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历史第十一次模拟测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44831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历史第十一次模拟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省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历史第十一次模拟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省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历史第十一次模拟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北省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历史第十一次模拟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北省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历史第十一次模拟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历史第十一次模拟测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历史第十一次模拟测试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第十一次文综模拟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24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述及明太祖所设的殿阁时说:“皇帝不能一一亲自动笔,便口授大学士写出,这即所谓传旨当笔。由皇帝吩咐下来,这事怎样办,那事怎样批,他们只照皇帝意见写下。”材料中的“传旨当笔”反映明太祖的主要意图是()A减轻负担 B分化事权C加强皇权 D削弱相权【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太祖设殿阁 【解析】“传旨当笔”可以减轻皇帝的负担,但不是皇帝的主要意图,由皇帝吩咐下来,这事怎样办,那事怎样批,他们只照皇帝意见写下,主要意图体现皇帝集权,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由皇帝吩咐下来,这事怎样办,那事怎样批,他们只照皇帝意见写下,

2、可知,事权不但没有被分化,而且还废除了丞相设置了殿阁大学士,故B项错误;“传旨当笔”充分体现了所有国家事物的决策权依然掌握在皇帝手中,大学士只负责传达,故C项正确;在明太祖时期已经废除丞相设置了殿阁大学士,所以削弱相劝的说法在明朝已经不存在了,故D项错误【答案】C25明代古今图书集成记载,节妇烈女宋代有267人,到明代猛增至36000人。这反映出明代理学()A弘扬了宋朝理学的精髓B与朱熹的理学思想不同C将宋朝理学推向了极端D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考点】宋明理学明代理学 【解析】节妇烈女数量的增加,反映出宋明理学对妇女束缚的强化。它反映出的是宋朝理学扼杀人性的弊端,故A项错误;明代理学是对朱熹理

3、学思想“存天理,灭人欲”的继承,故B项错误;作为官方哲学的明代理学,否定人性正常的需求,将宋朝理学推向了极端,故C项正确;明代理学阻碍了人性的解放和社会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C26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这反映了()A开禁政策促成海上贸易发展 B明朝全面推行对外开放政策C漳州月港成为福建经济中心 D明朝开始出现海外移民现象【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海禁”政策 【解析】根据材料所知,由于福建巡抚奏请,朝廷准许“贩东西二洋”,导致从事商业的

4、人增多,海上贸易得到发展,故A项正确;因福建巡抚奏请,朝廷才准许,言外之意,此时尚未全面推行对外开放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仅仅涉及到漳州月港海上贸易发达,没有说到其已成为福建经济中心,故C项错误;材料只能显示明朝有海外移民,但是不是明朝开始有,不得而知,故D项错误。【答案】A271866年6月,左宗棠向清廷上奏,他认为“东南大利,在水而不在陆” “我国家建都于燕、津、沽实为要镇。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星驰飚举,无足当之”。为此,他主张()A建立海军,加强海防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师夷长技以制夷”D实业救国,保护商贸 【考点】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

5、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塞防与海防 【解析】据材料“东南大利,在水而不在陆”和“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星驰飚举,无足当之”可知建立海军,加强海防,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说明加强海防的重要性,并未说明“师夷长技以制夷”,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实业救国,保护商贸,故D项错误。【答案】A28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这一现象突出反映当地()A农业经济结构较合理 B农业生产受市场主导C不适宜种植

6、粮食作物 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从材料“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信息可知,当地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故A项错误;从材料“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信息可知当地农业生产受市场主导,故B项正确;12世纪时,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故C项错误;古代历朝政府始终都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故D项错误。【答案】B29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会走向反面。”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雅典抽签产生陪审法庭成员 B古罗马以成文法

7、取代习惯法C克利斯提尼确立行政选区制 D古罗马以万民法取代公民法【考点】雅典民主政治【解析】邓小平的话主要是说明一种制度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雅典抽签产生陪审法庭成员的制度既有利于保障所有公民平等的权利,但又容易导致权利的滥用和误用,符合其观点,故A项正确;古罗马以成文法取代习惯法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其消极影响不明显,故B项错误;克利斯提尼确立行政选区制也是以行政选区代替血缘选区,其消极影响不明显,故C项错误;古罗马以万民法取代公民法,是帝国境内的自由民都能享受罗马公民的权利,其消极影响不明显,故D项错误。【答案】A30从下面两幅图片中可以看出()A环境污染逐渐减轻 B人们生活节奏加快C社会革

