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国际班)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17994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国际班)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内蒙古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国际班)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内蒙古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国际班)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内蒙古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国际班)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内蒙古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国际班)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国际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国际班)(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巴市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高二年级国际班 化学试题 说明:本试题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第卷涂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后,上交第卷和答题卡。第卷 选择题(共80分)1下列方法中可以用来进行海水淡化的是( )A过滤法 B萃取法 C分液法 D蒸馏法2下列各组物质中发生铝热反应的是( )A铝粉和Fe2O3粉末 B木炭粉和CuO粉末C铝粉和MgO粉末 D铝粉和稀盐酸3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下列关于金属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B工业上金属Mg、Al都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得

2、的C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D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4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5%的酒精用于消毒 BAl(OH)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明矾用于水的杀菌消毒 D从海水中提取可燃冰5下列金属,通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的是( )ANa BAl CFe DAg6热还原法冶炼金属的反应一定属于( )A置换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7下列金属通常采用加热分解方法来冶炼的是( )A Na BAl C Fe D Ag8人类对某金属冶炼技术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其应用的广泛性。影响冶炼方法的主要因素是( )A金属的活动性大小 B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

3、少C金属的化合价高低 D金属的导电性强弱9工业上,通常用电解法冶炼的金属是( )A Al B Fe C Cu D Ag10下列金属的冶炼不适宜用热还原法来冶炼的是( )A铁B铜C铅D钠11绿色交通工具是指在行驶中对环境不发生污染或只发生微量污染的载客工具。下列不属于绿色交通工具的是( )A.无轨电车 B.氢气动力车 C.太阳能汽车 D.柴油汽车12“环境问题”是当今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组首要污染物是( )ACO2、SO2、O2 BSO2、NO2、可吸入颗粒物CCO2、N2、O2 DNO2、N2、可吸入颗粒物13绿色能源是指使用不会

4、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能源。下列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太阳能 风能 潮汐能 煤 天然气 石油A B C D14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电力紧张问题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15人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用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对废物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回收并合理处理废电池 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C发电厂的煤经脱硫处理 D富含重金属离子电镀废液直接排放16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

5、于人类生产活动中过度排放有关物质引起的。下列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不相关的是( )A温室效应CO2 B光化学污染NO2C酸雨SO2 D臭氧层破坏CO17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下列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A氢能源代替化石能源 B污水的治理C废弃塑料的回收和利用 D“白色污染”物的焚烧18下列各组物质中均能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N2、NO2、粉尘、煤烟 BCO2、O2、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CCl2、N2、煤烟、氮的氧化物 DH2S、SO2、粉尘、煤烟、氮的氧化物19下列措施不利于治理雾霾、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 B实施绿化工程

6、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 D大力发展火电20废电池造成污染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集中处理废电池的首要目的是( )A回收石墨电极B回收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C防止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D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2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可以再生,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下列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天然气 风能 石油 太阳能 生物质能 煤 氢能A B C D22减缓温室气体排出,“节能减排”是达到该目标的必经之路。下列措施无助于节能减排的是( )A将白炽灯换成节能灯 B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C用风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 D把高耗能产业转移到欠发达

7、地区23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森林乱伐,破坏生态平衡 B.工业上大量含S燃料燃烧C.制H2SO4厂排出大量尾气 D.汽车尾气的排放24下列措施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A循环使用物料 B用水代替有机溶剂C直接排放电镀废水 D发展原子利用率达到100%的化学反应252014年的南京青奥会将秉持“绿色青奥”这一理念,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 )A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B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天然气汽车等环保公共交通工具C大力发展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机可缓解电力紧张问题D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燃料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26下列现象的产生与人为排放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无关的是( )A、闪电

8、B、光化学烟雾 C、酸雨 D、臭氧层空洞272004年2月22日是第35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B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C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28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煤的气化、煤的干馏B用盐酸除金属表面的锈、食盐水导电C焰色反应、石油的裂化D热的饱和KNO3溶液降温析出晶体、二硫化碳洗涤试管内壁上的硫29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

9、原子利用率为100,下列反应类型能体现“绿色化学工艺”的是( )A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分解反应 D取代反应30下列能源转化过程中,污染较大的是( )A风能发电 B燃煤发电 C地热能发电 D太阳能发电31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A用自来水制蒸馏水 B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 C煤的干馏 D石油的分馏32入冬以来,雾霾天气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多数人的正常出行和生活节奏。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A加高工厂的烟囱,使烟尘和废气远离地表B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止SO2污染C研制新型高效可充电电池,发展纯电动汽车D开发利用绿色能源

10、 (例如太阳能)替代化石燃料33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3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塑料垃圾可直接露天焚烧B实施“禁塑令”有助于遏制白色污染C纤维素、油脂、蛋白质均属于有机高分子D聚丙烯结构简式为:35下列物质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木材 B煤 C石油D天然气36在石油化工及煤化工中,下列加工工艺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分馏B干馏 C裂解D裂化37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淀粉 B塑料 C蔗糖 D油脂38医院里检测糖尿病的方法是将病人尿液加入到CuSO4和NaOH的混合液中,加热后产生红

11、色沉淀说明病人的尿液中含有( )A脂肪 B乙酸 C葡萄糖 D蛋白质39下列物质不能发生水解的是( )A蔗糖 B葡萄糖 C蛋白质 D油脂40医疗上给病人的输液中,常含的糖是( )A葡萄糖 B蔗糖 C淀粉 D纤维素第卷 非选择题(共20分)请将第卷的答案写在试卷上,考完试后上交卷和答题卡!41(10分)利用金属冶炼的知识回答问题(1)用金属冶炼的三种常用方法写出下列几种金属的冶炼方法Al Fe Hg (2)写出火法炼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写出冶炼金属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2(10分)金属钛(Ti)因其硬度大、熔点高、常温时耐酸碱腐蚀等性质被广泛用在高新科技材料和航天领域中。“硫酸法”生产钛的原料是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还含有少量Mn、Zn、Cr、Cu等重金属元素及脉石等杂质);主要生产流程如下:已知反应:将钛铁矿与浓H2SO4煮解:FeTiO32H2SO4(浓)TiOSO4(硫酸氧钛)FeSO42H2O。加水热分解硫酸氧钛:TiOSO4(n1)H2OTiO2nH2OH2SO4。请回答下列问题:(1)副产品甲是_,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