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中国美术史-两宋时期的花鸟画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50463 上传时间:2017-05-18 格式:DOC 页数:142 大小:33.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中国美术史-两宋时期的花鸟画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精编]中国美术史-两宋时期的花鸟画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精编]中国美术史-两宋时期的花鸟画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精编]中国美术史-两宋时期的花鸟画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精编]中国美术史-两宋时期的花鸟画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中国美术史-两宋时期的花鸟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中国美术史-两宋时期的花鸟画(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花鸟画花鸟画在两宋时得到空前发展。一方面有画院、画家应宫廷堂壁装饰之需而创作的承袭五代“黄家富贵”的花鸟画风;另一方面文人士大夫的水墨花鸟画也形成了独特的体系,不拘陈法,寄情笔墨之中,与院体花鸟画并存而形成鲜明对比。精工富丽的院体花鸟画宋初的花鸟画延续了五代画风。在宫廷画院中,以黄筌的儿子黄居寀为代表的花鸟画;继承了黄筌画风。作品工笔重彩,富丽华贵。这种以深入体察自然,力求真实生动、风格端庄富丽、绘制精细不苟的绘画,深得皇室的赏识。院体风格的确立,甚至影响宋代宫廷达 90 余年,并一度成为皇家画院评鉴优劣、录用舍去的标准。院体画的繁荣,宋代历代皇帝特别是宋徽宗的大力提倡起了重要作用。涌现

2、了一大批技巧高超的花鸟画家,黄居寀、赵昌、崔白、易元吉、吴元瑜、赵佶、李安忠、林椿、李迪等均在艺术上独有专长。崔白的影响尤大。2黄居寀,是黄筌的三子,深得家传,擅长花竹飞禽,精于勾勒,用笔挺劲,画怪石山水超过其父。传世作品有山鹧棘雀图轴 。作品细腻精工富丽华贵,生机勃勃。3赵昌,善画花果,兼工草虫。赵昌常于清晨朝霞未干时,观察花木神态,然后描绘,故自号“写生赵昌” 。易元吉,长河人,善画獐和猴。他除了常深入到山林中观察动物,而且还在家中养各种动物,细致观察、反复实践,所画动物特生动自然。4崔白,工人物、山林走兽,以花鸟画成就最高。作画重视写生,常不打草稿,放笔挥写。技巧纯熟,一改黄氏父子的刻板

3、精工的路子,擅于表现不同季节、自然环境中的物象情态,营造出动人真切的气氛。传世作品双喜图 ,在技巧上融入水墨画的效果,打破了北宋院画“黄氏体系”一统天下的局面。567寒雀图 崔白8赵佶,北宋宫廷花鸟画在徽宗时达到创作高峰。赵佶在政治昏庸无能,但在书画上却贡献极大,他亲自指导画院创作,勤于实践,造诣精湛,山水、花鸟、人物皆能。他注重写生做到精工逼真、富丽堂皇。传他画禽鸟,常以生漆点睛,形成点形突出于画面,亮而有神。传世作品有芙蓉锦鸡图 、 瑞鹤图 、 听琴图等。赵佶的作品大致有两大类:一是以山水墨为主的作品,一是以工笔重彩赋色的作品。9腊梅双禽图 赵佶 听琴图轴 11枇杷山鸟图册 赵佶12宋廷南

4、渡后,基本承袭了北宋的院画风格。主要画家:李迪、林椿等。李迪:南宋画院画师,工花鸟竹石等,长于写生。也有水墨和重彩两类作品传世。作品有雪树寒禽图 、 鸡雏待食图册 。13果熟来禽图 林春 14葡萄草虫图册 林春15出水芙蓉图册 南宋 无款16四羊图册 南宋 陈居中17碧桃图册 南宋 无款18北宋文人画新潮文人画不同于宫廷院画,是文人、士大夫创作的绘画,属业余画家创作。文人画一般回避现实、多取材山水、花鸟、竹木、以抒发个人的情感;在笔墨上,讲求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文人画对后世中国画水墨、写意技法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代表人物有:文同、苏轼、米芾等。他们反对严格的写实画风,不求形似,强调笔墨的

