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测控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测评 人民版选修4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20978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测控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测评 人民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同步测控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测评 人民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同步测控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测评 人民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同步测控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测评 人民版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同步测控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测评 人民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测控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测评 人民版选修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大地在我脚下夷平六国是谁,哪个统一称霸,谁人战绩高过孤家?”请问这首主题歌所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的哪位帝王()A.秦始皇B.唐太宗C.汉武帝D.康熙帝解析:从材料中的“夷平六国”“统一称霸”等信息可以看出该主题歌描述的是秦始皇。答案:A2.嬴政统治时“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突出体现了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权力高度集中B.浓厚的部族色彩C.秦始皇非常勤政D.严格的等级制度解析:“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意思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由皇帝一人定夺,这充分说明了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在皇帝手

2、上,这也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答案:A3.历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要理解其中关于秦始皇的评论,可能需要依据()A.统一文字、焚书令、秦朝速亡B.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秦朝速亡C.焚书令、秦朝速亡、科举制度D.焚书令、秦朝速亡、后世没有采用该手段解析:秦始皇“不要人民读书”,发布了焚书令,但秦朝迅速灭亡了;汉武帝采用的是另一种形式即“要人民只读一种书”,成功了。证明题干中对秦始皇评论的依据是秦朝的政策和史实及后世的做法,故D项正确。答案:D4.“告诉

3、我,历史有什么用?”古往今来人们已经作出各种思考,其中唐太宗的回答是()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B.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C.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D.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解析: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故选C项。答案:C5.635年,唐太宗派李靖等率军深入吐谷浑腹地,开始了对西突厥的进攻。此次军事行动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唐朝的疆域B.打通中原和西域各国之间的商路C.显示唐朝的实力D.消灭少数民族政权解析:唐朝初年,西突厥控制着许多西域小国,切断了中原和西域各国之间的商路。唐太宗向西进兵,其目的是打通中原和西域各国之间的商路。答

4、案:B6.唐太宗分析隋朝灭亡的教训,得出的结论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里的“水”和“舟”是指()A.人民群众和封建君主B.大运河和隋炀帝的龙舟C.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D.封建暴政和农民起义答案:A7.晚年的唐太宗曾自我评价道:“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人不怨。”唐太宗的主要功绩有()重用人才,善于纳谏文德治国,完善科举不夺农时,轻徭薄赋修筑驰道,统一文字A.B.C.D.解析:是秦始皇的功绩,可直接排除,答案为A项。答案:A8.在郑成功收复管理台湾二十多年后,踞守于台湾的郑经之子郑克塽又奉表投诚,对这两种行为评价正确的是()A.两者都应肯定B.两者都应否定C.否定前者、肯

5、定后者D.肯定前者、否定后者解析: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是维护国家主权的反侵略行为,应予以肯定。郑克塽奉表投诚,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实现,有利于台湾地区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也应予以肯定。答案:A9.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崇尚儒家文化着力提升满族文化延揽汉族文士努力缓和民族矛盾A.B.C.D.解析:解答本题要阅读题干,依据康熙帝的作为进行思考。结合祭孔、听学、授官可知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提升满族文化”的内容,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10.某校将举办“杰出历史人物”图片展。小兰找到“康熙

6、大帝”像,他在康熙的主要事迹栏上写下了“少年果敢,制服权臣;当机立断,平定三藩;一鼓作气,消除割据;除恶务尽,平定叛乱”,但他觉得还不能全面展现康熙帝的功绩。你认为下列活动可以作为图片展补充的是()A.修筑驰道,巩固统一B.羁縻府州,形成制度C.抗击沙俄,维护主权D.设台湾省,加强控制解析:康熙帝抗击了当时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维护了国家的主权。A项是秦始皇的功绩;羁縻府州是唐代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带有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台湾省,此时中国已进入近代。故选C项。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1题18分,第12题20分,第13题

7、12分,共50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材料二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欧阳修新唐书材料三削平三藩,巩固统一;统一台湾,开府设县;抵御外侵,缔结条约;重农治河,兴修水利;亲征朔漠,善治蒙古;移天缩地,兴修园林;兴文重教,编纂典籍;吸纳西学,学习科技。阎崇年评康熙的功绩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太宗处理民族关

8、系的主要特点。(6分)(2)依据材料三概括康熙帝为解决民族矛盾而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3)综合以上材料,康熙帝和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何主要不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8分)参考答案:(1)特点:开明平等;武力与怀柔并用;实行羁縻政策;重用少数民族首领。(2)主要措施:三征噶尔丹。(3)不同:唐太宗主要采取平等友好的方式;康熙帝主要采取武力征服的方式。时代特征:唐朝时期封建社会繁荣,中华文明世界领先;清朝时期封建社会渐趋衰落,西方资本主义兴起。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

9、,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清)施琅靖海纪事材料二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明清史料丁编材料三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清)施琅靖海纪事请完成:(1)据材料一、材料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12分)(2)据材料三

10、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帝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8分)参考答案:(1)政治上: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经济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军事上:保证沿海诸省安全。(2)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13.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政治家,其中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以卓越的领袖才能和超人的胆略智慧,创造出不同的业绩,分别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下列不同评价是对这三位政治家的浓缩概括。A.知人善用,开明开放B.巩固统一,维护主权C.创立新制,缔造统一请在下面表格中的人物后面写出与他们相符的代号,并说明相应的理由。(12分)古代政治家评价序号选择该序号的理由(1)(2)续表古代政治家评价序号选择该序号的理由(3)参考答案:(1)C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创立了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车轨;兼并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王朝。(2)A选贤任能;虚怀纳谏;对少数民族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外采取积极友好、兼收并蓄的开放政策。(3)B平定了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收复台湾,设置台湾府,巩固和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的东段边界,为边境人民赢得了一个长期的相对安定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