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39480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横峰中学第一次月考 高二政治 考试卷 考试时间:2015-10-8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泰山是世界首例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下列泰山景观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泰山佛光 云海玉盘 泰山石敢当 孔子登临处 A. B. C. D. 22014年10月4日,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2014年“瓦莱塔不夜城中国文化街活动”如期举行。自马耳他四面八方的人们徜徉在装饰着大红灯笼和中国结的梅里塔大街,陶醉于传统和时尚相结合的中国音乐里,许多小朋友随着欢快的音乐欢呼跳跃。中国、马耳他都十分重视文化活动的举办,这说明 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B 文化越成为综合

2、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C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D 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3.有人说“可以写在纸上的规则叫制度,不言而喻的规则叫文化”,“必须打领带上班是制度,不穿背心上班是文化。这主要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 A深远持久的 B潜移默化的 C积极主动的 D相对稳定的 4.“以和为贵”是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千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这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 ) A. 民族性 B.阶级性 C.包容性 D.地域性 5. 论语雍也篇,子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这句话表明 A文化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C文

3、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区域文化各具特色 6.“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下列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维护文化多样性,有利于社的进步和发展 B. 只有保持文化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 C. 文化的多样性是各民族文化得以生存和延续的条件 D.对人类社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7山东曲阜从5月1日起开展“背论语免费游三孔”的活动,也得到了港澳台等社各界广泛关注和踊跃参与。这表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C中华民族对同根文明和文化的认同 D民

4、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 8. 2014年2月18日,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用“家乡菜”陕西泡馍、肉夹馍以及biang biang 面等陕西美食款待来访的“乡党”连战伉俪。这则新闻让岸网友兴奋不已,网友们纷纷在微博、论坛上晒出陕西版“主席套餐”。 陕西美食在海峡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 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具有与祖地、宗亲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反映了海峡岸文化同根同源 是海峡岸文化从差异走向统一的重要体现 A. B C. D. 9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说:“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

5、跟的根基。”这体现了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民族虚无主义迷失文化发展的方向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漠视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就失去文化创新的源泉 A. B. C. D. 10电影匆匆那年2014年12月5目播出后迅速走红亚洲,并引爆粉丝经济,同款商品热销。但欧美地区的观众却对这部电视剧反应冷淡。这反映了 一定的文化促进一定经济的发展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文化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A B C D 11. 2013年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国庆特别节目“走基层百姓心声:爱国,让你想起什么”。节目播出后,在全社引起了巨大反响。这说明爱国主义是 A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

6、帜 B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C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D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12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的身影在哪里?不能说这一百多年中国没有文化创造和积累,但与古代中国的灿烂文化相比,与同时期世界文化的蔚为大观相比,我们的分量确实还不够厚重。实现中华文化复兴梦,我们应该 在实践基础上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 恢复民族自信,全面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 做出正确选择,自觉成为文化传承者和开拓者 A. B. C. D. 13.每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全国中小学生通过

7、视频收看央视开学第一课,并以主题班的辅助形式,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爱国”。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爱国主义 A是我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 B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C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 D可以直接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 14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取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理念,“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实践意识,“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生态伦理这些无不蕴含着现代性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充分挖掘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这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极富有包容性 凝聚着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

8、神财富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具有超越一切时代局限的普遍意义 A B C D 15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下列能反映自强不息精神的成语典故是 愚公移山 克俭于家 夸父逐日 业广唯勤 A B C D 162014年4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议指出: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存史、育人、资政,做好编修工作十分重要。李克强强调编修工作要“修志问道,以启未来”。这说明 中华民族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 地方志具有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的独特作用 地方志工作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有机组成部分 地方志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提供方向保证 A B

9、 C D 17因央视的新春走基层节目,“家风”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中国人历来重视门楣家风的教育,讲求耕读为本,诗礼传家,形成了明礼、孝亲、诚信、勤俭等家风。这表明 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B、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标志 C、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D、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82014年全国上,一些代表、委员指出,我国文化演出市场存在追求豪华演出效果、高票价盛行等现象,这让普通民众难以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这说明 文化演出市场需要加强引导 文化演出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文化演出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 文化演出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效益 A. B. C. D. 19 2014年可以视为为通俗

10、文学正名的一年。发布渠道、出版市场、主流媒体,三个渠道都开始关注它,我们发现所谓“通俗文学”的一批作品实际上文学性很高;传统的所谓精英(高雅)文学作家,包括刘心武、刘醒龙、雪漠,他们也在利用通俗文学、类型文学的方式来包装他所谓文学性的东西。因此通俗文学其实解决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文学传播和文学阅读的问题。对这理解正确有 无论什么类型、风格的文化,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无论通俗文学,还是高雅文学都应面向广大人们 高雅文学应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 就解决问题而言,通俗文学比高雅文学更有价值 A B C D 20“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鹄(g)

11、:箭靶的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一诗句,激励当代广大青年 通过优秀文化塑造精彩人生 积极主动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通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续写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 B C D 21.在人类文明庄严的通道上,任何一个出口处,中华文明无处不在。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立法家梭伦,以及穿着长袍、留着长须、以系统道德理论治国的孔子。这从侧面说( )。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A

12、B C D 22.面对社热议的英语高考存废之争,甲认为,废除英语高考可以拯救母语,提高国学素养;乙认为,废除英语高考不利于国际型人才的培养。据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随着高考方案的改革,对外来文化的抵御将进一步增强 B乙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外来文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C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甲的不足之处在于把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对立起来 23.关于诚信问题,孔子曰:民无信不立。孟子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程颐说:诚者,实理也。我们今天中国人倡导诚信原则,不能不到儒家那里寻找资源,可见儒家的诚信观念犹如我们的黄皮肤、黑头发一样,是我们不可摆脱的民族

13、精神基因。这说明 A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B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 C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D只有传承儒家思想,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24.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应邀来华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到访北京、西安、成都三地,与当地的大学和高中的年轻人探讨教育的力量。此次访问聚焦文化交流与教育,以增加中美互信。材料说明 A、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特征 B、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旅游对文化传播具有决定性影响 D、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5.近年来,美国开设中文课程的学校数量快速增加,已有4000多所中小学开设中文课程,中小学生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16

14、万,是六年前的8倍。高校选修汉语的学生人数稳步上升,奥巴马总统关于未来四年内l0万美国学生留学中国的倡议正在组织落实。这表明( ) 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特点 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育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途径 A B C D 座位号 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生号:_ ( 密 封 线 内 禁 止 答 题 ) 密封线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横峰中学 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材料一 意见指出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