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江汉油田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51133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江汉油田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北省江汉油田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北省江汉油田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北省江汉油田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北省江汉油田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江汉油田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江汉油田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汉油田高级中学高一年级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卷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1、 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关于加速度和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快 B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大C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必然越来越大 D加速度为零,物体的速度不一定为零2一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 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A1.2 m B3.6 m C6.0 m D10.8 m3如图所示,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煤块(可视

2、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后,便以此速度作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关于上述过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A.与之间一定满足关系B.煤块从开始运动到相对于传送带静止经历的位移为C煤块从开始运动到相对于传送带静止经历的时间为D黑色痕迹的长度为 4手拖动纸带经过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后,在纸带上留下的点中有6个连续清晰的点,测出这6个点的第1点到第6点的距离为18cm,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手运动的平均

3、速度为0.03m/s B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5m/sC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0m/s D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m/s5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在06 s内其速度与时间图象和拉力的功率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取g=10 m/s2)( )6一辆汽车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20m/s,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汽车在3s内和6s内的位移分别是多少?A. 37.5m 20 m B. 37.5 m 40 m C. 30 m 37.5 m D. 40 m 37.5 m 7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加速度越大,速度越

4、大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D.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8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度从8m/s匀减速到零所用的时间为1s,按规定速率为8m/s的汽车刹车后位移不得超过5.9m,那么上述刹车试验是否符合规定()A. 位移为8m,符合规定B. 位移为8m,不符合规定C. 位移为4m,符合规定D. 位移为4m,不符合规定9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它在第n秒内的位移为s,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B C D10美国“肯尼迪号”航空母舰上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FA15”型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产生的加速度为4.5 m/s2,起飞速度为50

5、m/s,若该飞机滑行100 m时起飞,假设航空母舰静止,则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 )A30 m/s B40 m/s C20 m/s D10 m/s11 汽车从甲城沿直线一直行驶到乙城,速度大小为V1,所用时间为t,紧接着又从乙城沿直线返回,速度大小为V2,又经过时间t到达甲、乙两城之间的一个小镇丙。则汽车在这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方向为由乙指向丙B.,方向为由甲指向丙C.,方向为由乙指向丙D.,方向为由甲指向丙12如图,从竖直面上大圆(直径d)的最高点A,引出两条不同的光滑轨道,端点都在大圆上,同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从A点分别沿两条轨道滑到底端,则( )A.所用的时间相同B.

6、重力做功都相同C.机械能不相同D.到达底端的动能相等 第II卷(非选择题)二、实验题13(8分)(1)图中螺旋测微器读数为_mm。(2)图中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读数为_cm。(3)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A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A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m/s2。(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4(8分)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光滑斜面上匀加速下滑的运动规律。先从斜面高处静止释放小车,随后才开启位移传感器(一种测量物体

7、离开传感器距离的工具,以开启瞬间记为t = 0)测量小车与传感器间距S与时间t的关系。但是由于操作失误,本应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s-t图象被改为图象,实验结果如图b所示。根据此图象:计算机小车位移传感器0 0.1 0.2 0.3 0.4 0.5 0.6 t/s1.81.71.61.51.41.31.2 /ms-1第13题 图b(1)t=0.4s末,物体与传感器间距S = 。(2)传感器开启瞬间物体运动的速度v0 =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15(10分)一些同学乘坐动力组列车外出旅游,当火车在一段平直轨道上匀加速行驶时,一同学提议说:“我们能否用身边

8、的器材测出火车的加速度?”许多同学参与了测量工作,测量过程如下:他们一边看着窗外每隔100m 的路标,一边用手表记录着时间,他们观测到从第一根路标运动到第二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5s,从第一根路标运动到第三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9s,请你根据他们的测量情况,求:(1)火车的加速度大小;(2)他们到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大小16(12分)在某路口,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速度VA向东匀速行驶,一位观光旅客正由南北从斑马线上横过马路,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旅客正在D处),经一段反应时间,紧急刹车,但仍将正步行到B处的游客擦伤,该汽车最终在C处停下,为了清晰了解事故现场,现以下图示之;为了判断汽车司机是否超

