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40674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西省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西省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西省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西省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江一中2016届高三语文月考试卷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近日,美国迪比克市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一个由高科技充分“武装”的城市。用一系列新技术“武装”的迪比克市将完全数字化,并将城市的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联网,侦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智能化地服务市民。智慧城市不是空中楼阁,必须建立在大量的、精确的、动态的地理信息数据基础上。换言之,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离开测绘地理信息就无法建成智慧城市。目前我国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正在积极构筑海陆空天地一体化的高精度、实时化地理信息获取体系,使测量从静态到动态、从地

2、基到天基、从区域到全球发展,推动航空航天遥感朝“三多”(多传感器、多平台、多角度)和“四高”(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时相分辨率、高辐射分辨率)方向发展,通过卫星发射组网进行全天时、全天候观测。这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根本所在。“天地图”网站,集成了大量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还有全国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0.6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地名地址数据总量超过2100万条,可向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权威的“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务;“天地图”各节点间的互联互通和协同服务正在形成,将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网络支撑。在装备能力上,资源三号卫星成功发射,定位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结束了长期以来我国高精度测绘遥感数据完

3、全依赖国外卫星的历史。我国卫星导航数据处理软件已经处于国际前列。全国省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普遍配备了无人飞行器航摄系统,部分地区还配备了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系统,可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在地理信息资源获取上,我国将形成高精度、三维、动态、陆海统一、几何基准与物理基准一体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使现有测绘基准体系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时,我国首次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工作正在展开,将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资源保障。下一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以加快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进程为切入点,通过开展时空数据建设、云服务系统开发等试点工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基础。根据我国国情,可以预想,我国的智慧城市

4、将至少会出现以下情况。一、道路出行方面。先进的软件系统与城市交通系统联网,动态掌握实时客流情况,大大提升通行效率,有效减少拥堵等待时间,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二、智能医疗。各家医院分门别类地显示在地图上,只要在家登录智能医疗系统,任意点击一家医院,该医院的专业特色、坐诊医生立刻呈现在眼前。病人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网上挂号并预约就诊时间和医生。三、城市更安全。通过智能化的城市安全与减灾系统,可以随时掌握灾害发生的位置、类型,并通过地理信息技术确定、研究判断灾害现状及其影响范围,以做好救灾工作:四、城市管理更智能。“智慧城市”将利用智能传感网实现公共设施在线监测,公共设施从位置到数量、从尺寸到形状,都

5、将获得自己的“身份证”,如果井盖丢失了,护栏损坏了,路灯不亮了等等,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置。(选自展望智慧城市,有删改)1下列关于“智慧城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智慧城市是建立在大量的、精确的、动态的地理信息数据基础上的智能化城市。B智慧城市的建立必须依靠高科技手段,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建设智慧城市成为必然。C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如果建成,迪比克市将是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D智慧城市将极大提高城市管理效能,使人们在出行、就医等多个方面更为便捷。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天地图”网站已经汇集了大量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这将为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

6、供网络支撑。B以前,我国高精度测绘遥感数据完全依赖国外卫星;如今,资源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结束了这段历史。C我国省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普遍配备了无人飞行器航摄系统和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系统,装备能力得到了提高。D人们如果生活在智慧城市里,足不出户就可以治疗疾病,因为智能医疗系统会为病人提这种便利。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 测绘地理信息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前提,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且富有成效的工作。B我国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正构筑海陆空天地一体化地理信息获取体系,它具有高精度、实时化的特点。C具有高精度、三维、动态等特点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一旦建成,将全面提升我国现有测

7、绘基准体系的能力。D智慧城市对城市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它的建成将解决当今城市中交通拥堵等许多问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从庞籍辟,通判并州。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籍从其策。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

8、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又奏赋以风。修起居注,判礼部。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至是,复面言:“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光曰:“臣言此,自

