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天津卷,解析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40406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天津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天津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天津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天津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天津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天津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天津卷,解析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天津卷,解析版)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卷1至5页,第卷6至11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3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揩(ki)油 痉(jng)挛 笑靥(y) 物阜(f)民安B.

2、泥(n)古 诤(zhng)友 蹊(q)跷 羽扇纶(gun)巾C.滂(png)沱 摈(bng)弃 聒(gu)噪 悄(qio)然无声D.洞穴(xu) 糟粕(p) 酝酿(ning) 心广体胖(pn)【答案】D【考点】考查正确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解析】A项的“痉挛”音“jng”B项“泥古”音“n”,C项 “摈弃”音“bn”【思路点拨】此题主要考查多音字、音近字的读音,以及方言误读字的读音。B项中的“泥”是多音字,在作动词的时候,应该读“n”,作名词时读“n”;C项中的“摈”和“摒”音相近,又都可以与“弃”组成合成词,所以很容易误读,“摒”读“bng”,摈读“b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3、.雍容 经典 韬光养晦 筚路蓝缕,以起山林B.安详 遐思 薪尽火传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C.跨越 振辐 秘而不宣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D.坐阵 砥砺 学以致用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答案】:B【考点】考查正确使用现代汉语汉字。【解析】“筚路蓝缕,以起山林”中的“起”应为“启”,意思是说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难;“振辐”中的“辐”应为“幅”,意思是“幅度”;“坐阵”中的“阵”应为“镇”,意思是“亲自在某个地方镇守,也用于比喻”。【思路点拨】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能力,平时要注意正确使用,运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区别,并及时积累。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

4、当的一组是对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翻译标准,有学者 为:“信”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 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 ,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A.解释 偶然 妄自尊大B.解读 偶然 夜郎自大C.解释 偶尔 妄自尊大D.解读 偶尔 夜郎自大【答案】C【考点】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析】“解释”与“解读”一组词语的区别就在于两个不同的词素;“释”在对概念等做出诠释,而“读”多是对文字作主观认知上的处理;“偶然”和“偶尔”都含有“有时候、不经常”的意思,但“偶尔

5、”常修饰动词,语境中修饰“飘落”,“偶然”常修饰名词;“妄自尊大”和“夜郎自大”都是“狂妄的自高自大”的意思,但是“夜郎自大”常以名词的性质出现,一般不作谓语,而“狂妄自大”作形容词,在语境中作谓语。 【思路点拨】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和同义词的辨析能力。我们可以从词的感情色彩、词性、词的使用对象、词的语气轻重、词语适用范围的大小、词语的使用场合等多种角度去加以区别。如果能够多读多思,形成语感,那么辨析起来就容易多了。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90个有特殊编号的“奥运缶”在北京结束了网络竞价,以总价1283.65万元成交,每个缶的均价都超过了14万元。B.尽管在刚过去的“

6、五一”小长假里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大搞促销活动,各商家在母亲节档期里仍然力度不减,再次掀起促销波澜。C.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施肥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因此植物营养不仅对粮食质量安全,而且对粮食数量安全至关重要。D.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答案】:B【考点】考查辨析语病。【解析】A项中的“每个”和“均价”“都”在表意上有赘余,因为“均价”就是每个的价格,与“每个”“都”重复,只保留“均价”;C关联词语误用,从逻辑关系上讲,“因此”表示前因后果,而C项语句的前后逻辑关系却是“前果后因”应该为“因为

7、”;D“能否”表示事物的两个方面,所以对应的结论也应该是两个方面,而“有效开展”只表示了积极的方面,前后明显不对应。【思路点拨】考生要熟悉病句的六大类型。每一类可以记几个典型的例子。采用造句类比法和语感审读法,可以识别多数非逻辑错误和语义性错误。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居民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与各国政府所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实施基于居民健康的社会发展战略已成为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它不仅可以促进全社会的参与,统筹优先配置社会资源,而且可以协调政府和社会各部门之间的责任与发展目标,还可以规范居民个人的生活行为,充分体现了与其他社会公共政策的互补性。基于个人健康健康社会

8、健康城市健康国家的理念,建立由“个人健康”发展到“健康国家”的战略思想,这不仅构建了新的社会健康价值理念,而且立足于国家层面,为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明确了新的方向,也使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传统模式得以创新。基于居民健康的国家发展战略,其核心是研究影响居民健康的决定因素以及改善居民健康状况所需要的政策及环境。这一战略是一个跨部门、与各项社会政策相关的发展战略,也是一种将健康决定因素与其相关政策有机结合起来的发展战略。它不仅建立了具体而明确的指标体系,而且具有比较准确可信的实证数据支持,并有与之配套的完整的评价与监督指标体系,这样不仅能够随时了解战略的实际进程,也能够不断纠正战略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偏差。