9、速行驶,警方派一警车以法定的最高速度vm=14.0m/s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在肇事汽车的起始制动点A紧急刹车,经过x=14.0m后停下来,警车和肇事汽车紧急刹车的加速度相同, 在事故现场测得AB=17.5m,BC=14.0m,BD=3.4m,已知游客由D到B的平均速度为v人=2m/s.问:(1)该肇事汽车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2)该肇事汽车的初速度vA是多大?(3)肇事汽车司机发现有危险到紧急刹车的反应时间是多少? 17(15分)一架军用直升机悬停在距离地面64m的高处,将一箱军用物资由静止开始投下,如果不打开物资上的自动减速伞,物资经4s落地。为了防止物资与地面的剧烈撞击,须在物资距离

10、地面一定高度时将物资上携带的自动减速伞打开。已知物资接触地面的安全限速为2m/s,减速伞打开后物资所受空气阻力是打开前的18倍。减速伞打开前后的阻力各自大小不变,忽略减速伞打开的时间,取g=10 m/s2。求(1)减速伞打开前物资受到的空气阻力为自身重力的多少倍?(2)减速伞打开时物资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参考答案选择:1AD2C3AC4D5B6B7C8C9A10B11B12A实验题:13(1)1.9950.001(mm) (2)1.094(cm)(3)0.337(m/s),0.3920.001(m/s2) 试题分析:(1)图中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为1.5mm,可动刻度为49.50.01mm

11、=0.495mm,则读数为1.5+0.495=1.995mm(2)游标卡尺是50分度的卡尺,其精确度为0.02mm,主尺读数为:1cm,游标上第47个刻度与上面对齐,读数为:470.02mm=0.94mm=0.094cm,故最终读数为:1cm+0.094cm=1.094cm;(3)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设0到A之间的距离为,以后各段分别为,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两个加速

12、度取平均值得:,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14(1)0.66m(0.65-0.67均可);(2)1.3m/s;(3)1.8m/s2 。试题分析:由图像可知当t=0.4s时,故此时;小车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得:,图像的纵轴截距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图像的斜率,即物体的加速度。考点:实验小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图像问题。15(1)火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11m/s2;(2)他们到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大小为27.2m/s试题分析:由题意由火车经过第一根路标到经过第二根路标的时间间隔5s,求出中间时刻的速度,由火车经过第二根路标到经过

13、第三根路标的时间间隔4s,求出中间时刻的速度,再由加速度公式求出加速度由速度公式求出车经过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大小解:(1)研究火车从经过第一根路标到经过第二根路标的过程,位移x1=100m,时间t1=5s,则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1=同理,研究火车从经过第二根路标到经过第三根路标的过程,位移x2=100m,时间t2=4s,则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则火车的加速度为:a=代入解得:a=1.11m/s2(2)由运动学公式得,火车经过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大小v3=v2+a=27.2m/s答:(1)火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11m/s2;(2)他们到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大小为27.2m/s点评:本题是利用匀变速

14、直线运动的推论求解的,也可以用基本公式列方程组求解16a=7.0m/s2 vA=21m/s 0.7s试题分析: (1)以警车为研究对象,有:将v0=14.0m/s,x=14.0m,v=0代入解得警车刹车加速度大小为:a=7.0m/s2,因为警车行驶条件与肇事汽车相同,则肇事汽车的加速度a=a=7.0m/s2(2)对AC过程,有,代入解得,肇事汽车的初速度vA=21m/s(3)设肇事汽车从A到B运动时间为t,从B到C过程与警车运动过程一致,可知从A到B过程可得 解得t=1s人从D到B的时间为t=1.7s所以肇事司机反应时间为0.7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7(1)a1=8 m/s2,f=0.2 m/s (2)15m试题分析:设物资质量为m,不打开伞的情况下,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 2分解得a1=8 m/s2,f=0.2 m/s 2分(2)设物资落地速度恰为v=2m/s,减速伞打开时的高度为h,开伞时的速度为v0,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