8、新速度缓慢 D英国人口迅速增加【考点】工业革命 【解析】结合两组图片,机械设备增多,工厂规模逐渐扩大,环境污染逐渐加重,故A项错误;从图片一的出行方式步行、乘坐马车到图片二的出行方式乘坐电车、汽车,可知处形成做工具速度加快,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故B项正确;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革新速度逐渐加快,故C项错误;从局部地区的人口多少变化不能断定全国人口迅速增加,故D项错误。【答案】B31下表是19511957年我国国防费支出情况表:单位:亿元(人民币)年份国家财政总支出国防费支出国防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195112249526442971953220127538342419552

9、69296500241419573042155111812数据的变化反映了()A国防现代化与工业化建设进展缓慢 B国民经济形势发生根本性好转C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战略适时调整 D工作重心取决于国际局势变化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解析】一五计划提前完成,工业化建设进展缓慢说法不正确,故A项错误;国民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不是发生根本性好转,故B项错误;表格反映国家财政总支出在增加,而国防费支出在减少,故C项正确;建国初国际局势处于美苏紧张对峙,但我国国防费支出在减少,说明工作重心取决于国际局势变化说法不正确,故D项错误。【答案】C32“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

10、来设法开国民大会,中国存亡,就此一举了。今与全民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文中空白处应填上()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联合抗日,共赴国难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打倒列强,除军阀【考点】五四运动【解析】从材料呼吁的对象是“全国工商各界”以及要求是“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可以看出属于五四运动时期,故A项正确;“联合抗日,共赴国难”的口号属于抗战时期,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的口号属于解放战争时期,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属于国民大革命时期,与材料信息不符,

11、故D项错误。【答案】A33大宪章所涉及的权利主体仅限于僧俗贵族和自由民,而自由民只占当时人口的l4,这表明大宪章在人权保障上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相比之下,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在人权保障方面的进步性突出表现在()A实现了由人治向法治转变B人权保障问题得到彻底解决C国王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D英国开始通过议会管理国家【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实现了由专职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故A项正确;权利法案颁布时人权问题并未得到彻底的解决,根据所学可知工业次产阶级在1832年才在议会中获得权利,故B项错误;在大宪章中已经开始利用法律限制王权,故C项错误;在

12、13世纪英国已经开始通过议会管理国家,故D项错误。【答案】A34美国开国元勋约翰亚当斯指出:“梭伦的平衡被破坏,优势被赋予大众此时雅典人变得越来越民主”;“人民迫使最睿智的人和最能干的将军违背他们自己的判断,进行了许多愚蠢的战争,国家由此最终遭到毁灭。”为此,他主张美国应实行()A直接民主 B人民民主 C法律至上 D分权制衡【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分权制衡原则 【解析】根据材料“人民迫使最睿智的人和最能干的将军违背他们自己的判断,进行了许多愚蠢的战争”可推知作者认为直接民主和人民民主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他主张分权制衡,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35“二十世纪初和二十世纪末之间存在的类似之处和

13、明显的连续性给人深刻印象。”下列选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A欧洲经济政治的一体化趋势 B跨国公司的资本扩张C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D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考点】两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解析】欧洲一体化开始于二战以后,与材料“二十世纪初”时间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出现了集中的趋势,出现跨国公司的资本扩张现象,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大大加快,跨国公司数量增加,规模扩大,成为世界经济活动中的主体,能够论证“二十世纪初和二十世纪末之间存在的类似之处和明显的连续性”的观点,故B项正确;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开始于二战后,与材料

14、“二十世纪初”时间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出现于20世纪60、70年代,与材料“二十世纪初”时间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40(25分)18世纪中叶,曹雪芹的红楼梦问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灿烂的艺术丰碑。此后,对红楼梦的研究不断展开,逐渐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红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红楼梦的批评与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754年至1901年。第二阶段是从1902年至1949年,这是现代红学的开端。1917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出版石头记索隐,继承了清中期以来对红楼梦研究的思路。1921年时任北大教授的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观点正好与蔡元培相反,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胡适使用“科学”“实验”等方法考证红楼梦,吸引了一大批的追随者,真正形成了一个学术流派,开启了现代红学的研究。第三阶段自1949年至1978年。1954年,毛泽东写下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亲自领导和发动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的批判运动,开了新中国成立后将不同学术观点之争同政治斗争联系起来的先河。此后,用阶级斗争分析法研究红楼梦成为红学的主流。第四阶段自1978年至现在,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红楼梦研究与海外红学合流而相呼应,从而进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