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北校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测试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28816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北校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测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北校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测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北校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测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北校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测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北校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测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北校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测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北校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测试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泰一中北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测试化 学 试 题(90分钟)2015.12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Cu 64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1-10每题2分, 11-20每题3分,共50分)1化学与科技、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地沟油为原料加工制成的生物柴油成分与从石油分馏得到的柴油成分不同 B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D天然气、沼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

2、和二次能源2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等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为2.5106m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M2.5分散在空气中可形成胶体B高空中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C低空的臭氧是污染气体,会给人体造成伤害D化石类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冶炼等过程都是造成SO2污染的重要原因3短周期元素 X、Y、Z、W,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与 Z 同主族,并且原子序数 之和为 20。Y 原子的质子数为 Z 原子的质子数的一半,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 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 2 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3、( )A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与其气态氢化物发生化合反应B原子半ZWYX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ZWDX 的气态氢化物与足量 W 单质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物均为气体4.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足量的溴化亚铁和少量的氯气反应:2Fe2+Cl22Fe3+2ClB向KI与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氧气:4H+O2+4I2I2+2H2OC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D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Mg2+2HCO3+2Ca2+4OHMg(OH)2+2CaCO3+2H2O5下列各项操作中,能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

4、向BaCl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 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稀H2SO4向NaAl(OH)4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AlCl3溶液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SO2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氨水A B C D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pH=13的氨水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B标准状况下,2.24 LNO2 与水反应生成NO3的数目为0.1NAC1 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D4.0 g H2与足量O2完全反应生成水,反应中断裂共价键的总数为2NA7. 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发生反

5、应:2A(g)+B(s)C(g)+D(g),下列描述中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容器内A、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D,同时生成2n mol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C,同时消耗n mol DA B C D只有 8.少量铁片与l00mL 0.01mol/L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加H2O 加KNO3溶液 滴入几滴浓盐酸 加入少量铁粉 加NaCl溶液 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 改用10mL 0.1mol/

6、L盐酸A B C D9. 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92.4 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升高了温度B.t2时使用了催化剂C.t3时增大了压强 D.t4时降低了温度10.某温度下,碳和H2O(g)在密闭容器里发生下列反应:C(s)+H2O(g)CO(g)+H2(g),CO(g)+H2O(g)CO2(g)+H2(g)反应达到平衡时,c(H2)=1.9molL1、c(CO)=0.1mol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O在平衡时转化率为10% B平衡浓度c(CO2)=c(H2)C其他条件不变时,缩小体积,反应平衡

7、不移动D平衡时增大碳的质量,反应中热量值不变11. 已知:4NH3(g)+3O2(g)=2N2(g)+6H2O(g)H=1269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断开1 mol OO键比断开1 mol NN键所需能量少448kJB断开1 mol HO键比断开1 mol HN键所需能量相差约72.6kJC由以上键能的信息可知H2O的沸点比NH3高D由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可知 H一O键比H一N键弱12.无水氯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工业上由Al2O3制备无水氯化铝的反应为:2Al2O3(s)+6Cl2(g)4AlCl3(g)+3O2(g)H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可能

8、加快B加入碳粉,平衡向右移动,原因是碳与O2反应,降低了生成物的浓度且放出热量C电解熔融的Al2O3和AlCl3溶液均能得到单质铝D将AlCl36H2O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也可制得无水氯化铝13NO2、O2和熔融K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Y可循环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在石墨附近发生氧化反应 B该电池放电时NO3向石墨电极迁移C石墨附近发生的反应:3NO2 +2e NO+ 2NO3D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消耗的NO2和O2的体积比为41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始终无白色沉淀生成将盐酸、KSCN溶液

9、和Fe(NO3)2溶液三种溶液混合,混合溶液显红色向某溶液中滴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将两小块质量相等的金属钠,一块直接投入水中,另一块用铝箔包住,在铝箔上刺些小孔,然后投入水中,两者放出的氢气质量相等将SO2通入溴水中,证明SO2具有漂白性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BaC12溶液红色逐渐褪去,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因为SiO2能和CaCO3反应生成CO2,所以H2SiO3酸性强于H2CO3ABCD15(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s)+B(g)C(g)+D(g),当混合气体的密度

10、不再改变时,说明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B对于反应C(s)+CO2(g)2CO(g)H0,改变某一条件,若化学平衡常数增大,则反应速率也一定增大C常温下向0.1molL1的NH3H2O中加入氯化铵固体,则溶液中减小D常温下向Mg(OH)2悬浊液中加入MgCl2浓溶液,溶液中不变16.(3分)用CO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0,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T1T2T3B正反应速率:(b)(d)(a)(c)C平衡常数:K(a)K(c) K(b)=K(d)D平均摩尔质量:

11、M(b)M(d)M(a)M(c)17.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02和H2,发生反应: 测得平衡体系中C02的百分含量(C02)与反应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理量 中,a点大于b点的是( ) :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HCOOH(g)的浓度 对应温度时的平衡常数 A. B C D.1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氢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向稀 H2SO4 中滴加少量 Cu(NO3)2 溶液 BN2(g)+3H2(g) 2NH3(g) H0,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氢气转化率增大C吸热反应“TiO2(s)+2Cl2(g) TiCl4(g)+O2(g)”在一定条件下可自发进行

12、,则该反 应的S0D为处理锅炉水垢中的 CaSO4,可先用饱和 Na2CO3 溶液浸泡,再加盐酸溶解19.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20.为了避免NO、NO2、N2O4对大气的污染,常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处理(反应方程式: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现有由1mol NO

13、、2mol NO2、1mol 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恰好被1L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无气体剩余),则此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为()A3 mol/LB4 mol/LC5 mol/LD6 mol/L新泰一中北校一中高三第二次大单元测试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21(7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1)下列实验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填序号)为使稀硫酸和锌制取氢气的反应速率加快,可向稀硫酸中加入用铜丝网包裹的锌粒粗盐提纯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洗涤后不用进行干燥蒸馏操作中,温度计水银球部位要插入液面下且不接触蒸馏烧瓶壁可以在试管中加热氯化铵固体制备少量氨气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有一层白色固体物质,可用稀硫酸清洗除去(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A分液漏斗、滴定管和容量瓶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B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再加适量乙醇,充分振荡、静置,可从碘水中萃取碘C洁净的铁钉在食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铁钉上有气泡,说明铁发生了析氢腐蚀D铁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使用,而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润洗后使用(3)(各1分)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