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运动解剖学第1次绪论,人体的基本构成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5017215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运动解剖学第1次绪论,人体的基本构成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课件:运动解剖学第1次绪论,人体的基本构成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课件:运动解剖学第1次绪论,人体的基本构成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课件:运动解剖学第1次绪论,人体的基本构成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课件:运动解剖学第1次绪论,人体的基本构成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运动解剖学第1次绪论,人体的基本构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运动解剖学第1次绪论,人体的基本构成(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动解剖学教学课件,体育系理论教研室,教师:赵辉 本资料仅供教学使用,教学内容,绪论 第一章 人体的基本组成 第二章 运动系统 第三章 内脏 第四章 脉管系统 第五章 神经系统 第六章 感觉器官 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掌握运动解剖学的定义、常用的解剖学术语、人体的基本轴与基本面,了解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和学习方法。 知识点:运动解剖学的定义、人体解剖学姿势、常用解剖学术语、人体基本轴与基本面 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基本掌握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与功能。 知识点: 细胞的结构、组织的概念、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与主要功能。,绪 论,一、运动解剖学的定义和内容 二、学习运动解剖学的主要任

2、务 三、学习运动解剖学的 基本观点和方法 四、解剖学定位术语,一、运动解剖学的定义和内容,1.运动解剖学的定义 2.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 (1)体育运动对人体器官组织形态结构影响的研究。 (2)优秀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及儿童少年运动员选材形态学基础的研究。 (3)骨骼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4)人体结构机械运动规律的研究。 (5)运动损伤形态学基础的研究。,二、学习运动解剖学的主要任务,(一)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二)为运动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三)为学习后继课程奠定基础。,三、学习运动解剖学的 基本观点和方法:,(一)基本观点: 1形态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 2有机体局部与整体统一

3、的观点。 3有机体变化发展及与外界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二)基本方法: 尸体解剖法 组织切片法 组织化学法 活体研究法 动作分析法 各种仪器研究法,四、解剖学定位术语:,(一)人体解剖姿势 (二)常用的方位术语 (三)人体基本轴与基本面,人体解剖姿势,身体直立 双眼平视 手臂下垂,掌心向前 两足并立,脚尖向前。,常用的方位术语,上:靠近头部称为上。 下:靠近足部称为下。 前:靠近腹面称为前。 后:靠近背面称为后。 浅:靠近体表或器官表面称为浅。 深:远离体表或器官表面称为深。 内侧:靠近身体正中面为内侧。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面为外侧。 (以上术语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常用的方位术语,近端:指

4、四肢的近躯干端。(四肢靠近与躯干相连接的部分为近端) 远端:指四肢的远躯干端。(四肢远离与躯干相连接的部分为远端) 桡侧:指前臂的内侧。 尺侧:指前臂的外侧。 腓侧:指小腿的外侧。 胫侧:指小腿的内侧 (以上术语适用于四肢。),人体基本轴与基本面,人体基本轴: (1)额状轴:横贯身体、垂直通过矢状面的轴,又称为冠状轴。 (2)矢状轴:前、后贯穿身体、垂直通过额状面的轴。 (3)垂直轴:纵贯身体,垂直通过水平面的轴。 人体基本面: (1)矢状面:沿身体前后径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称为矢状面。其中,通过正中线的矢状面称为正中面。(正中线:沿身体前、后面所作的垂线,其将人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部分,称

5、为人体的前、后正中线。) (2)额状面:沿身体左右径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又称为冠状面。 (3)水平面:横断身体,与地面平行的切面,又称为横切面。,人体的基本构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四大基本组织,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 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第一节细胞与细胞间质,一 .细胞 1.形态 2.结构 (1)细胞膜 (2)细胞质 (3)细胞核 二.细胞间质,细胞形态,细胞的形态各异, 有圆形、多边形、 柱形、梭形、 立方形等。,细胞膜,细胞质,基质 细胞器 重要的细胞器:线粒体,细胞核,其形态多种多样,如:圆形、卵圆形、盘状、杆状和分叶状等。

6、通常一个细胞只有一个核,也有的细胞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核,如:骨骼肌细胞;但有的细胞没有核如:红细胞 (1)核 膜:由双层单位膜构成。其上有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2)核 仁:出现在细胞分裂间期,其主要功能是进行RNA的合成。 (3)染色质(染色体):染色质与染色体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化学成分主要为:DNA、RNA.,细胞间质,(一)概念:存在于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物质。 (二)成份:(1)基质:透明胶状液体。 (2)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三者均由蛋白质构成。 (三)功能:具有支持、联络、保护和营养等作用,第二节 组织,一、上皮组织 二、结缔组织 三

