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

上传人:收入****八 文档编号:85046739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XX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XX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XX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XX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 施 方 案为认真贯彻落实XX区推进数字经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XX区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等文件精神,有力诠释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方面的作用,结合XX区教育信息化现状,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全面推进数字教育,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逐年优化XX区各学校信息化配置,全力提升全区师生信息化素养,让教育信息化成为XX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创新动力,以服务教育教学为中心,以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和创新应用为突破口,以提高教育质量与管理水平、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改革创

2、新为目标,为推进我区教育的均衡化、优质化、多元化、国际化发展,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建设智慧XX作出贡献。二、主要任务(一)全面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环境提升工程,高水平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实现区、校两级教育网络高速互联,万兆到校,千兆到桌面;推进“无线校园”建设,实现全区中小学及辖区中心幼儿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加快推进智能一体机进普通班级进程,力争五年内使智能一体机进入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普通教室。(二)构建智慧教育教学新常态1.继续深化及推广“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部分试点学校推广基础上,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进行规模化推广,从而在全区形成规模效应,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撑、经费倾斜等措施

3、,力争五年内10所中小学校“智慧课堂”教学常态化、规模化,逐步实现由传统课堂向智慧课堂转型,全面提升区域教育品质。2.全力构建“同步课堂”教学全域化稳步推进具有直播、录播、点播、互动等功能的区域互动课堂建设,逐步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实现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让偏远地区学生同等享受优质教学资源。3.积极探索STEAM教育新模式各校应“因校制宜”积极探索STEAM教学模式,认真分析本校情况,树立明确目标,选择相匹配的课程体系,注重相关教师专业培训。目前已开设STEAM课程学校要在政策研究、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探索、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发挥引领和实践示范

4、作用,为区域推进提供有效经验。4.积极倡导学校引入网上阅卷及教育质量分析系统为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质量水平,优化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服务指导一线教学,倡导各校引入网上阅卷及教学质量分析系统。各校要提高站位,统筹安排,有条件的学校先行先试,尽快将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三)合理整合各类资源平台合理整合各类资源,构建智慧教育支撑服务体系。依托之江汇教育广场,尽快整合各类资源和管理平台,做好省、市教育资源的融通落地,实现区域平台与省市资源平台互联互通。积极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形成“一生一空间”和“一师一空间”。积极开发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微课程资源,形成系列化微课资源库,开

5、展微课资源与教学有机整合应用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四)深化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以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重点,各校应组织每学期不少于3次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基本理论与实际操作的技能,自觉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快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步伐,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推动全区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促进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

6、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种能力的提升;促进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校要成立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专门机构,配备必要的专职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各级各类学校是智慧教育建设的实施主体,要准确把握智慧教育发展方向,制订智慧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加快智慧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与规划建设。(二)落实经费保障信息化建设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切实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各校每年应在生均公用经费中提留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学校信息化建设,切实保障基础设施和资

7、源建设、设施设备维护、网络使用等教育信息化经常性支出。完善政府政策支持、企业投资建设、学校购买服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形成多渠道筹集教育信息化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继续加大生均公用经费区域统筹力度,重点扶持“智慧课堂”、STEAM教育等新型智慧教育项目的推进。区域设立重点项目推进专项资金,对规模推广“智慧课堂”的学校每年每班补助2万元;获市级及以上STEAM教育项目种子学校的一次性奖励10万元,获市级及以上STEAM教育项目培育学校的一次性奖励5万元;经区教育局批准尝试引入网上阅卷和教学质量分析系统的学校,首期采购经费教育局按1:1比例进行配套补助。(三)强化考核评价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对学校年度督导评估的重要指标,涵盖设施建设、日常应用、经费投入、安全保障等内容。适时建立学校智慧教育评估体系,完善智慧教育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价制度,把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应用水平纳入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绩效考核,确保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健康顺利推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