9、每个国家都是根据各自的国情,结合其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特点,以及居民健康状况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其战略,并具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各国的“健康国家”战略计划均为分阶段,逐步提升的发展进程,一般以10年为一个阶段。“健康国家”战略是一个具有坚实科学背景的发展战略,它是基于公共卫生、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卫生经济与卫生政策的学科,针对居民健康问题进行广泛研究,对居民健康发展高度关注的发展战略,也是不同政府部门和不同学科之间相互配合、共同研究、合作实施的高层次社会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以其充分的协调潜力而有助于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5下列对“健康国家”发展战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健康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研

10、究影响居民健康的决定因素以及改善居民健康状况所需要的政策及环境。B“健康国家”发展战略构建了新的社会健康价值理念,是对传统卫生改革与发展模式的突破。C“健康国家”发展战略是结合各自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特点,分阶段发展、逐步提升的。D“健康国家”发展战略是解决当今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所关注的居民健康问题的战略。【答案】:D【考点】考查对文章信息的筛选。【解析】考生要通读全文,快速找到信息源。D项的信息源在第段中的最后一句话中“这一战略以其充分的协调潜力而有助于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这一战略的作用是“有助于改善”而D项中的表述“解决”,明显夸大了这一战略的作用。【思路点拨】考生有可能在读完文章后,

11、即凭印象找到选项信息的相关语境,要注意与语境原文进行严格比对筛选,看范围、轻重、因果、条件、对象、时空和已然与未然等多方面是否出现了偏差。6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规范居民个人的生活行为,可以构建个人健康健康社区健康城市健康国家的理念。B.研究居民健康状况,能够随时了解“健康国家”发展战略的实际进程,不断纠正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C.实施基于居民健康的“健康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协调各部门、各相关政策、各相关学科。D.每个国家都在实施“健康国家”战略计划,并以10年为一个发展阶段。【答案】:C【考点】考查对关键句子含义的理解【解析】A项中的信息源在第一段中“可以协调政府和社

12、会各部门只见 的责任与发展目标,还可以规范居民个人的生活行为”,“ 规范居民个人的生活行为”是整个战略计划将产生的结果,不是条件,逻辑关系倒置了;B项的信息源在第三段中,“这样不仅能够随时了解战略的实际进程,也能够不断纠正战略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偏差”,“这样”指代的是“它不仅建立了具体而明确的指标体系,而且具有比较准确可信的实证数据支持,并有与之配套的完整的评价与监督指标体系”,用“研究居民健康状况”解释“这样”不合文意;D项的信息源在第四段“同时,各国的“健康国家”战略计划均为分阶段,逐步提升的发展进程,一般以10年为一个阶段”D项的表述是“并以10年为一个发展阶段”将一般情况解说成了绝对情

13、况。【思路点拨】此题难度不大。考生只要通读了全文,对照文本,认真核对,就不难判断。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A以居民健康为基础的社会发展战略,要求从个人层面来考虑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方向。B建设“健康国家”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逐层递进、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不会一蹴而就。C推行基于居民健康的社会发展战略,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健康意识,合理利用社会资源。D我们必须根据国情,从实际出发,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国家”发展战略。【答案】:A【考点】考查概括文章内容【解析】A项的信息源在文章的第二段,正和第二段信息便可知道,以居民健康为基础的社会发展战略,“而且立足于国家层面,为医疗卫生

14、服务的发展明确了新的方向”而不是“要求从个人层面来考虑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方向”。【思路点拨】考生切不可只凭记忆便盲目答题,要有关照文章的整体信息。此题的难度不是很大,只要细心些,就不会有错解。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家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结于诸侯,臣不如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执枹,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曰:

15、“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鲍叔曰:“彼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其为君亦犹是也。”公曰:“然则为之奈何?”鲍叔曰:“君使人请之鲁。”公曰:“施伯,鲁之谋臣也。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鲍叔曰:“君诏使者曰:寡人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愿请之以戮群臣。 鲁君必诺。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将致鲁之政。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将反于齐,必杀之。”公曰:“然则夷吾受乎?”鲍叔曰:“不受也,夷吾事君无二心。”公曰:“其于寡人犹如是乎?”对曰:“非为君也,为先君与社稷之故,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不然,无及也。”公乃使鲍叔行成。曰:“公子纠,亲也,请君讨之。”鲁人为杀公子纠。又曰:“管仲,雠同“仇”也,请受而甘心焉。”鲁君许诺。施伯谓鲁侯曰:“勿予。非戮之也,将用其政也。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今齐求而得之,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