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北校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测试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28835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北校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测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北校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测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北校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测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北校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测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北校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测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北校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测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北校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测试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泰一中北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考试语文试卷第I卷 (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时令、文化、风俗三节合一的“清明”,自唐宋以来,多有游艺活动,随着时间(流逝/流失),游艺渐次退出。清明的文化符号,只剩添土追思和扫墓踏青。而“清明雨”也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寄托愁思与缅怀之情的独特物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笔下这场妇儒皆知的“清明雨”,正是因凄凉、忧伤的意味而深入人心。在追思先人的日子,心怀(悲戚/悲泣)之人看清明细雨,会赋予眼前淅沥一层悲凉;而乍暖还寒的清明,冰冷的细雨滴落肌肤,更加剧人们的这种心理(反映/反应)。“清明雨”不是“润物

2、细无声”的温情脉脉之雨,而是添人愁绪的凄凄切切之雨。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渐次乍暖还寒B缅怀妇儒皆知C赋予凄凄切切D加剧温情脉脉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流逝悲戚反应B流逝悲泣反映C流失悲戚反映D流失悲泣反应3下列诗句中的“雨”和材料中的“清明雨”意味相近的一项是A.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B. 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C.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D.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 国庆期间上映的电影建国大业和风声,票房都超过了3亿,其他同类型的国庆献礼片只能望其项背了。B. 国庆阅兵仪式展示了

3、中国自主研究的先进的信息设备,国外媒体包括华人报纸纷纷报道,无不为之侧目,赞叹中国人的创新能力。C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D在座的各位都 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俄裔学者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后,俄罗斯总统当天批评俄政府没有在年轻学者毕业时为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条件,导致人才流失。 B在国际宇航大会上,曾在美国接受教育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提出中国将于明年发射“天宫”二号小型空间实验室。 C屠呦呦获得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项,本质上就是一个表彰人类

4、科学最高成就的荣誉,它同时也表明了中国的现代医学发展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D中印尼合作建设雅万高速铁路,对于加快泛亚铁路网建设,发挥铁路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服务保障作用,深化我国与东南亚相关国家铁路合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孟郊游子吟中那位“游子”的情怀,其实也是今天到处漂泊的人们的心声。为了种种原因,离开故土,走上了漂泊之路,其间的情境今古有天壤之别,但其心理和情绪却跨越千年,彼此相通。孟郊时代的时空距离比今天当然小得多,但在今天我们有了天涯咫尺的时空经验,却仍然无法消除我们“游子”的感情。孟郊发现的其实是一个永恒

5、的人类命题,这是一种永恒的人类情感的呈现。精神分析者曾经有一个命题对于人生很有说服力,这个命题是:我们不得不失掉我们最宝贵的东西以实现我们人生的目标。我们的“游子”情怀,就是为追求人生目标而背离了母亲、故乡的那种感情,但这又总是无法阻止的、面对过去的一份思恋和怀念。人们不可避免地失去,却又不可避免地怀念。于是,游子吟不朽。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到处“流动”的世界。全球的资本、产品、人口和信息的巨量的流动正是今天的全球化时代的表征。资本冲破了过去阻滞它流动的一切要素,不断地在一种逐利的冲动中跨出边界,寻找新的机会。这种进程使得人口的流动也在一个全球范围内进行着。流动当然有不同的方向,一面是寻找机会的人

6、从自己贫困或缺少机会的故乡向经济发达、充满机会的地方“流”过去。这可以说是一种从低向高的流动。这样的流动其实每天都发生在民族国家之间,也发生在区域或民族国家的内部。另一面从高到低的流动也在进行着,资本总是从成本高的地方流向成本低的地方,生产和消费的链条总是要向大有希望的新兴地区滑动。于是伴随着资本的流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等白领也在迅速地流动着。他们身份“灵活”了,却往往被批评为数典忘祖,也会使自己漂在半空中。但太不“灵活”,又会产生生存危机,无法适应急剧变化的生活冲击。其间的那份进退失据的痛苦和彷徨的确难于厘清。我发现“游子”的生涯里有投入异乡的动力,却也深有对于过去的绵绵不尽的怀

