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5044239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等基础知识。能力目标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客观认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同时实事求是地总结其成就与失误。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要认识到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它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认真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即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三、温故知新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其性质是一场革命。同年的11月

2、,起义爆发,这就是著名的十月革命,这是世界上次取得胜利的革命。世界上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是主席是苏俄实行了政策来粉碎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四学习过程导学问题一、苏俄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很顺利吗?主要有什么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导学问题一、阅读教材第7页,找出并写出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作用。年,苏俄实现新经济政策:作用是。导学问题二、你能分清沙俄、苏俄与苏联吗?请说出。导学问题三、请写出最早加入苏联的四个加盟共和国。导学问题四、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主要表现在那两个方面?请说出,各自又有什么成果?导学问题五、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以及特点?请评价一下斯大林模式。四、知识梳理五、18年列宁

3、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21年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六、当堂达标知识点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间是A、1918年B、1921年c、1922年D、1924年苏联建立的时间是A、1917年B、1919年c、1920年D、1922年列宁是世界上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所作出的探索是A、实行新经济政策B、进行个五年计划c、颁布新宪法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1922年,在苏俄不可能出现的是A、喀秋莎到市场上买土豆B、资本家可以租用部分国有资本c、农民家中没有剩余的粮食D、安娜到商店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知识点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列宁

4、逝世后,领导苏联人民确立了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经济建设路线的是A、赫鲁晓夫B、斯大林c、斯达汉诺夫D、勃列日涅夫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是在A、十月革命时期B、国内战争时期c、新经济政策实施期间D、“二五”计划期间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是A、苏联的成立B、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农业集体化的实现D、新宪法的制定“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主要有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民主与法制健全A、1、3、5B、1、2、4、5c、1、2、3、4D、2、3、4、5能力提升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留给我们许多教训,以下说法

5、不正确的是A、农、轻、重的比例要协调发展B、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B、要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的消耗D、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是十月革命的开始二月革命苏俄迁都苏联成立列宁的逝世A、1、2、3、4、5、6B、2、1、3、4、5、6c、2、1、5、4、3、6D、2、1、3、6、4、5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B、代表农民的根本利益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D、目的是向社会主义过渡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的现成办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

6、们必须根据实验作出判断。”列宁进行的比较成功的“实验”是A、发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B、实施新经济政策c、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D、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关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A、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B、列宁颁布1936年苏联新宪法c、斯大林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D、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才轮到重工业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着手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材料2、毛泽东在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

7、说苏联“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历史学家因而造成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材料3、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结果,使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请回答:请回答:请问通常工业化按什么途径进行?苏联的工业化是按什么途径进行的?为什么会采取这样的途径?苏联采取的工业化途径造成了什么问题?苏联的工业化过程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什么经验教训?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世界上诞生了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开始了崭新的探索,然而无论苏俄,还是苏联,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的

8、道路却是曲折的,在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探索的道路上出现了两次重大转折,请分析这两次转折分别出现在哪位领导人时期,其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挑战中考列宁是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表明他和布尔什维克党开始从本国国情出发,对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A、发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实施新经济政策D、创建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七、史海拾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苏维埃俄国在国内战争时期实行的一种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1918年夏,协约国帝国主义与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联合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起进攻,很快占领了苏俄大约3/4的国土,致使国内最重要的粮食和

9、燃料被切断,40的工厂因缺乏燃料而停工、停产,交通运输几近瘫痪,人民忍饥挨饿,苏维埃政权抵御侵略的物质后盾极其匮乏、脆弱,形势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苏维埃政府决定把国内一切工作都纳入战时轨道,制定并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基本内容有:国内贸易国有化.1918年11月21日,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组织一切产品,个人消费品及日用品的居民供应的法令.规定: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家和合作社组织供应,取代私商.国家继粮食垄断制之后,这时开始对糖,茶,盐,火柴,布匹,鞋,肥皂等实行国家垄断.余粮收集制.1919年1月11日,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国家在出产谷物的省份征粮办法的命令,在全国各地

10、实行了谷物和饲料的余粮收集制.征收数额由粮食部根据收成情况规定,原则是富裕农民多征,中农少征,贫农不征.不按期完成的,其储粮一经发现,当即没收.产品配给制.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但其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1920年开始逐渐改为免费供应,使工资实物化,货币工资失去实际意义.劳动义务制.要求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劳动,并强迫剥削阶级分子参加体力劳动.强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政府可以招募公民完成不同的社会工作,而不论其担任何种经常性工作.全部工业国有化.大工业国有化是内战前就开始的,1918年6月正式颁布法令,加快了国有化速

11、度.1920年11月29日,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决定,将拥有机械动力,工人在5人以上的,或没有机械动力,工人超过10人的私营企业,全部收归国有.战时共产主义是苏维埃政权迫于战争和经济严重困难而实行的政策,它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在当时条件下,它保证了军民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对于击败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卫军起了巨大作用.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为:在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属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佣劳工;在工业方面,多种经济成分群英会存,由全面没收私人资本转为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两种形式,还允许部分地恢复小型私人企业;在流通方面,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实质是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工农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以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