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重难点全解全析 专题21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5017641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重难点全解全析 专题21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重难点全解全析 专题21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重难点全解全析 专题21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重难点全解全析 专题21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重难点全解全析 专题21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重难点全解全析 专题21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重难点全解全析 专题21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学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21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学习目标: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重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及表现。难点:美苏的“冷战”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整体感知:“冷战”的兴起“冷战”的表现“冷战”的影响冷战中的“热战”趣味导引1、 肩扛原子弹,兜里装美元,脚踏欧亚大陆,头顶巍巍青天。老子天下第一,谁敢把我来管。脚踏欧亚大陆,头顶巍巍青天。我乃世界警察,大小事物全管。听话者给美元,不听话者一拳把他打翻。苏联有点不老实,我想请他吃颗原子弹。提问:顺口溜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美国世界警察形象,说明美国要公开称霸世界。2、综合探究:二战后,美

2、国的霸权主义表现为两种形式,在欧洲是“冷战”,在亚洲是“热战”。在欧洲,它为什么要采取“冷战”形式?措施如何?在亚洲,它为什么采取“热战”形式?结果如何?措施:(1)杜鲁门主义(2)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3)组织北约 【深化拓展】 (一)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相互关系及其实质1相互关系 (1)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的对外政策已突破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政策,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2)马歇尔计划比较隐蔽,着眼于经济手段,担负着抗衡苏联和控制西欧的双重任务。它企图通过帮助欧洲振兴经济,稳定政局,从而稳定资本主义阵营,联合西欧各国一起对抗苏联。同时美国乘人

3、之危,通过这一“欧洲复兴计划”控制西欧的意图非常明显。 2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马歇尔计划”是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二)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三者的关系(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2)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集中体现。 (3)雅尔塔体系下,两极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成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高考演练场:1.(2018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1)读下图,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美国政府财政盈亏及其原因的是A. “马歇尔计划”从欧洲吸引援助使美国财政盈余 B. 古

4、巴导弹危机的紧张局势给美国财政造成赤字C. 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给美国财政带来了盈余D. 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给政府造成了赤字【答案】D2.(2017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1)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A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 B两极格局的瓦解C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 D全球化进程加快【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字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释的能力。据题干史料“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举

5、行最后一次“2+4”会谈”可知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题干时间是1990年9月,排除;C项错误,德国统一时间是1990年10月,排除;D项题干未谈到,排除。故选A。3.(2017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34)图4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图4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答案】D4 (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22)图10取材于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道了”。图中1处应填写 A.罗斯福新政 B.“铁幕”演说 C.马歇尔计划 D.欧

6、洲煤钢联营【答案】C【解析】罗斯福新政在1933年,“铁幕”演说在1946年,欧洲煤钢联营是1950年5月法国外长舒曼联合其他的西欧国家的煤钢企业,建立的一个超国家的行业联合体。根据题目的“1949年美国报纸”以及图片中的美国拉着欧洲“自立”前进,最符合的马歇尔计划。C正确。 8.(2016年天津卷文综历史8)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这样说道:“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着我们给以领导和指引。”美国实现这一意图是在A威尔逊时期 B罗斯福时期 C杜鲁门时期 D肯尼迪时期【答案】C9.(2015课标全国,35)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

7、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答案】C【解析】解析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美苏对抗、争霸具有此消彼长的发展趋势,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影响趋势的关键因素是美苏两国国家实力的消长,故选C项。美苏两国国家利益是不同的,A项错误;两极格局之下,美苏并没有正面军事冲突,B项错误;敌对意识时而淡化,时而加剧,故D项错误。10.(2015四川文综,12)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该图可以反映出()A冷战格局的扩展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美苏的直接对抗D联合国势力的扩张【答案】A11.(2014山东文综,2

8、3)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目的是()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答案】A12.(2014北京文综,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C北约组织 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答案】B【解析】题干中苏联成立经互会是美苏“冷战”在经济领域的反映,是苏联为了对抗马歇尔计划而采取的措施

9、,B项符合题意;选项A、D属于政治方面的对抗,选项C属于军事领域的对抗,均排除。故答案为B项。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马歇尔计划:从提出到实施大事记1947年6月5日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的经济计划。 6月底7月初英、法、苏三国商讨参加马歇尔计划事宜。苏联提出援助应建立在各国分别提出要求的基础上,反对联合的欧洲援助计划。英法不同意。苏联退出会议。 7月9日斯大林训斥热衷于参与马歇尔计划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领导人,要求他们必须接受苏联的主张。 8月苏联与六个东欧国家签订双边贸易协定。9月共产党情报局正式建立。 1948年马歇尔计划正式实施。规定:运往西欧的美国过剩农产品在原销售价上追加不低

10、于50%的利润。英国为接受援助与美国签订双边协定。之后,有英国议员强烈要求政府取消那些可能使英联邦蒙受损失的条件。 根据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等编制 材料二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则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苏联领导人忽而表现为防御性的焦虑,忽而流露出攻击性的霸气。赫鲁晓夫时不时威胁发动核战以恫吓世界,旨在吓阻西方的入侵。其中一次的危机就是古巴导弹危机,但是危机最后双方都各退一步。 美菲利普费尔世界:一部历史 (1)欧美国家围绕“马歇尔计划”产生了诸多矛盾。根据材料一,指出其中的两对矛盾及其焦点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对19471948年,围绕“马歇尔计划”的诸多矛盾发展的主要结果进行归纳概括。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学者认为推动冷战形势不断加剧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苏对峙对世界局势产生的主要影响。 【答案】(1)矛盾:英法与苏联围绕欧洲是否接受联合援助问题的矛盾;苏联与东欧某些国家围绕是否参加马歇尔计划的矛盾。 问题:美国与苏联围绕控制欧洲而产生国家利益冲突。 结果:美国从计划援助欧洲转变为事实援助西欧;美苏两极冷战形势进一步发展。 示例三 观点:美苏两国都应对“冷战”的爆发负一定的责任。具体答案结合示例一和示例二。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