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53664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2期末考试卷高二历史第I卷(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小题)1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旨意与此相似的是( )A商鞅“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B汉文帝“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C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D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2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但他自己却因变法而惨遭杀害。变法内容中,为他招杀身之祸的是( )A“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B“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C“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

2、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D“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3战国策记载:(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说惠王”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 )A没落贵族的利益 B立功将士的利益 C新兴地主的利益 D富裕农民的利益4战国时期,吴起在楚国的变法主要针对旧贵族,认为楚国的弊端是“大臣太重,封君太众”,必须清除。商鞅在秦国变法时,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这些改革措施从根本上是为了( )A消灭旧贵族 B加强中央集权 C

3、实行以法治国 D废除分封制5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 )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打击并瓦解了就的血缘宗法制度 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6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7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C、其结果有利于鲜

4、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8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9魏书记载:(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里的“北俗之语”是指( )A. 匈奴语 B.汉语 C. 鲜卑语 D.胡语10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中,起了促进鲜卑族封建化作用的措施有( )整顿史治 颁布均田令 迁都洛阳 学习汉族文化A B C D11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最根本的不同是(

5、)A.是否实现了富国强兵 B.是否改变原有的土地所有制C.是否限制了贵族和地主的特权 D.是否实行重农抑商政策12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点是( )A、触动了显贵的利益 B、加重了对农民的负担 C、改变了社会性质 D、以失败而告终 13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下列各项评述,符合引文内容与史实的是( )A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他注重任人唯贤 B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但变法用人不当C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他加强保甲制度 D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但变法只重经济14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

6、先急”,其“理财”措施的主要用意是( )A调整封建国家与大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 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 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15学习历史必然会涉及到历史时间,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是( )王安石开始变法的1069年是公元11世纪中期 康熙五十年是康熙皇帝五十岁那年 中华民族取得抗战胜利是在民国三十四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是在农历甲午年A B C D16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A均输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17下列中外改革,使社会性质

7、发生根本变化的有( )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A B C D18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变化主要在于( ) A.人人得到了一小块份地 B.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C.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 D.彻底摆脱沙皇专制统治19“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在当时看来,“我”能做的应是( )A改革上层建筑,发展资本主义 B解放农奴,给予土地C进一步强化农奴制度,以巩固

8、统治 D开办手工工场,以发展工商业20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21改革是推动社会经济前进的重要途径。下列改革实现解放生产力或推行新的生产方式而加速社会转型的有( )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 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A B C D22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

9、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是(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D.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23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 )A国家倡导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家2418511899年间中国的译著中,科技类是重点,英美国家著作是主要来源。l902-1904年间中国的译著中,社会研究和人文科学成为重点,日本成为思想的主

10、要来源地。促成这一变化的深层原因是( )A洋务自强运动的破产 B. 日本现代化的成功 C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D中国现代化的深化25有人说“日本近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孕育在明治维新中”。对此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富强 B.明治维新使日本在富强中走向战争C.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战争 D.明治维新使日本在战争中走向富强26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它从一个处于亚洲文明边缘的小国,实现了“脱亚入欧”的历史转折。这里的“脱亚入欧”是指( )A从亚洲边缘小国跻身于世界强国 B从东方国家演变为西方国家C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D从亚洲脱离并加

11、入欧洲同盟27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C.进行社会风俗变革,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28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一欧洲者,询某厂船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证明中国进

12、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29中国的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相同背景是( )两国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两国民族资产阶级都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两国都形成了改革维新的力量 两国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都支持变法维新A B C D30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可见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A变法过程过分急于求成 B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 C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 D变法主持属于封建皇帝31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3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