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6版高考语文 考前三月冲刺 阅读与鉴赏 第2章 古诗鉴赏 题点训练三 对比阅读讲练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61183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6版高考语文 考前三月冲刺 阅读与鉴赏 第2章 古诗鉴赏 题点训练三 对比阅读讲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国通用)2016版高考语文 考前三月冲刺 阅读与鉴赏 第2章 古诗鉴赏 题点训练三 对比阅读讲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国通用)2016版高考语文 考前三月冲刺 阅读与鉴赏 第2章 古诗鉴赏 题点训练三 对比阅读讲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全国通用)2016版高考语文 考前三月冲刺 阅读与鉴赏 第2章 古诗鉴赏 题点训练三 对比阅读讲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全国通用)2016版高考语文 考前三月冲刺 阅读与鉴赏 第2章 古诗鉴赏 题点训练三 对比阅读讲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16版高考语文 考前三月冲刺 阅读与鉴赏 第2章 古诗鉴赏 题点训练三 对比阅读讲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6版高考语文 考前三月冲刺 阅读与鉴赏 第2章 古诗鉴赏 题点训练三 对比阅读讲练(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点训练三对比阅读对比阅读题的命题特点与答题技能考情回顾设问方式不同诗人相同内容的比较。【例】 (2015北京卷)17、19题,(2015浙江卷)第21题,(2015湖南卷)第10(2)题,(2014课标全国)第9题。同一诗人相同内容的比较。【例】(2015全国)第8题,(2014山东卷)第14(1)(2)题。审题要点紧扣要求。要看清比较鉴赏的内容及要求,依照要求作答,不可节外生枝,答案尽量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搜寻信息。诗歌文字量不大,阅读时要看诗题、读注释、研提示,在有限的文字中寻找有用的信息,找准关键词。 推敲用语。用语(特别是常用鉴赏术语)要准确、简明、规范,答案力求表达流畅。答案要素

2、求同型:明确比较点,准确答出所比较点的概念即可。求异型:明确比较点,分别就比较点对不同诗歌进行具体分析。真题例示(2015成都模拟,9)阅读下面两首作品,然后回答问题。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仙吕后庭花赵孟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这两首作品,在写景方面和思想情感的内涵和抒发上,有什么异同?答案如何对不同的诗歌进行比较阅读鉴赏?(2014山东,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3、。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注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考生答案1红,明。考生答案2“园花经雨百般红”的景色,色彩红艳,通过视觉描写,突出园花经雨后的美丽景象。 “乔木峥嵘明月中”的景色,面目峥嵘,写月夜中的乔木,有点阴森让人害怕的景象。问题诊断对诗歌内容理解不到位,对诗歌形象概括和分析不准确。剖析矫正此题要求分析景物形象。分析两句诗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时,需要抓住原诗中的“园花”“雨”“乔木”“明月”等意象具体解说,还要注意诗句中描绘的园花“百般红”,即色彩艳丽的

4、特点,乔木“峥嵘”,即高耸峭拔的特点。考生答案1只满足于从诗句中找出自认为关键的词语,对诗歌内容理解不到位,对诗歌形象概括不准确,无具体分析;考生答案2对前一句的理解和概括很好,但对后一句的“峥嵘”一词理解不到位,且没能结合上下语境分析,导致分析错误。满分答案1明确原则。对比阅读,即“求同辨异”。对比阅读与单篇诗歌的阅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两点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一是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的区别,二是对比阅读多了一道“作比较”类型的题目。2设题角度。(1)从大方面看,比较阅读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2)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现手

5、法等方面设题。3解题要领。(1)审题,找出比较点。(2)依照比较点,在单篇诗歌赏析的基础上进行求同寻异,比较鉴赏。1(2015北京,17、1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醉翁操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注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

6、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1)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B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歌留别郑协律)C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 ,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2)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

