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四川卷,解析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40401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四川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四川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四川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四川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四川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四川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四川卷,解析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解析语文第I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遮蔽/弊端 囹圄/聆听 不屈不挠/饶有情趣B隽永/眷念 惊蛰/ 桎梏 喟然长叹/功亏一篑C侍候/吞噬 吉祥/捷径 溯流而上/夙兴夜寐D瓦砾/隶书 矗立/抽搐 锲而不舍/提纲挈领【答案】D【考点】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能力【解析】A、b/b lng/ lng no/ro B、jun/jun zh/zh ku/ku C、sh/sh j/ji s/ s D、l ch qi【思路分析】考生可以用排除法进行筛选:如只要在某一组中找到一对读音不同的,即可删除该项,这样缩小

2、范围后再仔细推敲。四川考生要主要四川方言和普通话的读音的差异,如D项的“锲而不舍”,A项“不屈不挠”,D项“隶书”等,都容易读错。多音字如“隽永”属于特殊用法中的读音,把它记住就可以了。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倍增 录像机 拾人牙慧 纷至踏来B备至 照像机 招聘启示 自作自受C赡养 钓鱼竿 意气用事 沧海一粟D观瞻 电线杆 黔驴计穷 姹紫嫣红【答案】C【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常见字形的能力【解析】A、纷至沓来,B、招聘启事,C、黔驴技穷。【思路分析】错别字是考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命题者往往选取那些考生熟悉的却又经常出错的字,如“录像机”、“水龙头”、“明信片”等均在高考试题

3、中多次出现,命题者也选取近年来的热词,如“和衷共济”、“众志成城”等。这些变化,旨在引导考生关注生活,树立大语文观。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他们决心自主创业,牛刀小试,开创一番新事业。B阳春三月的一天早晨,宜宾合江门广场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广场上表演太极拳,引来无数行人侧目观看。C2009年5月9日,我国著名相声演员李文华老人溘然长逝,这让他的老搭档姜昆深感失之交臂,沉侵在极度的悲痛之中。D林和靖“梅妻鹤子”,隐居杭州孤山,固然很清高,但也要写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绝

4、唱,才能成为名人。【答案】D【考点】考查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解析】A、牛刀小试 :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前后矛盾)B、侧目观看 :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褒贬误用)C、失之交臂:形容当面错过。(不符合语境)D、固然:1.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2.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思路分析】将成语和虚词(或实词)放在一起考查,是今年高考试题的一个特点。命题者似乎既不愿增加题量,也不愿减少考点,而且此举还更加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词语的选用要看是否符合语境(如C项按“失之交臂”的意思,是说当面错过了李文华的逝世,这显然

5、不妥),是否色彩不当(如B项“侧目”是贬义词,不能用来形容老人技艺高超),是否前后一致(如A项“牛刀小试”与前面的“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自相矛盾)等等。4下列各词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位曾经驰骋乒坛的名将已经回到了祖国,现就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从事运动医学的教学与研究,为国家的体育事业贡献他的力量。B参加研制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 ,在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中,经过不懈努力,神舟七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C西班牙将投资8.2亿欧元,在我省建立世界上最大并最具竞争力的硅金属工厂,其生产能力、技术手段和产品质量,均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D去年六月以来,成都市锦江区的

6、廖先生和两位朋友多次去灾区送温暖,迄今为止,他们共走访了二十多个社区,近四百户家庭和三千多公里路程。【答案】C【考点】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解析】A、成分赘余,“就任于”中去掉“于”字;B、偷换主语,“参加研制神州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放到“经过”之后去;D、搭配不当,“走访”与“三千千多公里路程”不能搭配。【思路分析】正确辨析并修改病句,需要熟练掌握病句的几种类型。考生可以采用造句类比法(就是每个类型熟记一个典型例句,如A项一般说“就任于北京大学”或“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取主干法(就是压缩句子,看主干即主谓宾,如D项可压缩为“走访了社区、家庭和路程”)、语法分析法和逻辑事理分析分

7、析法来辨析。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抗生素滥用与DNA污染(1)青霉素问世后,抗生素成了人类战胜病菌的神奇武器。然而,人们很快发现,虽然新的抗生素层出不穷,但是,抗生素奈何不了了的耐药菌也越来越多,耐药菌的传播令人担忧。2003年的一项关于幼儿园口腔卫生情况的研究发现,儿童口腔细菌约有15%是耐药菌,97%的儿童口腔中藏有耐46中抗生素的细菌,虽然这些儿童在次前3个月中都没有使用过抗生素。(2)从某种意思上说,现代医学正在为它的成功付出代价。抗生素的普遍使用有利地抑制了普通细菌,客观上减少了微生物世界的竞争者,因而促进了耐药性细菌的增长。(3)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

8、量增长速度之快,是无法用生物的随机突变来解释的。细菌不仅在同种内,而且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换基因,甚至能够从已经死亡的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事实上,这些年来,每一种已知的致病菌都已或多或少获得了耐药基因。研究人员对一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分析表明,它的基因组中,超过四分之一的基因,包括所有耐抗生素基因,都是外来的。耐多种抗生素的鲍氏不动杆菌也是在与其他菌种交换基因中获得了大部分耐药基因。(4)研究人员正在梳理链霉菌之类土壤微生物的DNA,他们对近500个链霉菌品系的每一个菌种都检测了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平均每种链霉菌能够耐受七八种抗生素,有许多能够耐受十四五种。对于实验中用到的21种