5、表现力,提倡“墨戏” 。把文人的情趣、学养、品质表露于笔端。19文同,字与可,以画竹著称。诗、书、画皆绝。一生爱竹、种竹、观竹、画竹,以“竹如我,我如竹”自诩。代表作品墨竹图轴 ,采用行草笔法,竹叶浓淡相间,形象生动。20苏轼、米芾湛称文人士大夫绘画领神,尤是苏轼是北宋文人画的重要推动者,也是文人画理论的重要阐述者,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并明确了“士人画”的概念和美学思想,主张“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21杨无咎, (补之) ,善画梅,他用水墨线条圈,画出花瓣,更展示了梅花疏淡清雅的特性,创墨梅画法。22在南宋后期出现了一位在花鸟画上独辟蹊径,

6、风格豪放纵逸的水墨画家法常。法常,号牧溪,作画不拘陈法,多以水墨随笔点染而成,偶用蔗渣、草结涂绘、笔墨简当、黑白相生、意趣超凡、似含禅机。风格与梁楷减笔画相通,明清的陈淳、徐渭、八大作品中可以见其痕迹,也对日本绘画产生极大影响。23赵孟坚,南宋文人画家,进一步开拓画题,曾将竹、松、梅合绘日“岁寒三友” ,承扬无咎,善画水仙、梅、兰、竹石等。24郑思肖,福州人,工画墨兰,所画墨兰常不画土,以表示“故园之思” ,体现了作品的人格精神,有力提升了花鸟画的思想意境和精神内涵。25(3)清润淡雅的元代花鸟画:受赵孟頫绘画理论的影响,元代水墨写意画得到很大发展,花鸟画的整体风格突破了两宋院体的精工浓丽而转

7、向写意淡雅。由于元代统治者对汉人的高压统治,汉人备受压抑,借书画自鸣高雅,于是,元代花鸟画除了从风格的转变外,墨笔花鸟画盛行。梅、兰、竹、菊“四君子”是文人画的常用题材,常被文人视为坚贞、清高的象征,用来比喻君子之风。 “四君子”题材从此影响至今。同时,强调“书画同源”以书入画的艺术实践。笔墨表现力得到空前的提升。26幽篁戴胜图卷27兰竹石图轴 28王渊,曾受赵孟頫指教,职业画家,画风已转向文人审美情趣,多用水墨晕染,逐步脱去了院画富丽之气。29元初画竹已十分盛行,画竹名家有着赵孟頫的妻子:管道昇,其风格雅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女画家之一。30高克恭:善写烟雨之竹,风姿潇洒,匠心独运。李衎,善画

8、竹,既画双勾三竹,又能画水墨写意之竹。所画墨竹常以水墨的浓淡表现竹前后关系。画面虚实相间,清高拨俗。31元中期后水墨写意已成为画坛主流。柯九思是此一时期的画竹高手。画法上追北宋文同,讲究以书入画,强化了书法与绘画的结合。32王冕,善画墨梅,作品法度严谨,浓淡相宜,繁花密蕊,疏影横斜,独创了“心胭脂作没骨体”的画梅创格。对后世影响深远。代表作有墨梅图 、 南枝春早图33竹枝图卷 元 倪瓒青影红心图轴 元 赵雍35溪凫图卷 元 陈琳36墨梅图卷 元 吴镇37墨梅图册 元 无款38二、壁画、版画:1、壁画:永乐宫壁画: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奇葩,其精华部分是三清殿,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殿内四周

9、和神龛内外都是壁画,主神有 3 米多高,另有 280 余位神仙重叠排成 4 层,组成长长的天神队列。场面宏伟庄严,气势恢弘。永乐宫壁画以传统的工笔重彩描绘,简练谨严,铁线描流畅刚劲,疏密有致,飘舞飞劲,色彩浓重艳丽,富丽堂皇,具有很强装饰效果。4041424344454647482、版画:宋代版画是绘画和印刷术的结晶,当时大量的经文、医书、天文、地理皆随书刊印成版画,作为插图性的宋代版画,题材广泛,传播面广。佛国禅师殊指南图 4950东家杂记插图 南宋51三、画家论著:宋辽金元绘画的高度发展,不仅在画家的创作上,而且反映在画家论著方面。林泉高致集上北宋郭熙山水画创作的经验总结,由其子郭思整理而

10、成。全书分六节:序言、山水训、画意、画决、画格拾遗、画题。其中“山水训”是全书的精华所在。提出“三远”的山水描述特征,对山水画创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写山水决为元代黄公望著,全书 22 则,主要对山水画创作方法进行阐述,涉及笔墨,设色、布局、结构、意境等方面。写像秘诀是王绎所著,全书 22 则,主要论述肖像画法和设色的问题,是中国肖像画领域最早的理论著作。圣朝名画评 ,宋郭若虚著,开卷提出绘画应有“鉴贤愚”的作用,表现人和自然风物要符合客观规律。画继邓椿著作,主要涉及画家学养问题文中提出52“画者文之极也” 。第二节 书法宋辽金元是中国书法史上继晋唐之后又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时期。一、宋代尚“文