7、念感情。人可以四海为家,可以获得一种更灵活的身份,但无论游走到何处,无论我们已经多么灵活,游子吟中的那份真诚的情感仍然存在。游子的情怀其实是情感、记忆、感觉、意象的诸多浮现,它不仅仅是我们意识中的,而且是无意识深处的东西。对母亲的记忆乃是人的最基本的情感,人正是从最初的感情上展开自己的。没有过去的记忆,我们根本无法构筑自己;但没有今天,过去的自己也没有任何价值。自我虽然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个人的记忆无法抹去,个人过往的生命痕迹无法擦去;人赖以成为人的一切都不是简单地由当下的处境决定的,他的过去不可能没有影子,一个“游子”毕竟都有些卸不掉的东西。其实,个人和故乡、自我和国家的关系都不是那么一清

8、二楚的,有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扣连。对于过去的缅怀又何尝不是对故乡和祖国今天的期望。回忆其实依然是现实的不可化解的部分。其实,对于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来说,这个国家在全球化中间所日渐显示的活力和冲力都给予了她的游子一份持续的力量,这力量一面来自它的传统,一面也来自它今天的能量。“游子”曾经分享过这个民族百年的悲情和屈辱,但今天的游子却有了分享这个国家和人民力量的欣慰。正是中国今天的力量才使得游子的文化有了一个美好的前景。(选自张颐武全球化时代与“游子”情怀有删改)6“游子的情怀”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对此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A“游子的情怀”既是我们为追求人生目标而背离了母亲、故乡的那种感情,也是我们

9、无法阻止的、面对过去的一份思恋和怀念。B“游子的情怀”是人若身份“灵活”常被批评为数典忘祖,太不“灵活”又会产生生存危机的那种进退失据、难于厘清的痛苦和彷徨。C“游子的情怀”在今天也包括了人们对这个在全球化中间所日渐显示出活力和冲力的国家给予他们持续力量的欣慰之情。D“游子的情怀”是我们情感、记忆、感觉、意象的诸多浮现,是既存在于我们意识中,也存在于我们无意识深处的东西。7下列各项中,对“对于过去的缅怀又何尝不是对故乡和祖国今天的期望”这句话的依据,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A由于无论游走到何处,无论我们已经多么灵活,游子吟中的那份真诚的情感仍然存在。B因为个人和故乡、自我和国家的关系都不是那么一清二

10、楚的有,有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扣连。C因为人赖以成为人的一切都不是简单地由当下的处境决定的,他的过去不可能没有影子。D由于自我虽然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个人的记忆无法抹去,个人过往的生命痕迹无法擦去。8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游子吟的作者孟郊发现的其实是一个永恒的人类命题,“游子”情怀是一种永恒的人类情感的呈现,这正是游子吟不朽的缘由所在。B自我虽然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个人的记忆无法抹去,个人过往的生命痕迹无法擦去,这些东西毕竟是一个“游子”卸不掉的。C全球化时代各种流动每天都发生在民族国家之间、区域或民族国家的内部,即有从低向高的人口的流动和从高向低的资本的流动。D正

11、是今天的中国在全球化中间所日渐显示的活力和冲力,给予了她的游子一份持续的力量,这才使得游子的文化有了一个美好的前景。三、(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高郢,字公楚,其先渤海蓚人。九岁通春秋,能属文。天宝末,盗据京邑,父伯祥先为好畤尉,抵贼禁,将加极刑。郢时年十五,被发解衣,请代其父,贼党义之,乃俱释。后举进士擢第,应制举,登茂才异行科,授华阴尉。尝以鲁不合用天子礼乐,乃引公羊传,著鲁议,见称于时,由是授咸阳尉。 郭子仪节制朔方,辟为掌书记。子仪尝怒从事张昙,奏杀之;郢极言争救,忤子仪旨,奏贬猗氏丞。李怀光节制邠宁,奏为从事,累转副元帅判官、检校礼部郎中。怀光背叛,将归