9、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帝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光退未闻命,复上疏曰:“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帝大感动曰:“送中书。”光见韩琦等曰:“诸公不及今定议,异日禁中夜半出寸纸,以某人为嗣,则天下莫敢违。”琦等拱手曰:“敢不尽力。”未几,诏英宗判宗正,辞不就,遂立为皇子,又称疾不入。光言:“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英宗遂受命。(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10、分)A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B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C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D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氏春秋,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B“甫冠”指刚刚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豆蔻”“耄耋”等。C“昆弟”指兄弟,这里是指司马光抚养庞籍的儿

11、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成语“义结金兰”“琴瑟和鸣”就特指兄弟情深。D“故事”有多种含义,文中的意思是先例,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现多指一种叙述类的文学体裁。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司马光性情不喜华靡,禀赋迥异。七岁时,就能说出左氏春秋的大意;“闻喜宴”独不戴花,体现了他与众不同的胆识和品性。B司马光做事坚持原则,见解独到。在异兽和日食事件中,他设譬引喻,据理劝谏,朝廷最终听从了他的意见。C司马光为人忠厚笃诚,重情重义。在庞籍因事受牵连后,他能连续上书承担罪责,庞籍死后又能善待其家人。D司马光为臣鞠躬尽瘁,尽忠尽职。在关乎国嗣的问题上,他与范镇等人一起劝说天子

12、为国家长远考虑,早立储君。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5分)(2)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发宜兴宋曾畿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 客留阳羡只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观山观水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 从今布袜青鞋梦,不到张公即善权。注曾畿,南宋初年著名诗人,曾因触忤秦桧去职,绍兴十二年(1142年)将近60岁时,曾客居宜兴数月。江苏宜兴秦汉时称阳羡。玉溪,作者家乡。张公,指张公洞;善

13、权,指善卷洞,二者都是宜兴境内的游览胜迹。8诗的前两联描写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9第三联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 ,_ _”。 (2)诗经氓中两次写车,一次喜庆,“以尔车来,_ _”;一次凄凉,“淇水汤汤, _”,车来车往,命运沉浮里。 (3)有的干部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的一句名言“_ _,_ _

14、”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乙 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渐渐消散的炊烟老了。这是老木最近的发现。慢慢的,就没了热度,还怕冷,把云彩当衣服裹在身上。还没了力气,直往西山里坠。老木挤巴几下眼睛,定定神,继续往山凹里望。记得还是放牛娃的时候,也喜欢坐在这块大石头上,往山凹里望。那片竹林里,是二蛋、毛哥和三顺的家。那长有一大团雪白梨花的梨树后面,是瞎眼奶奶家,眼睛虽瞎着,却灵醒得很,还没靠近梨树呢,就戳着棍子叫骂开了,龟孙子,又磨牙了吗。但真到梨子大了熟了,每家每户的娃,人手一个是棍打不动的。那是小琴的家,她的笑声最好听。那是黑妹家的两间茅草屋,

15、她家最穷,她也最不讨人喜欢。老木闭着眼都能指出各家的位置。小时候,老木还和伙伴玩过这样的游戏,就是根据各家屋顶上冒出来的炊烟,猜各家在烧什么好吃的东西。老木是赢得最多的,也正是这一点,让伙伴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老木笑了,露出豁了牙的嘴。其实那算不上什么秘密的。那时候,没有哪家有大鱼大肉吃,除了玉米、南瓜和山芋,就是想吃也吃不上。谁家种了什么东西,什么东西种得多,哪天又收获了什么,在村子里窜上窜下的老木能不知道吗?鼻子长,才是老木的神通。可如今不行了,那些像树林一样密的炊烟呢?怎么就不见了?二蛋的儿子是包工头,在城里买了房子,把二蛋老两口给接走了;黑妹考上了大学,据说当了官,早就把家给搬到了省城;瞎眼奶奶的儿子媳妇和孙子孙媳妇都在外打工,那一树梨子早就没人管了;三顺家的小子是最迟去打工的,据说也混得不错,一家人都带出去不说,连山场和田地都不要了。一个个乡里乡亲,都只剩下印象了,而且越来越模糊。每次走过已经不再有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会站上半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