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30833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菏泽市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菏泽市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菏泽市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菏泽市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菏泽市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菏泽市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市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菏泽市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全卷满分:100分 完成时间:100分钟)第I卷 选择题 (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借助天文望远镜和其他空间探测手段,可以观察到天空中的天体,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 A星云 B恒星 C行星 D飞机2下列天体系统,最高一级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总星系 D银河系3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下列哪两个行星之间( ) A水星、金星 B地球、火星 C木星、土星 D火星、木星4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下列不属于的是( ) A安全而稳定的宇宙环境 B适宜的温度条件 C地壳运动 D有液态水5读右图,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2、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D地幔6太阳物质构成的主要成分是() A氢和氧 B氧和氦 C氢和氦 D氮和氧7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会对地球产生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磁暴、极光等影响。B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其内部的核裂变反应C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D煤和石油的能量是来源于地球内部的能量8右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日全食照片,有关照片中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光亮部分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B图中中间的阴影部分才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C太阳黑子就发生在光亮部分D发生日全食时太阳辐射就会突然消失,只有太阳活动存在9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A日

3、珥现象B极光现象C太阳风现象D黑子和耀斑现象10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A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中断B使地面发生地震,发生磁暴现象C使赤道上产生极光D流星体进入地球的大气层11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AB CD12下列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元旦 B中国建党节 C中国国庆节 D中国教师节13右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射点在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B直射点从处移到处,需要l恒星年C直射点位于或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D直射点从处移到处期间,我国各地白昼逐渐增长14某地正午时,北京时间

4、为15点,则该地的经度为( )A115E B130W C75E D165E15右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 ( ) A北半球 B赤道上 C南半球 D回归线上16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下列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横波传播速度虽较慢,但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 B纵波传播速度虽较快,却只能通过固态的介质; C地震发生时,若乘座于水面的船只上,那么就只能受到纵波的影响;D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若能乘飞机紧急升空就不会受到地震波的冲击。17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软流层的顶即为莫霍界面;

5、B字母B是上地幔与下地幔的分界面C字母A+C合称岩石圈D字母F所指圈层物质形态为固态下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18图中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字母是( )A字母A B字母CC字母ED字母G19图中D所示风带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20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是( )A温度比赤道附近地区低,冷空气收缩下沉形成B温度比赤道地区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C赤道上空空气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不能前进,在30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D从高纬度来的冷空气在30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地球的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反射和散射等作用,起到削弱太阳辐射的作用

6、。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据此回答2123题。21图中、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2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是( )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2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B大气的反射作用C大气的吸收作用D大气逆辐射作用24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B甲处气压比乙处高C丙处气压比丁处高D甲处气

7、温比乙处低25下图中,不能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 ) 26忽略了摩擦力的高空大气运动,如果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其风向最终会()A与等压线垂直 B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同向C与等压线平行 D与等压线斜交27下图表示南半球信风带的是( )读图,完成2829题。28四地的气候不是由气压带和风带的控制造成,也不是由于海陆分布造成,而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是( )A B C D29地常年盛行风是( )A东北信风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B极地东风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C极地东风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D盛行西风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30读下面四种

8、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按顺序下列气候类型的名称正确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第卷 (非选择题5道,共40分)31读图(阴影部分为夜),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共7分,每空1分)(1)该图表示的是每年 (北半球节气)日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 线(晨、昏)上,乙地日出时刻是 点钟。(3)按图中所示情况,北京时间是 点钟,此日中国南极

9、中山考察站的黑夜达 小时。(4)在图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A甲 B乙 C2326N D2326S32读图思考,完成地理规律探究(共10分,每空1分)。(1)白天多云时,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的_作用增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_,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_。(2)夜间多云时,由于云层大量吸收,并使作用增强,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_。(3)由此可得结论:晴天比阴天昼夜温差_。(4)运用以上原理也可推知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相比太阳辐射更丰富的是 ;昼夜温差更大的是。 (5)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能起到保温作用,其工作原理就是有效增强了上图中(填序号)这部分辐射。

10、33读下图,完成下列地理问题的探究(共10分,每空1分)。(1)读图,E的风向为 风,F的风向为风,从海陆分布来说均是从吹向。(2)从盛行风向及海陆分布可以推知,此季节北半球陆地气压于(高、低)于同纬度海洋气压,进而推得此季节同纬度陆温于海温。(3)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即得:此图表示北半球季的季风图。(4)进而还可推得,盛行E季风时,我国东 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5)A、B、C三地气压最低的是,这个气压中心的名字是。34图甲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分别表示二分二至4个节气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图乙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共6分,每空1分)(1)当地球运行到位置时,

11、长沙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_。(2)当地球位于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正处于图乙中的_阶段(从a、b、c、d中选择填空)。 (3)当地球运行到位置这一天,北极圈的昼长比赤道_(多或少几)小时。 (4)当地球运行至位置时,地球上_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_(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35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共7分,每空1分)(1)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是_。(2)不考虑地面摩擦力的情况下,上图中甲、乙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并说明判断理由_。(3)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AB高空等压面状况的示意图是( )(4

12、)在图中甲处画出风向及其所受的力。高一地理试题(A)参考答案卷选择题1D 2C 3D 4C 5D 6C 7C 8B 9D 10A 11B 12A 13C 14C 15A 16C 17C 18B 19B 20C 21B 22A 23D 24C 25C 26C 27C 28D 29D 30B卷非选择题31(共7分,每空1分)(1)夏至日 2326N (2)晨 4 (3)8 24 (4)C32(共10分,每空1分)(1)反射 减弱 低 (2)地面辐射 大气保温 高 (3)大 (4)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 (5)33(共10分,每空1分)(1)东南 西南 海洋 陆地(2)低 高(3)夏(4)炎热多雨(5)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