7、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所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答:2(2015湖南,10)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为虚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邺傍高冢多贵臣,娥眉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张说邺都引,选自全唐诗)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注虚:废墟。请赏析两诗中画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答:3(201

8、4新课标全国,9)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宿渔家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注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答: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9、。(1)这两首送别诗都写到“水流”,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答:(2)比较分析,请说出这两首诗最后一句在表达和抒情上各有何特点。答:对点规范练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吴城览古陈羽吴王旧国水烟空,香径无人兰叶红,春色似怜歌舞地,年年先发馆娃宫注。馆娃宫怀古皮日休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注馆娃宫:故址在今苏州市西南灵岩山上,宫以西施得名。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砚石山建造宫殿以馆西施,吴人谓美女为娃,故曰馆娃。(1)诗人指责越王“大有堪羞处”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2)结合标题,说说两首怀古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答: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野

10、步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一个怎样的野步者的形象。答:(2)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答: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秋闺思张仲素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欲寄征衣问消息, 居延城外又移军。望夫词施肩吾手燃寒灯向影频,回文机注上暗尘生。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注回文机:前秦苻坚时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惠善属文,把对丈夫的思念织为回文旋图诗,读法婉转循环,

11、词意凄婉。 (1)两首诗都写到了“消息”,张诗的“问消息”和施诗的“无消息”的具体内容有何不同?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2)施诗中,思妇为什么要“恨”卖卜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微雨李商隐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细雨李商隐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注白玉堂:天宫,相传中唐诗人李贺临死时,看见天上使者传天帝令召唤他上天给新建的白玉楼撰写记文。楚女: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描写的神女,诗中曾写到她在天池沐浴后曝晒、梳理自己头发的神情。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分别是如何写雨的。答:5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

12、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1)比较两首边塞诗的思想感情。答:(2)比较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答:(3)简析两首诗在内容、技巧上的相同之处。答:答案精析题点训练三对比阅读问题例析艳丽,清幽。“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意象与意境。两句诗描写了不同的景色,也就是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实际上都是在为诗歌营造某种意境。“园花经

13、雨百般红”是写园里的花经雨水清洗后显得更为娇艳,主要是表现其色彩的艳丽。“乔木峥嵘明月中”一句中,“峥嵘”有“深邃、深远”的意思,明月掩映于高峻挺拔的树木中,显得更加深邃而幽远。演练体悟1(1)B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题目已经明确是以声写声的手法。B项曲解文意,“商声”“羽声”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不是以声写声。A项是用“龙吟虎啸”的声音和“万籁百泉”的秋音来写觱篥声。C项是用蜂声和蝉声来写琴声。D项是用寒敲白玉的声音和黄莺的叫声来写琴声。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解析本题考查在语境中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既为考生提供了语境,又为考生提供了下文,实际上降低了考查的难度。默写时要注意

14、不要写错字、别字,不要漏字、添字。(2)要点一:泉响空山、月明风露的幽静之景,醉翁啸咏与流泉之声应和的景象,写出作者对人与自然相融的境界的向往。要点二:醉翁离去后流泉的“朝吟夜怨”,表达了“思翁无岁年”之“悲”,作者借以抒发对欧阳修的怀念之情。(或:作者既借流泉的“朝吟夜怨”抒发了对欧阳修的怀念之情,也直接表达了“思翁无岁年”之“悲”。)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词的上片描绘了山谷空寂、明月皎洁、山风轻拂、夜露润物的美好景色,醉翁在这样的境界中弹奏的乐曲清琅、圆润,响彻空山,令作者向往这种人与自然相融的境界。下片主要是抒情议论,醉翁的啸咏与流泉相应,醉翁逝去了,流泉仿佛在早晚幽咽,作者借山有时光亮、水有时回转与自己对醉翁的思念无尽对比,表达对醉翁的思念之悲。2“城郭为虚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以都邑变为废墟、人世盛衰更替与月之千秋永照对比,突显人非物换,抒发了世事沧桑、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