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33532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阶段考试高二语文科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关于“和合”文化,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作者认为,“和合”文化是一种健全的心态,它涉及到人的多种精神诉求。 B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才是“合”,只有“合”而不发生冲突才能进入“和”的状态。 C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强调的是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而不是简单的同化。 D中国哲学可以解决人的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儒讲“拿得起”,道讲“想得开”,佛言“放得下,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选B】试题分析:

2、原文说“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前提错误。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下列说法不能作为其依据的一项是( ) (3分) A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仅靠一种学说是不可能做到的。 B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能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 C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所以中国

3、人同时信奉儒释道三教,借以养成和合的心态。 D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趣旨,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补充,共同培养和合心态的形成。【选C】试题分析:“要素”指人的精神诉求,不是指学说;另外“三家都不可或缺”是指接受其文化的渐染,而并非一定要“信奉”。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人只有一种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以才需要“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的互补。 B中国固有的学问,向来只是研究“生”,不研究“死”,而佛学的引进则作了必要的补充。 C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当然也就无

4、法达到所谓心态的和合。 D只有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才能讲“张弛”之道,破“生死”玄关,达成心态和合。【选D】试题分析:A.无中生有,原文没有“人只有一种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之说;B.偷换概念,改变了范围,“中国固有的学问”比“儒道两家”大得多,另外“只是”一词太绝对,原文说“主要是讲人生哲学”;C.概括失当,并非“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儒道两家既可互补,所谓“一张一弛”。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

5、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 B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 C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 D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选B 】 (根据大意及提示性词语断句)译文:开元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调任太原尹,有人推荐杜暹前往代替他,番人佩服他的清廉谨慎,十分思念仰慕他,于是杜暹丧期未满起任安西副大都护。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6、一项是( ) (3分) A文中“初举明经”的意思是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C“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中“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D“授”“迁”“补”“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转”“徙”“升

7、”等。“授”“拜”“转”“补”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迁”是关于调动职务的。【选D】(“转”是关于职务调动的。)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杜暹孝顺友爱。自高祖到杜暹,五代同居,他在家里不仅特别恭敬谨慎地侍奉继母,而且十分关心爱护异母弟弟杜昱;在任给事中时,还因继母去世而辞去官职,回家守丧。 B杜暹为官清廉。在他进入突骑施营帐查究蕃人与郭虔瓘等人的冲突时,不得已接受了蕃人赠送的黄金,但他把黄金埋在幕帐之下,走出蕃境以后,才传书让蕃人去收取。 C杜暹行事果敢有方。在他出使碛西期间,于阗王尉迟眺秘密勾结突厥和一些蕃国图谋叛乱,

8、杜暹暗中探知他的阴谋,便发兵逮捕斩杀了他,并诛杀其党羽,重新选任君长,使于阗得以安定。 D杜暹勤干多能。他在安西四年,安抚将士,不怕劳苦,深得蕃汉人民拥戴;皇上巡幸东都,作为京城留守的杜暹抽调轮流值勤的卫士,修缮三宫,加高城墙,受到了皇上的称赞。【选C】(C项,应为“杜暹担任安西副大都护期间”。)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5分)译:不久杜暹被任命为郑县县尉,又因清廉节俭而被人所知,华州司马杨孚非常赏识器重他。(授、以、被动句、重分别1分,句意1分)(2) 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何以劝矣?

9、”(5分) 译:杜暹因公事获罪交由法司断罪,杨孚对人说:“如果这个县尉获罪,那么公正清廉之士靠什么来勉励呢?”(坐、下、宾语前置句、劝分别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杜暹,濮阳人。自杜暹的高祖到杜暹,一家五代同居,杜暹特别恭敬谨慎,侍奉继母以孝顺闻名。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补任婺州参军,任满将还乡,州吏赠送他一万多张纸,杜暹只接受了一百张,其余全部还给州史。当时来告别的州府官员,看到这种情景感叹道:“从前清廉的官吏接受一枚大钱,杜暹之举又有什么不同!”不久杜暹被任命为郑县县尉,又因清廉节俭而被人所知,华州司马杨孚非常赏识器重他。不久杨孚升任大理正,杜暹因公事获罪交由法司断罪,杨孚对人说:“

10、如果这个县尉获罪,那么公正清廉之士靠什么来勉励呢?”开元四年,杜暹升任监察御史,于是前往漠西检查屯田驻军。适逢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史献等不和,互相上奏指责,诏令杜暹查明事实。当时杜暹已返回凉州,接到诏令又前往漠西,于是进入突骑施营帐,以查究他们与郭虔瓘等人冲突的情况。番人以黄金相赠,杜暹坚决推辞不受,左右的人说:“您远道出使这边远的地方,不可辜负了番人的情意。”杜暹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接受了黄金,埋在幕帐之下,走出番境以后,他才传书让番人去收取。番人大惊,越过沙漠追赶他,追赶不上,方才作罢。杜暹多次升迁,任给事中,因继母去世辞去官职回家守丧。开元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调任太原尹,有人推荐杜