9、抗生素,包括泰利霉素和利奈唑胺这两种全新的合成抗生素,研究人员在链霉菌中都发现了耐药基因。研究发现,这些耐药基因与致病菌中耐药基因有着细微的差异。有证据表明,耐药基因在从土壤到重危病人的旅途中,经过了许多次转移。(5)人类已经认识到滥用抗生素对自身健康的严重威胁,并且也认识到在牲畜饲养中大量使用抗生素的严重危害。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以促进牲畜的生长,但同时也会是牲畜体内的病菌产生耐药性。世界卫生组织呼吁,为防止滥用抗生素而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抑制耐药菌的传播,世界各国应限制对牲畜使用抗生素。欧盟决定从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将抗生素作为牲畜生长促进剂。(6)人畜粪便如果流入河道,或是作为饲

10、料的一部分被撒入农田,其中的细菌就更加容易繁殖和传播其耐药基因。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调查,人畜粪便是如何在耐抗生素基因的蔓延中起作用的。(7)抗生素滥用造成的DNA污染威胁着人类的健康。5. 对上文划线句子中“付出代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各种耐药菌的快速传播现状令人担忧。B 现在抗生素无法对付的细菌越来越多。C 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长速度很快。D 细菌能从死亡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答案】D【考点】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解析】D项答非所问,不符合划线句子的语境。原文说的是“现代医学正在为它的成功付出代价”,D项“ 细菌能从死亡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不属于“现代医学

11、”范畴,不符合题干“付出代价”的指向。【思路分析】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考生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弄清这里的“付出代价”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根据划线句子,“付出代价”是针对“现代医学”而言的。D项相关信息是:“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长速度之快,是无法用生物的随机突变来解释的。细菌不仅在同种内,而且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换基因,甚至能够从已经死亡的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句子说的是“细菌的耐药性”问题。6.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耐药基因是可以从其体外获得的。B 土壤中链霉菌品系的每一个菌种对抗生素都有耐药性。C 只要彻底杀死各种细菌就可阻断耐药基因的传播途径。

12、D 欧盟已经全面禁止在牲畜饲养过程中使用各种抗生素。【答案】A【考点】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解析】B、以偏概全,文中第四段说“他们对近500个链霉菌品系的每一个菌种都检测了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平均每种链霉菌能够耐受七八种抗生素,有许多能够耐受十四五种。”只是检测了近500种,但不能得出“每一个菌种对抗生素都有耐药性”。C、无中生有,文中说“细菌不仅在同种内,而且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换基因,甚至能够从已经死亡的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可见,即使杀死细菌,同样不能阻止耐药菌的传播。D、以偏概全,文中第五段说“欧盟决定从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将抗生素作为牲畜生长促进

13、剂。”并没有说要禁止各种抗生素。【思路分析】考生要注意特例与一般(如B项和D项中的标志词分别为“每一个”、“各种”,其说法据原文过于绝对化了),可能与必然,已然与未然,原因和结果等的区别,命题者往往故意混淆这些来迷惑考生。7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 人类需要不断开发各种新型抗生素来战胜各种不通的耐抗生素病菌。B 土壤中的耐药基因经过多次转移,传播给人后其耐药性会逐步下降。C 检测牲畜排泄物中有无耐药基因即可判定其饲料是否添加了抗生素。D 只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人们就不会感染各种耐抗生素病菌。【答案】A【考点】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解析】B、无中生有,文中说

14、“有证据表明,耐药基因在从土壤到重危病人的旅途中,经过了许多次转移。”但并没有说明其耐药性会逐步下降。C、已然和未然混淆,文中说“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调查,人畜粪便是如何在耐抗生素基因的蔓延中起作用的。”也就是说,目前还不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检测。D、以偏概全,抗生素滥用只是产生耐抗生素病菌的其中一个途径。“不会感染各种”说法绝对,“只要就”强加条件。【思路分析】根据原文进行推断,必须根据原文信息和科学知识推断,不可随意夸大、缩小或转换话题。高考资源网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1)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庠、遂序、国学之法立乎

15、其中。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其服习必于仁义,而所学必皆尽其材。一日取以备公卿大夫百执事之选,则其材行皆已素定,而士之备选者,其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不待阅习而后能者也。(2)后世无井田之法,而学亦或存或废。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而学之士,群居、族处,为师弟子之位者,讲章句、课文字而已。至其陵夷之久,则四方之学者废,而为庙,以祀孔子于天下。盖庙之作,出于学废,而近世之法然也。(3)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颇修法度,而革近世之不然者。当此之时,学稍稍立于天下矣,犹曰:“县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于是慈溪之士,不得有学,而为孔子庙如故,庙又坏不治。今刘君在中言于州,使民出钱,将修而作之,未及为而去。后林君肇至,则曰:“古之所以为学者吾不得而见,而法者吾不可以毋循也。虽然,吾之人民于此不可以无教。“即因民钱,作孔子庙,如今之所云,而治其四旁为学舍,讲堂其中,帅县之子弟,起先生杜君醇为之师,而兴于学。”(4)林君固贤令,而慈溪小邑,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田桑之美,有以自足,无水旱之忧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