11、治”不仅给绘画,也给书法以很大的发展空间,加之宋代帝王雅好文艺,使书法甚是盛行。宋代书法重视意境的表达,强调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形成“尚意”而“韵胜”的风格。固行书最能反映文人的潇洒风度,故行书艺术成就最高。宋代四大家:北宋期间,苏轼、黄庭坚、米带、蔡襄在吸取前人技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以自己独特的书法艺术享誉书苑,被称为宋代四大家、宋四家一反宋初拘泥唐代余韵的风气,变严谨规整为轻松活泼、姿意放达、风格多变、生机勃勃。他们的成熟代表了宋代书法的潮流。53苏轼名列四家之首,笔法丰肥遒劲,字势内紧外疏。中山松醪赋卷 苏轼54赤壁赋 苏轼55蔡襄以楷、行书见长,风格端而正丽、健而洒脱。56蒙惠帖 5

12、7黄庭坚行书中宫紧结、笔画向外四射、拉长、笔势舒展放纵、豪放潇洒。5859米芾以行书著称,他以“二王”为根基,化古为新,自成面目。于疾书中做到用笔沉重,锋全势备,字行跌宕多势。蜀素帖60苕溪诗帖61赵佶与瘦金体赵佶,宋代皇帝中最善书的一位,书法上初学薛稷,用笔劲逸纤细,只剩筋骨,称为“瘦金体” ,这种书法行笔细而有劲,撇捺笔锋尖利,具有明显的特色。此外,赵佶还善草书,著有“草书千家文” 。62草书千字文63二、元代书法元代书法提倡师古,走的还是宋人的路子,上承晋唐风范,但缺乏宋人“造意无法”的变革精神,总体成就不高。赵孟頫,元代最卓著的书法家之一,是历代以来公认的元代书坛主人。赵五岁学书,从此

13、直至临死还在观书作字,足见他对书法的热爱。赵倡导学习“二王” ,擅长各种书体、集晋唐书法之大成,尤其他的楷、行对后世影响极大,世称“赵体” 。64种招帖65小楷 道德经66鲜于枢,与赵孟頫交情深厚,他的书法笔意遒劲,草书一体上元元超过赵孟頫。笔法圆润苍劲、自然流畅。行草 苏轼海棠诗卷67王安石诗卷68思考题:1、简述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的构图处理及其艺术成就。2、简述李公麟的艺术成就。3、梁楷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4、简述五代山水画的分宗立派及其主要特征。5、简述南宋山水画之变。6、简析徐黄体异及其影响。7、简述苏轼文人画理论要点。8、简述赵孟頫的绘画艺术主张及其影响。9、比较说明“元四家”艺术特

14、征及艺术成就。69第三节 工艺美术(陶瓷)宋代官窑(五大窑)汝窑:70官窑:71钧窑:72哥窑:73定窑:龙泉窑:74元代瓷器:(景德镇)青花:7576青花77釉里红第七章 明清美术概述:78明清美术延续与变异正当欧洲南部地中海北岸的意大利正进行文艺复兴运动的同时,在中国明王朝的建立一度使中国社会产生了急剧变化。明代和随后的清代,其社会都是在保持封建文化整体结构不变的状态下向前缓慢推进的。直至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社会与文化艺术才产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美术在这段历史中,表现为一方面不断酝酿变革创新,直到最后出现大变异现象。明代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繁荣,在江南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给美术发展注入了活力、基础。市井文化、通俗文艺发达,大量的文学名著纷纷面世,形成了新的文化艺术氛围,直接影响了美术制作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的发展。日趋频繁的中西文化交流,带来了文艺复兴的绘画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出现了艺术形式、风格和题材内容的拓展、革新。第一节 绘画在明清美术中,绘画是最丰富多彩的篇章之一。它上承宋元博大精深的绘画传统,同时又反映了明清的社会生活,世态人情,思想意识与审美观念。名家之辈出,画派之丛起,画法之创新,都超越了任何前几代,成就卓就。79明代绘画:明代绘画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士大夫阶层闲情寄兴的风气日盛,文人绘画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