反而令人难以置信,因为是“仿佛”,就把想像合情合理地表现出来。可见准确使用词语对增强诗的艺术表现力之重要。“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只有

8、我是最初醒来的人”【明确】理解这两行诗,我们首先应该感受到作者强烈地盼望黎明以后,发现夜还正深(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以后的失望,但只是失望而不是绝望,这是看清现实以后的一种冷静和成熟,从“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执著。但诗人说“只有”又并不是否认其他的人,不是通过对比来突出自己是唯一的“最初醒来的人”,这里的“我”是一个艺术形象,而不是指诗人实在的自我。6. 一个深夜的记忆的作者鲁藜,以自己的独特眼光,从常见事物身上发现了美,你能说出他发现了怎样的美吗?【明确】一个深夜的记忆描写的是更“常见”的月光和月光下的山影、旷野,但不是表现景物自身的美,而是借以表现解放战争年代

9、人们美好的心灵:盼望“黎明”、渴望光明而又乐观的情怀。7. 一个深夜的记忆是从“我”的角度来观察和描写的。“我”对描写对象的认识、感情有没有变化?有怎样的变化?请你结合作品作一点具体分析。【明确】一个深夜的记忆先写月光引发的错觉,再写“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再写月光下眺望所见景物,觉得“我是最初醒来的人”。这种变化过程,表达人们对光明的渴望之情和赢得光明的乐观情怀。三、阅读理解一个深夜的记忆鲁藜月光流进门槛我以为是阳光开门,还是深夜不久,有风从北边来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1.阅读诗的第一节,谈谈你对“开门

10、,还是深夜”的理解。_2.阅读第二节,说说诗人在这一节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要表达一种什么思想?_3.阅读第三节,仔细揣摩“感觉到”这个词的双重含义。_ 4.这首诗的语言非常精练,请举一例作点赏析。_ 【明确】1. “开门,还是深夜”,这是对错觉的纠正,但是却又是颇含深意的。因为诗人写此诗时还在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他身处的延安虽是解放区,但整个中国大地还处在黑暗之中,所以“还是深夜”不只是对错觉的纠正,也是在另一层次上对现实的真实感受。2. 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通过由风声引起的联想表达对黎明的渴望。3. 它一方面是指诗人生理上的感觉,即对于黎明来临的“光感”;另一方面则是暗示诗人是“对于时

11、代最敏感的人”,而这个诗人“不仅是指他自己”。这就把诗人个人的感受同时代的脉搏跳动,同广大人民的殷切期待融合在一起了。4. 如:举出第一节的“流”,第二节的“仿佛”,第三节的“压”、“流”等词中的一例或其中的一节诗赏析即可。思考练习(一)【甲】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 写出甲诗中表现自然景物之间亲密融洽关系的词语。(答出两个即可)_2. 甲、乙两首诗都写了荷花,但写法上各有不同,请指出。_ 3. 宋朝杨万里的这两首小诗,你更喜欢哪一首?试作简要分析。【明确】1. 惜 爱 立2. 【甲】诗:“小”处入手,细致入微。【乙】诗:“大”处着眼,境界开阔。3. 开放性题目,不设统一答案。 (二)乡 愁 余光中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 乡愁指的是_2. 全诗的落脚点是_3. 这首诗把乡愁化为四个意象,它们分别是_、_、_、_,这四个意象表现了四种特定的内涵:_、_、_、_。4. 全诗共分四节,在结构上依靠什么来安排先后次序,构成了怎样的关系?_ 5. 你认为四节诗中,哪一节内容最让你感动,说明理由。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