12、河中,郢言:“西迎大驾,岂非忠乎!”怀光忿而不听。及归镇,又欲悉众而西。时浑瑊军孤,群帅未集,郢与李鄘誓死驻之。属怀光长子琟候郢,郢乃谕以逆顺曰:“人臣所宜效顺。且自天宝以来阻兵者,今复谁在?况国家自有天命,非独人力。今若恃众西向,自绝于天,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安知三军不有奔溃者乎?”李琟震惧,流泪气索。明年春,郢与都知兵马使吕鸣岳、都虞候 张延英同谋间道上表;及受密诏,事泄,二将立死。怀光乃大集将卒白刃盈庭引郢诘之郢挺然抗辞无所惭隐愤气感发观者泪下怀光惭沮而止德宗还京,命谏议大夫孔巢父、中人啖守盈赴河中宣慰怀光,授以太保;而怀光怒,激其亲兵诟詈,杀守盈及巢父。巢父之被刃也,委于地,郢就而抚之

13、。及怀光被诛,马燧辟郢为掌书记。 未几,征拜主客员外,迁刑部郎中,改中书舍人。凡九岁,拜礼部侍郎。时应进士举者,多务朋游,驰逐声名;每岁冬,州府荐送后,唯追奉宴集,罕肄其业。郢性刚正,尤嫉其风,既领职,拒绝请托,虽同列通熟,无敢言者。志在经艺,专考程试。凡掌贡部三岁,进幽独,抑浮华,朋滥之风,翕然一变。拜太常卿。贞元十九年冬,进位银青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顺宗即位,转刑部尚书,为韦执谊等所惮。寻罢知政事,以本官判吏部尚书事。明年,出镇华州。 元和元年冬,复拜太常卿,寻除御史大夫。六年七月卒,年七十二。赠太子太保,谥曰贞。 (节选自旧唐书高郢传)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

14、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属文 属:写作 B. 辟为掌书记 辟:征召 C. 为韦执谊等所惮 惮:弹劾 D. 罕肄其业 肄:学习,练习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尝以鲁不合用天子礼乐授以太保B. 贼党义之,乃俱释乃引公羊传,著鲁议 C. 怀光忿而不听而怀光怒,激其亲兵诟詈D. 巢父之被刃也,委于地著鲁议,见称于时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怀光乃大集/将卒白刃盈庭/引郢诘之/郢挺然抗辞无所惭/隐愤气感发观者/泪下/怀光惭沮而止/B怀光乃大集将卒/白刃盈庭/引郢诘之/郢挺然抗辞/无所惭隐/愤气感发/观者泪下/怀光惭沮而止/C怀光乃大集将卒/白刃盈庭引郢/诘之郢/

15、挺然抗辞/无所惭隐/愤气感发/观者泪下/怀光惭沮而止/D怀光乃大集将卒/白刃盈庭引郢/诘之/郢挺然抗辞/无所惭隐/愤气感发观者/泪下/怀光惭沮而止/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郢知书识礼,以义救父。他九岁通晓春秋,能写文章;他的父亲将要被贼寇杀害,他主动请求替父受刑,打动了贼寇。B高郢为人刚正,不卑不亢。郭子仪因对张昙不满,上奏章要把他杀掉,高郢极力谏止,惹怒了郭子仪,因而被贬官。C高郢深明大义,能言善辩。李怀光反叛,高郢向他讲明利害,力劝其效忠皇帝;面对死亡威胁慷慨陈词,使李怀光停止叛乱。D高郢尽职尽责,力纠时弊。他在执掌贡部时,采取了一些实际行动,使当时官场上的钻营请托之风有了很大的改变。第卷(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人臣所宜效顺。且自天宝以来阻兵者,今复谁在?郢性刚正,尤嫉其风,既领职,拒绝请托,虽同列通熟,无敢言者.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