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1试卷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5020738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1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化工原理1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化工原理1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化工原理1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化工原理1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1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1试卷(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A一、填空题 (每空1.5分,共30分)1在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氨,当水量增大时,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OG将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 正方形的边长为a,其当量直径为_。3. 某设备的真空表读数为200mmHg柱,则其绝对压强为 mmHg柱。已知当地大气压强为101.33KPa4. 离心泵内因存有空气而吸不上液的现象称为_,因此离心泵启动之前应先将泵内_,且应将出口阀_;离心泵的安装高度超过允许吸上高度时,将可能发生_现象。5. 一定流量的水在圆形直管内呈层流流动,若将管内径增加一倍,流速将为原来的 ;产生的流动阻力将为原来的。6.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_、_和_三种。7. 要实现

2、精馏操作,必需有 和 两种辅助设备。8. 精馏塔有_种进料热状态,其中_进料时q值最大,该进料温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_ 泡点温度。9. 水吸收氨空气混合气中的氨,是属于_控制的吸收过程。10. 二组分的连续精馏操作,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则塔顶回流比R=_,流出液组成xD= 。二、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1、双层平壁定态热传导,两层壁厚相同,各层的导热系数分别为1,和2,其对应的温度差为t1和t2,若t1t2,则1和2的关系为( )。 A 12, B 12 C1=2 D无法确定2、在静止流体内部各点的静压强相等的必要条件是( ) A.同一种流体内部 B连通着的两种流体 C同一种连续

3、流体 D.同一水平面上,同一种连续的流体3、气体在等径圆管内作等温定态流动时,管内各截面上的( ). A. 速度相等 B. 体积流量相等 C. 速度逐渐减小 D. 质量流速相等4、离心泵的效率和流量Q的关系为( )。 AQ增大,增大 B Q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CQ增大,减小 D Q增大,先减小后5、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 、 、 层塔板,其汽相组成关系为( )。A. B. C. D. 不确定6、在精馏塔的图解计算中,若进料热状况变化,将使( )。 A平衡线发生变化; B. 操作线与q线发生变化; C平衡线和q线发生变化; D. 平衡线和操作线发生变化7、全回流时,y-x图上精馏塔的操作线位置(

4、 )。 A. 在对角线与平衡线之间 B. 与对角线重合 C. 在对角线之下 D. 在对角线之上8、在管壳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冷凝以加热空气,下面两项判断为( )。甲:传热管壁温度接近加热蒸汽温度。乙:总传热系数接近空气侧对流传热系数。A甲、乙均合理 B甲、乙均不合理C甲合理、乙不合理 D甲不合理、乙合理9、根据双膜理论,在气液接触界面处( )。A. 气相组成大于液相组成 B. 气相组成小于液相组成 C. 气相组成等于液相组成 D. 气相组成与液相组成平衡10、在逆流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组分。其液气比L/V为2.7,平衡关系可表示为Y=1.5X(X,Y为摩尔比),溶质的回收率为9

5、0%,则液气比与最小液气比之比值为( )。A. 1.5 B . 1.8 C. 2 D. 3三、计算题(共50分,第1、2、3题分别为18分、16分、16分。)1. 有一单管程列管式换热器,该换热器管径为f 252.5mm,管子数37根,管长3米。今拟采用此换热器冷凝并冷却CS2饱和蒸汽,将CS2由饱和温度46冷却到10。已知CS2在管外冷凝,其流量为300kg/h,冷凝潜热为351.6kJ/kg,定性温度下的比热容为。冷却水在管内与管外的CS2逆流流动,其进口温度为5,出口温度为32,定性温度下的比热容为。已知CS2在冷凝和冷却时的总传热系数分别为及。问此换热器是否适用?(注:传热面积A及总传

6、热系数均以外表面积计)(18分)2.用泵自敞口贮油池向敞口高位槽输送矿物油,流量为 38.4吨/小时,高位槽中液面比油池中液面高20m, 管路总长430m (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钢管管径为1084mm,若油在输送温度下的密度为960 kg/m3, 粘度为3.43,求泵的有效功率和轴功率?设泵的效率 =65%。(16分)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序号 .密封.线题2 附图3、在常压下操作的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空气和氨混合气中的氨,混合气体流量为151.2Kmol/h,其中含氨8%(摩尔分率),要求氨回收率95%,水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2倍,塔直径2m,已知操作条件下KY

