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6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第四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 增分突破 抓住文本特点与整体阅读相结合实战演练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62650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16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第四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 增分突破 抓住文本特点与整体阅读相结合实战演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专用)2016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第四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 增分突破 抓住文本特点与整体阅读相结合实战演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专用)2016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第四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 增分突破 抓住文本特点与整体阅读相结合实战演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专用)2016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第四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 增分突破 抓住文本特点与整体阅读相结合实战演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16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第四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 增分突破 抓住文本特点与整体阅读相结合实战演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6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第四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 增分突破 抓住文本特点与整体阅读相结合实战演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论述类文本阅读增分突破抓住文本特点与整体阅读相结合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论读书林语堂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向来被称为雅事乐事。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诸如此类,皆非读书本旨,在我是看不起的。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

2、味道来。也许我们幼时未进小学,或进小学而未读过地理,或读地理而未觉兴味;然今日逢闽变时翻看闽浙边界地图,便觉津津有味。或是叫许钦文在狱中读清初犯文字狱的文人传记,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程子谓论语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有读了全然无事者,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凡人读书必找一位气质相近的先贤作为老师,这是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不可昏头昏脑,听人戏弄。一人同时爱庄荀,或同时爱苏程是不可能的事。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尼采师叔本华,萧伯纳师易卜生,虽皆非及门弟子,而思想相承,影响极大。当二子读叔本华、易卜生时,思

3、想上起了大影响,是其思想萌芽学问生根之始。诗或好李,或好杜,文或好苏,或好韩,读其所好,说得好的道理出来。或竟苏韩皆不好,亦不必惭愧,亦须说出不好的理由来。或某名人文集,众人所称而你独恶之,自己学力、见识未到,或己是而人非。等过几年学力已到,仍己是人非,则将来必发现与己有同感之人。刘知几少时读前后汉书,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责以童子轻议前哲,乃“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后来偏偏发现张衡范晔等,持见与之相同。因其读书皆得之襟腑,非人云亦云,所以能著成史通一书。如此读书,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才不会落入圈套。(选自林语堂论读书,有

4、删改)1简要概括文章第段的论证思路。答:_解析论述思路题有两种题型:一种是概括全文的论述思路,一种是局部分析某段的论述层次。本题考查的是第二种题型,和2012年江苏高考论述类文本笑的价值第16题类似。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注意文段中明显的语言标志,比如说文中的转折词“但是”,以此为切分点;(2)抓现成关键词句,开头第一句起总领作用的“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直接照抄;(3)没有现成关键句,则注意围绕什么论述,以此切分层次起讫点。答案首先提出“读书是心灵的活动”的观点,接着列举时人偏离读书本旨的现象,最后揭示读书的意义。2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答:_解析理解语句在文中的含意,应抓住所

5、在语段的中心,把握上下文的语意,同时要注意落实句中关键词语的意思。本段论述“要读与自己气质相近作家的书”的好处,知晓大意,再将关键词语用通俗的语言替换,整理连缀即可。答案读与自己思想相近的作家的作品,能让自己产生愉悦感;与作者及其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能启迪心智,获取新知,开拓新领域。3在林语堂看来,应如何读书?请简要概括。答: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全文:第段可概括出“读书应避免功利化”;第段可概括出“好书要重读”;第段可概括出“要读与自己气质相近作家的书”;第段可概括出“读书要有真知灼见”。将筛选出的信息进行总结即可。答案读书应避免功利化;好书要重读;要读与自己气

6、质相近作家的书;读书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读书要有真知灼见”)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智慧与国学王小波 物理学家海森堡给上帝带去了“相对论”和“湍流”两道难题。我也有一个问题,但我不想向上帝提出,那就是什么是智慧。当然,不是上帝的人对此倒有些答案,但我总是不信。相比之下我倒更相信苏格拉底的话: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他还有些妙论我更加喜欢:只有那些知道自己智慧一文不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这对某种偏向是种解毒剂。 如果说我们都一无所知,中国的读书人对此肯定持激烈的反对态度:孔夫子说自己知天命而且不逾矩,很显然,他不再需要知道什么了。后世的人则以为:天已经生了仲尼,万古不长如夜了。