11、暹前往代替他,番人佩服他的清廉谨慎,十分思念仰慕他,于是杜暹丧期未满起任安西副大都护。第二年,于阗王尉迟眺秘密勾结突厥和一些番国图谋叛乱,杜暹暗中探知了他的阴谋,便发兵逮捕斩杀了他,并诛杀了他的党羽五十多人,重新选任了君长,于阗才安定下来。杜暹在安西四年,安抚将士,不怕劳苦,很得少数民族和汉人的拥戴。开元二十年,杜暹任户部尚书。皇上将要巡幸东都,诏令杜暹为京城留守。杜暹因此抽调轮流值勤的卫士,修缮三宫,加高城墙,他亲自巡查,从不懈怠。皇上听说后称赞他说:“卿一向清廉正直,而且又勤劳能干。自从担任留守,事事都能尽职,治政使官吏整肃,恩惠能施及百姓。朕心中十分欣慰。”开元二十八年,病逝,谥号为“贞

12、孝”。杜暹在家孝顺友爱,十分关心爱护异母弟弟杜昱。杜暹常以公正清廉勤劳节俭为己任,年轻时立誓不接受亲友馈赠,一生如此。他去世后,皇上感到十分惋惜,派宦官到他家中探望丧事的办理,宫内拿出三百匹绢赐与他家。尚书省及过去与他共事的官吏赠给的丧葬财物,他的儿子杜孝友遵守父亲一向的约束,一概拒绝不曾接受。(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乌 夜 啼李白黄云城边枝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州女,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秦州女:唐代李善注引纤锦回文诗序日:“窦韬,符国秦州人。被徙沙漠,其妻苏氏。 韬临去别苏,誓不更娶,苏氏织锦,作回文诗以赠之。”8.这首

13、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黄云城边枝欲栖”一句在诗中起什么作用?(5分)答:本诗描绘出一幅晚鸦思妇图。傍晚时分归鸦栖枝,织锦秦州女空房中思念丈夫,孤独自伤的情景。 (2分) “黄云城边枝欲栖”一句突出城边景色之暗淡,营造了孤寂冷清的氛围,奠定了诗歌之感伤基调。(3分)9.这首诗是如何突出表现织锦秦州女的情感的?请就其中两点做分析。(6分)参考:(答对两种即可,每点3分,手法2分,分析1分;若答其他,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渲染,以归乌夜啼渲染氛围,为下句表现织锦秦州女思亲念远的孤苦作铺垫。用典,化用窦滔妻苏氏织锦赠回文诗的典故,使织锦秦州女思念丈夫的情感内蕴更加丰厚。细节描写,“隔窗语”或“停梭怅然

14、”等细节描写细腻,让人能真切感受到思妇的孤寂哀伤。比喻,“泪如雨”运用了比喻(夸张),形象地刻画了一个独自哀伤的思妇形象。译文:黄云城边的乌鸦将要归巢了,归飞回来时候在树枝上哑哑地啼叫。在织机中织布的秦川女子,在隔着碧绿如烟的纱窗内视窗外的归鸟双双。她好像是在与人说着什么,其实她是在自言自语。太寂寞了啊,想着远方的亲人、她的织梭就不由得停了下来。独宿空房的滋味,真是太令人难以忍受了,珠泪点点滚下了她的香腮。(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1)劝学中的句子“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说明善于借助外在的条件,是君子成功的一个重要途径。(2)念奴娇赤

15、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蜀道难中说明了蜀道的艰险,强调飞禽走兽都难以越过和攀爬的诗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禄儿给何彬写信缘于真心的感谢,信写得情真意切,体现了一个孩子的真诚与感激,而何彬的回信则显得被动。B禄儿最后根本就没有得到何彬的的花篮,禄儿仰着胖的脸儿,呆呆的望着天上,表现了极其失望的心理。C作者不事情节的铺排,而以何彬思想的转化为线索,集中笔墨揭示何彬的内心冲突,侧重人物的心理描写。D何彬的形象,在当时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他实际上是个时代病的患者,是冰心从生活中概括出来的典型,是冰心对当时社会问题深入思考的艺术结晶。E程姥姥和禄儿在文中同属次要人物,没有程姥姥的出现,禄儿的出场就显得突兀,所以说,程姥姥在小说中的作用极其重要,不可忽略。【选DC】 (5分,D3分,C2分,E1分,A、B 0分)(A主人公的回信也是发自内心的。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