7、a0.06kmol/(m3S),Y=1.2X,试用解吸因数法计算所需填料层高度。(16分) B一、填空题 (每空1.5分,共30分)1一定流量的水在圆形直管内呈层流流动,若将管内径增加一倍,流速将为原来的 ;产生的流动阻力将为原来的。2. 正方形的边长为2a,其当量直径为_3. 某设备的真空表读数为100mmHg,则其绝对压强为 mmHg。已知当地大气压强为101.33KPa4. 离心泵的安装高度超过允许吸上高度时,将可能发生_现象;离心泵内因存有空气而吸不上液的现象称为_,因此离心泵启动之前应先将泵内_,且应将出口阀_。5、在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氨,当水量减小时,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

8、OG将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6.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_、_和_三种。7. 二组分的连续精馏操作,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则塔顶回流比R=_,馏出液组成xD= 。8. 精馏塔有_种进料热状态,其中_进料时q值最小,该进料温度_露点温度(填:高于,低于或等于)。9. 水吸收氧气空气混合气中的氧气,是属于_控制的吸收过程。10. .要实现精馏操作,必需有 和 两种辅助设备。二、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1、离心泵的效率和流量Q的关系为( )。 AQ增大,增大 B Q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CQ增大,减小 D Q增大,先减小后增大2、在静止流体内部各点的静压强相等的必要条件是( ) A.同一种流体内

9、部 B连通着的两种流体 C同一种连续流体 D.同一水平面上,同一种连续的流体3、在阻力平方区内,摩擦系数( )。 A为常数,与/d、Re均无关 B. 随Re值加大而减小 C与Re值无关,是/d的函数 D. 是Re值与/ d的函数4、通过三层平壁的定态热传导,各层界面间接触均匀,第一层两侧温度为120和80,第三层外表面温度为40,则第一层热阻R1和第二、三层热阻R2、R3的大小为( )。A. R1(R2R3) BR1(R2R3) C无法确定 D R1=(R2十R3)5. 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 、 、 层塔板,其汽相组成关系为( )。A. B. C. D. 不确定6、在逆流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

10、混合气中的溶质组分。其液气比L/V为2.7,平衡关系可表示为Y=1.5X(X,Y为摩尔比),溶质的回收率为90%,则液气比与最小液气比之比值为( )。A. 1.5 B . 1.8 C. 2 D. 3.7、要使吸收过程易于进行,采取的措施是()。A. 降温减压 B. 升温减压 C. 降温加压 D. 升温加压8、已知列管换热器内外侧对流传热系数分别为i和o且io,则要提高总传热系数,关键是( )。A. 减小i B. 增大i C. 减小o D. 增大o9、全回流时,y-x图上精馏塔的操作线位置( )。 A. 在对角线与平衡线之间; B. 与对角线重合; C. 在对角线之下 D. 在对角线之上10、在

11、精馏塔的图解计算中,若进料热状况变化,将使( )。 A平衡线发生变化; B. 操作线与q线发生变化; C平衡线和q线发生变化; D. 平衡线和操作线发生变化三、计算题(共50分,第1、2、3题分别为18分、16分、16分。)1. 有一单管程列管式换热器,该换热器管径为f 252.5mm,管子数37根,管长3米。今拟采用此换热器冷凝并冷却CS2饱和蒸汽,将其由饱和温度46冷却到10。CS2在壳程冷凝,其流量为300kg/h,冷凝潜热为351.6kJ/kg,比热容为。冷却水在管程流动,比热容为,进口温度为5,出口温度为32,逆流流动。已知CS2在冷凝和冷却时的传热系数分别为及。问此换热器是否适用?(传热面积A及传热系数均以内表面积计)(18分)2.用泵自敞口贮油池向敞口高位槽输送矿物油,流量为 38.4吨/小时,高位槽中液面比油池中液面高20m, 管路总长430m (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钢管管径为1084mm,若油在输送温度下的密度为960 kg/m3, 粘度为3.43,求泵的有题2 附图效功率和轴功率?设泵的效率 =65%。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序号 .密封.线.3、在常压下操作的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氨,混合气体流量151.2kmol/h,其中含氨8%(摩尔分率),要求氨回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