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传统教育的特质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5017194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亚传统教育的特质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东亚传统教育的特质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东亚传统教育的特质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东亚传统教育的特质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东亚传统教育的特质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亚传统教育的特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亚传统教育的特质(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亚文明研究中心研究生研习营东亚传统教育的特质高明士 2004.5.1.前言一部中国教育史的特质,可说是由学到庙学的发展过程。 关于此事,笔者已有论述,读者可参照,此处仅略述其要。参看拙著东亚教育圈形成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第一章学校发展的诸阶段。按,此书为拙著唐代东亚教育圈的形成(台北,国立编译馆,1984)的修订版。庙指孔子庙,一般而言,传统时代除孔家祭孔的孔子庙(主要在曲阜)以外,其余县级以上的孔子庙可说都是属于学校园地的一部分,所以今日东亚地区所见到属于十九世纪以前的县级以上孔子庙,一般说来都是学校。讨论传统的学校教育,应该先要有这样的学校园地或说学校空间的理解。也就

2、是说传统的孔子庙,应该由教育的角度去理解,而不是用一般寺庙的宗教系统来看待,如果查阅宋元以来的地方志,必须在学校栏才能找到孔子庙,而不见于一般寺庙栏,就是这个缘故。过去的中国教育史研究,或者说东亚教育史研究,一般只注意到学的部分,甚少包括含庙在内的庙学教育研究,少了庙的部分,等于说明一部教育史研究,实际只作了一半而已。在教育史上,为何庙的这一部分变得这么重要?从远的背景说,实与古代祭政合一有密切关系,此时也是学祭合一。所以学礼成为宗教活动的一部分。其后学有脱离宗教而求取自主发展之势,孔子以下的先秦讲学活动,即是这种发展的说明。不意汉武帝设学,将教育目的置于国家目的之下以后,教育遂成为政治附庸。

3、于是自汉以后的教育,若欲求自主发展,除要摆脱宗教性质外,又多一层去除政治压力的努力。前者,至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年),将国子寺(后来改称为国子监)罢隶主管宗教系统的太常寺,而改隶礼部,是重要的里程碑;后者,则在汉代以天制君失效后,起初以周(公)、孔(子)制礼作乐制君,魏晋以后改为以孔、颜(回)等儒门系统之教育力量制君,孔子进而以百世帝王之师作为制君的代表,这个时候的孔子已经不是先秦的孔子,而是学问之神,所谓道统的代表,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代言人。于是藉由教育力量以制君,求取政治合理性的努力,乃成为一千数百年所追寻的目标。其具体成果,就是在学校建置孔庙,以及随着庙制而建立的祭祀制度(如配享、从

4、祀等),使学校在王域之内,另外成立圣域,虽然,这种圣域的建立,也来自皇权的恩许,但是圣域一旦建立,便成为神圣不可侵犯,也是传统读书人的庇护所。由于中国皇权自秦汉以后日益专制化,在以天制君失效后,设若无设计以孔子为代表的教育力量出来,则中国的专制统治,除非被推翻,否则将是暗无天日。基于这样的理解,拙稿拟先探讨庙学教育制度的由来,以及透过庙学教育制度在东亚的普遍化。一、学与学礼兹先检讨学与学礼的关系。孟子滕文公上云: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此即指出三代的大学都叫学,以学字代表古代学校的通名,这是最典型的例子。最近在湖北云梦发现的秦简中,有关秦律的内史杂,规定:非史子

5、殹(也),毋敢学学室,犯令者有罪。此处的学室与汉代的学官,均同样用来表示黉舍之意。所以学字在秦汉时代仍指学校,是无庸置疑的;但以学校一词的使用,则较为晚出,恐怕要到汉代,尤其东汉以后了。由于周以前是祭政合一,所以祭祀活动也是教育活动。学与宗庙、明堂当是在同一地点而不同室,其祭礼自然也是国家大事。礼记文王世子云: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根据孔颖达疏,此一规定当适用于天子、诸侯之国。始立学的释奠,是学中最隆重的礼仪,所以天子必须亲临释奠。另外,从礼记所载,可知在学中举行释奠礼的场合有六,此即:始立学,释奠一也;四时释奠有四,通前五也(按,以上见于文王世子);王制:师还(按,原指天子出征,反。