7、、肌组织 四、神经组织,上皮组织,1.上皮组织结构特点 2.上皮组织的分类、分布 、功能 (1)被覆上皮 (2)腺 上 皮 (3)感觉上皮,被复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 结缔组织的分类、分布 1。纤维性结缔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肌组织(muscle tissue)的基本成分是肌细胞。肌细胞间有少量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及神经等。肌细胞又称肌纤维(muscle fiber), 一般将肌细胞膜称为肌膜,细胞内除肌原纤维外的细胞质称为肌浆,其中的滑面内质网称肌浆网。 肌组织的分类 根据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的特点将其分为三

8、类: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其中骨骼肌与心肌均有明暗相间的条纹,所以属于横纹肌。而骨骼肌受到的是身体神经的支配又称为随意肌。心肌与平滑肌受植物神经支配所以称其为非随意肌。,骨骼肌组织的结构,1.光镜结构 骨骼肌细胞膜:称为肌膜。骨骼肌细胞核:有多个。骨骼肌纤维的细胞质(肌浆)中有肌原纤维、肌红蛋白、肌糖元、内质网和线粒体等细胞器。,2.微细结构 肌原纤维中的粗肌丝(由肌球蛋白构成)固定于线,形成了带(暗带),其中间有一条色淡的H 带。细肌丝(由肌动蛋白构成)一端固定线,一端插入粗肌丝间,由纯粹的细肌丝构成了I带(明带)。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部分称为肌节。在每一肌节中的明、暗带交界处肌内膜内陷,在同

9、一水平面上形成与肌原纤维垂直的横行的细管,即横小管(和T管)。同时骨骼肌纤维的滑面内质网,即肌质网沿肌原纤维的长轴排列,包裹于肌原纤维的外面形成纵小管(L管)。横小管在与纵小管相交处膨大,此结构称为终池。但两者并不直接相通。我们将横小管及其两侧的终池,合称为三联体。,骨骼肌微细结构,骨骼肌组织的收缩肌理,1.细肌丝向暗带中移动,相邻的Z线距离缩短,使明带变短。同时,H带也变短甚至消失。但暗带不发生 变化,这是收缩的过程。 2.肌纤维舒张时,细肌丝向暗带外移动,结果明带和H带都变长。但暗带长度始终不变化。,神经组织,神经组织是高度分化的组织,构成人体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它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器官

10、内,具有联系、调节和支配各器官的功能活动,使机体成为协调统一的整体。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所组成。 神经细胞(nerve cell)是神经组织的主要成分,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数量庞大,形态多样,结构复杂,在生理功能上具有能感受刺激和传导冲动(进行分析综合)产生反应的特点。它是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故神经细胞又称为神经元(neuron)。 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l cell)是神经组织的辅助成分,多数细胞也有突起。神经胶质细胞的胞体一般比神经细胞的胞体小;而数量却为神经细胞的10倍左右,对神经细胞起支持。营养、绝缘、保护和修复等功能。,神经元结构,神经元的形态多种多样,但

11、都可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胞体大小不一,其中央有一大而圆的细胞核,核周围是细胞质称为核周质,含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游离的核糖体、微丝、微管及高尔基体等。由此认为胞体是神经元的营养中心。突起主要有:树突和轴突两部分。树突较短,其结构与核周质基本相似,主要的功能是接受外界的刺激,轴突长短不一,其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神经元的分类,(1)按胞突的数目分类 假单极神经元:发出一个突起后不久,形成“T”形结构分为两支。 双极神经元:一个轴突和一个树突。 多极神经元: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2)按功能分为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多为假单极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多为多极神经元。 联合神经元

12、:构成了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复杂通路,占神经元总数的99%。,【基本概念】, 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它们在机体内执行一定的功能。 哈佛氏系统: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有由多层同心圆排列的圆筒状骨板称哈佛氏骨板。在哈佛氏骨板的中心的一纵行管道,称哈佛氏管,并与其周围的骨小管相通连,骨细胞 借哈佛氏管与骨小管内组织液的流通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哈佛氏骨板与哈佛氏管合称哈佛 氏系统,又称骨单位。 突触:是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接触点。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通过突触,一个神经元的功能活动能影响与之接触的 另一个神经元的功能活动。, 腺上皮:是

13、由具有分泌功能的腺细胞所组成的上皮。以腺上皮为主所组成的器官称腺体。腺体有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之分,前者腺细胞的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到体外或器官的管腔 ,如汗腺,唾液腺等;后者分泌物不经导管直接进入血液和淋巴,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 处参与完成有关的生理功能,如甲状腺、肾上腺等。 血浆和血清:血浆为血液的细胞间质,呈淡黄色的粘稠液体。血浆内含溶解状态的纤维蛋白元,流出血管后,纤维蛋白元转变为不溶解的纤维蛋白,使血液凝固。血凝后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为血清,【重点难点】,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神经组织的结构特点,神经元的结构与分类。,【思考练习】,一、简述神经元的形态结构。

14、名词解释 1。冠状轴 2.矢状面 简答:1简述细胞膜的结构 2肌组织的分类,运动解剖学课件,明德 砺志 博学 笃行 MINGDE LIZHI BOXUE DUXING,陕西理工学院 赵辉 电子邮件,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