7、再后来的人则以为:精神原子弹已经炸过,世界上早没有了未解决的问题。总的来说,中国人总要以为自己有了一种超级的知识,博学得够够的、聪明得够够的,甚至巴不得要傻一些。直到现在,还有一些人以为,因为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可以坐待世界上一切寻求智慧者的皈依换言之,我们不仅足够聪明,还可以担任联合国救济署的角色,把聪明分给别人一些。一种如此聪明的人,除了教育别人,简直就无事可干。 马克吐温在世时,有一次遇到了一个人,自称能让每个死人的灵魂附上自己的体。他决定通过这个人来问候一下死了的表兄,就问道:你在哪里?死表哥通过活着的人答道:我在天堂里。当然,马克吐温很为表哥高兴。但问下去就不高兴了你

8、现在喝什么酒?灵魂答道:在天堂里不喝酒。又问抽什么烟?回答是不抽烟。再问干什么?答案是什么都不干,只是谈论我们在人间的朋友,希望他们到这里和我们相会。这个处境和我们有点相像,我们这些人现在就无事可干,只能静待外国物质文明破产,来投靠我们的东方智慧。这话梁任公1920年就说过,现在还有人说。洋鬼子在物质堆里受苦,我们享受天人合一的大快乐,正如在天堂里的人闲着没事拿人间的朋友磕磕牙,我们也有了机会表示自己的善良了。要不是达伽马找到好望角绕了过来,我们还真闲着没事干。从汉代到近代,全中国那么多聪明人,可不都在闲着:人文学科弄完了,自然科学没得弄。马克吐温的下一个问题,我国的一些人文学者就不一定爱听了

9、:等你在人间的朋友们都死掉,来到了你那里,再谈点什么?是啊是啊,全世界的人都背弃了物质文明,投奔了我们,此后再干点什么?难道重操旧业,去弄八股文?除此之外,再搞点考据、训诂什么的。过去的读书人有这些就够了,而现在的年轻人未必受得了。把拥有这种超级智慧比作上天堂,马克吐温的最后一个问题深得我心:你是知道我的生活方式的,有什么方法能使我不上天堂而下地狱,我倒很想知道!言下之意是:忍受地狱毒火的煎熬,也比闲了没事要好。 是啊是啊!我宁可做个苏格拉底那样的人,自以为一无所知,体会寻求知识的快乐,也不肯做个“智慧满盈”的儒士,忍受这种无所事事的煎熬!4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对某种偏向是种解毒剂”这句话该怎

10、样理解。答:_解析 解答此题,要弄清“这”指代的含义和“解毒剂”的比喻义。答案中国人自以为拥有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或“自以为拥有一种超级知识,足够博学和聪明”),除了教育别人就无事可干。苏格拉底对“智慧”的理解,恰如一剂苦口良药,可以疗救国人自高自大的毛病。5文章第三段引述马克吐温的故事,主要有哪些作用?答:_解析以议论为主的论述类文章,其引述故事自然是为了论证观点。答案用天堂里的人闲着没事谈论人间朋友和国人自以为拥有最高智慧可以拯救世界的盲目自大作类比,批判(或“讽刺”)了国人的抱残守缺,不思进取,呼吁跳出传统,寻求新知,体会寻求知识的快乐。6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答:_解析论述类文章的行文思路,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答案首先,由海森堡的难题引出苏格拉底关于智慧的论述;接着,分析中国人有一种自认为是世上最有智慧的人的“偏向”;然后,用马克吐温的故事讽刺国人的故步自封;最后,表明自己的态度,要努力去体会寻求知识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