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44913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滦二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0月考试地理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第(1)页至第(8)页,第卷第(9)页至第(10)页。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70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卡和机读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 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据此回答1-3各题。1该区域工业化水平最低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阶段分

2、别是A. B.C. D.2按照区域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该区域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C. D.3下列关于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城市化必然带来工业化B.区域工业化必然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会抑制工业化C.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晚虽不同,但水平基本相同D.不同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及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2011年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中国东北方向的原油进口战略要道正式贯通。下图为中俄原油管道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4中俄原油管道运输的优点

3、是( )A. 连续性强,运量大B. 安全性能高,是目前发展最快的运输方式C. 运输效率高,是目前最快捷的现代运输方式D. 受自然因素影响小,是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5关于中俄原油管道运行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利于中国东北大气质量的改善B. 提高中国能源供给水平、改善能源进口结构C. 改善俄罗斯能源短缺的状况D. 促进俄罗斯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近年来,美国多家高新技术的3D特效企业或主动或被动地移入中国北京等地,与此同时美国多家领先的特效企业宣告破产。一方欣欣向荣与一方难以为继的背后预示的是一次从美国到中国的3D产业大迁徙。回答6-7问题。6美国3D产业难以为继而中国欣欣向荣的主要影

4、响因素是A.劳动力 B.人才技术 C.政策 D.市场7美国多家特效企业移入,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是填补3D产业空白 有效缓解“民工荒”问题 提高娱乐服务业的集聚程度 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A. B. C. D.读我国某地开荒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回答8-10小题。8图中显示,扩大耕地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土地资源 B保护生态环境C提高粮食总量 D提高粮食单产9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扩大耕地面积的合理方式是A开垦草场 B毁林开荒C陡坡开荒 D缓坡修梯田10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盲目扩大耕地的直接后果是A.水土流失 B土地盐溃化C土地沙漠化 D气候变暖下图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1-14各

5、题。11图中农牧用地过渡带大体上与我国哪一条等降水量线接近A50mmB200mmC400mmD800mm12图中原过渡带与可能变动带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主要是A原农业用地向畜牧用地转变 B原畜牧用地向林业用地转变C原畜牧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D.原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13下列四项中与图中土地利用转变带来的影响无关的是A2009年春,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天气B该地区草场的载畜量降低C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增加 D黄淮地区的洪涝14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舍饲养殖C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D大规模机械化,建设商品粮基地下图表示我国南方某流域

6、,该区域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完成15-16题。15关于图示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河流的水量大 河流汛期较短,集中于夏季 支流多,流域面积小 无结冰期,含沙量相对较小A. B.C. D.16图示河流流域的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科技发达 水力资源丰富 水运便利 经济基础好A. B.C. D.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7-19题。17目前,甲、乙、丙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分别是( )A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湿地破坏 B土地荒漠化、湿地破坏、森林减少C森林减少、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 D湿地破坏、土地

7、荒漠化、森林减少18导致甲所在区域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放牧 B过度开垦C过度砍伐 D水资源不合理利用19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丙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水资源丰富 B地形平坦C人均耕地多 D光热资源充足读下图,回答20-22题。20结合图示关于三峡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三峡水库属于峡谷型水库,长度、深度大B坝址处于我国地势的二、二级阶梯交界处C巨大的工程建设规模形成了上百万的移民,移民的妥善安置是该工程成败的关键D相对于三峡工程产生的巨大综合效益而言,带来的不利影响可忽略不计21“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长江的荆江段(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形成“地上河”,其成因为该地区

8、处于地形转换位置,河流落差变小江水流出峡谷进人平原,河道变宽上游地区尤其是山区大量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降水集中于春夏两季ABCD22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对长江洪水起到巨大的、天然的调蓄作用,该作用的示意图(实线表示没有湖泊调节或调节作用小,虚线表示洪水受到湖泊明显调节以后的情况)正确的是如图为欧洲中纬度地区某小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问题。23甲地( )A.以侵蚀作用为主 B.未来发展为大城市C.农作物一年三熟 D.易遭受洪涝灾害24该流域内( )A.甲乙聚落间以水运为主B.乙地公路大致沿等高线分布C.丙渡口建在河流的凸岸D. 丁地修梯田发展种植业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

9、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据此完成25-26题。25图a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B.地势平缓,排水不畅C.大气降水稳定,季节变化小D.有湖泊水连续补给26图b种植速生桉后当地环境影响变化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速生桉使地面蒸发加强,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B速生桉涵养水源能力强,使沼泽面积扩大C速生桉保持水土能力强,使天然次生林和灌木丛林更加发育D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使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

10、读19602009年间塔里木河三条源流(和田河、叶尔羌河和阿克苏河)天然径流量及流域内耗水总量(单位:108m3)变化表,回答27-28各题。27依据资料,下列说法合理的是天然径流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增加 天然径流量的变化与降水增加有关净汇入塔里木河的水量不断增加 流域内耗水总量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有关A B C D28为缓解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大规模实施人工增雨推广喷灌、滴灌等灌溉方式 大力发展绿洲农业A B C D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下图“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据此完成29-30问题。29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

11、要集中在( )A.山麓和丘陵地带 B.平坦肥沃的平原 C.矿产资源丰富地带 D.沿海海运发达地带30在工业社会阶段,下列地区可能不会成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区的是( )A.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 B.位于沿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 C.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紧密结合的地区 D.大江大河的源头、三角洲、盆地,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31-32问题。31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城镇用水 开发水能资源 蓄水灌溉农田 发展水产养殖A B C D32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修

12、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营造防护林,保护生态环境A B C D图甲为“我国西南某区域图”,图乙为“图甲中山地的气温、降水与高度的关系图”。读图完成33-35问题。33图甲中山峰最可能位于( )A太行山脉 B武夷山脉C长白山脉 D横断山脉34图乙中年降水量最多的地点的海拔及气温年较差约为( )A930米 10 B930米 35 C2900米 10 D2900米 35 35如果在A河段建立大型水电工程,可能会造成的环境影响是( )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径流量B显著增加河流泥沙的下泄量C降低库区地下水位D增加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姓 名班 级学 校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