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ⅱ第二辑)2016届高三地理第六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62284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ⅱ第二辑)2016届高三地理第六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标ⅱ第二辑)2016届高三地理第六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标ⅱ第二辑)2016届高三地理第六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课标ⅱ第二辑)2016届高三地理第六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课标ⅱ第二辑)2016届高三地理第六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ⅱ第二辑)2016届高三地理第六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ⅱ第二辑)2016届高三地理第六次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次月考地理试题【新课标2版】3王先生打算该日先登顶观日出,日出时间最可能为北京时间A4:40 B5:40 C6:00 D6:404观看日出后,王先生从北坡乘缆车下山,见到缆车厢顶部装有太阳能集热板,其安装正确的是A B C D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2013年降水量逐月累加柱状图。读图完成56题。5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6该地的地带性植被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草原下图为南半球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A BCD8此时,图中a、b、c、d四地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A

2、a Bb CcDd每年随着东非高原上干、湿季节的变化,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浩浩荡荡地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下图是2013年食草野生动迁徙路线,据此回答910题。9当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受A西风带控制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信风带控制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10野生食草动物从地迁徙到地的时间可能是A12月次年5月B7月底8月中下旬C10月底11月底D1月中上旬3月底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沙暴日数,读图完成1112题。11图中四地沙暴日数对比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 B甲丁C甲乙,丙丁 D甲乙,丙丁12丁地区沙暴日数有别于周围地区的原因是A地势较高,

3、受冬季风影响较小B植被覆盖率低,风力作用显著C受山地阻碍,大风日数少D气候湿润,风力作用较弱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下图示意2000年2010年十年间该盟三类地形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读图完成1314题。13影响该地区大兴安岭东、西两侧土地利用方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候 B地形C河流 D土壤142000年2010年间,该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是A大兴安岭以东B大兴安岭山区C大兴安岭以西D大兴安岭以东和以西下图示意某人口1亿以上国家20062010年每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与净增人口数量的对比,读图完成1516题。15关于该国20062010年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

4、是 A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B该国年净增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该国20062007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出生率下降 D该国20092010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接纳外来移民16该国最有可能是A德国 B俄罗斯 C美国 D澳大利亚下图表示的四个区域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区,读图完成1719题。17四个区域中以牧牛业为主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8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草场茂密,光、热不足B乙土壤肥沃,雨热适宜C丙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平原面积大D丁地面平坦,水网稠密19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粮食商品率高 B乙机械化水平低C丙水利

5、工程量大 D丁市场适应性强读下图,回答2023题。20图中和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A地形、水源 B水源、热量C水源、光照 D土壤、地形21图中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A太阳能、生物能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地热能 D地热能、天然气22图中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所示山区A纬度低、海拔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C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23图中处所示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类型和重要农产品组合正确的是A河谷灌溉农业小麦 B山地畜牧业滩羊C温带草原畜牧业细毛羊 D绿洲灌溉农业棉花下图为某大城市零售业区位决策示意图,读图完成

6、2425题。24N、O、P、Q四处中,仅考虑利润和地租因素,零售业距离市中心的最远区位是地租付租前利润地租与市中心的距离AN处 BO处 CP处 DQ处25O处地租较N处高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O处位于工业区 BO处交通通达度高CO处人口密度大 DO处距离市中心远二、综合题(3小题,共50分)26. 下面图1为华北某地区示意图,图2为图中丙村建立的生态农业结构示意图,表格为该地区1980年和2000年有关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时间(年)耕地面积(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年较差()年降水量(mm)河流含沙量(%)人口(万人)1980418334301.53020004.410383704

7、.535(1)按照农业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甲地和乙地分别发展了林果业和乳畜业,请你说明其理由。(4分)(2)结合表格分析本地区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10分)(3)简述丙村建立的生态农业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6分)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 竹子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生长快,生物量大,是重要的森林资源。竹子在合适生长的地带具有“强势”、“霸道”的个性,竹林中竹鞭(竹子的地下茎)系统十分发达,使土壤中的养分消耗极快;茂盛的竹叶遮光蔽日,地下竹鞭盘根错节,让其他植物难以立足,甚至还能“攻城略地”。 材料二 亚太竹区分布图 材料三 世界主要产竹国竹类种数对比图(左图)及世

8、界主要产竹国竹林面积对比图(右图)217缅甸世界2200中国210印度125日本81泰国其他136印度230日本世界1255中国90缅甸 (1)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出我国竹子资源的优势并分析原因。(10分)(2)江西宜丰为“中国十大竹乡”之一,竹产业发达,近年来竹林面积快速增长,有人对此表示担忧。请结合材料一说出其担忧的原因。(4分)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下图示意甲半岛及周边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 (1) 描述甲半岛固态降水率的分布特点,并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10分)(2) 描述甲半岛海岸线的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6分)27(14分)(1)优势:分布广;种类多(4分) 原因:我国热带亚热带湿润性气候范围广(气候类型多样)(2分);多山地丘陵,宜林面积广(2分);山地丘陵垂直分异明显(2分)。(2)竹林面积快速增长,可能导致土壤肥力下降(2分);树种单一,生物多样性锐减。(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