6、)释奠于学。六也。(文王世子篇孔颖达疏)这些祭礼的活动,后来被规定于学礼篇。 清秦蕙田五礼通考卷169嘉礼学礼条云:古礼经有学礼一篇,见于大戴记,贾谊新书所引,惜其文不传。足见学礼篇到汉代还可见到。贾谊引学礼(见汉书卷48本传)是用来说明天子入学之礼;大戴礼记保傅引学礼亦同,清王聘珍曰:学礼者,礼古经五十六篇中之篇名也。(大戴礼记解诂卷3)足见古礼经之中,本有学礼篇目,因世衰道微,礼乐崩坏,以致散亡。朱子撰述仪礼经传通解,将礼分为家、乡、学、邦国、王朝五种礼仪,其中包含学礼。由此看来,古代的学,本有学礼。 汉武帝兴太学时,即命弟子员前往博士官处受业,同时要兼习礼仪。晋朝挚虞说:汉初,置博士而无

7、弟子,后置弟子五十人,与博士俱共习肄礼仪。(通典卷53礼典注引晋执虞决疑)此意即说明到汉代兴学,其学礼依然是教育活动的要项。当然论教育活动的起源,其与宗教的关系密不可分,是以可理解的。只是教育史的发展,正是在淡化宗教色彩,使其止于仪式,而其意义则归为教育,在制度上乃曰:学礼。这样的历史现象,恐在周代既已成立,所以孔子的教学非常重视礼仪,当是基于这种背景而来;汉武兴学,仍重视习礼,也是基于这个背景。东汉光武帝建国后,并于洛阳修建太学,在教学活动中,依据古典而有祭祀礼仪。 后汉书儒林传序云:(光武帝)建武五(29)年,乃修起太学,稽式古典,笾豆干戚之容,备之于列,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 所

8、谓古典,当指礼经的学礼篇规定。只是在举行礼仪活动时,仍看不出有特定的祭祀地点,如后来所见的庙宇。学校建物无庙宇,如何举行祭祀活动呢?西晋潘尼的释奠颂对当时礼殿有如下的描述:扫坛为殿,悬幕为宫。夫子位于西序,颜侍于北墉。(晋书卷55潘岳传附)这是西晋元康三(293)年闰二月的释奠仪节。显然这个时候还没有建置庙宇,当时因为新创立国子学,为配合新设学,所以在太学扫坛为殿祭祀,也就是太学的正厅设祭坛进行礼仪。这样的祭礼,直接的渊源,可能是西汉末王莽兴学时,在太学殿堂的礼仪。(参看太平御览卷524学校条引三辅黄图)二、庙学的出现学校园地中,具体建置庙宇,而成为庙学的制度,其事可考者,当始于东晋孝武太元十

9、(385)年,就学制而言,实是自古以来的一大变化,其议可能出自谢石。孝武帝太元九(384)年,尚书谢石上书曰:立人之道,曰仁兴义,翼善辅性,唯礼兴学。今皇威遐震,岂可不弘敷礼乐,使焕乎可观。请兴国学,以训胄子,班下州郡,普修乡校。帝纳其言。于是选公卿、二千石子弟为生,增造庙屋一百五十五间。(宋书卷十四礼志)此处的庙屋,当指孔子庙、国子学与诸生省(即博士省)。晋书卷九孝武纪载太元十(385)年二月,立国子学。所以此等庙屋当在太元十年二月完成。唐许嵩撰建康实录卷9晋中下烈宗孝武皇帝,证明此事。其曰:(太元)十年春,尚书令谢石以学校陵迟,上疏请兴复国学于太庙之南。许嵩接着引陈朝顾野王撰舆地志注曰:案

10、,舆地志:在江宁县东南二里一百步右御街东,东逼淮水,当时人呼为国子学。(国子学)西有夫子堂,画夫子及十弟子像。西又有皇太子堂,南有诸生中省,门外有祭酒省,二博士省,旧置博士二人。又据元朝张铉所撰至正金陵新志收入宋元地方志丛书(3)卷十二晋太学、国学条庙屋引建康实录曰:按,(建康)实录:(庙屋)在太庙南,国子学西有夫子堂,皇太子堂南有诸生省,即博士省也。足见太元九(384)年谢石上疏议请兴复国学,孝武帝接纳其议后,于十(385)年完成庙屋一百五十五间。这些建屋,包括夫子堂(孔子庙)、国子学与诸生省(即博士省),总共一百五十五间。这一年(太元十年),同时有弟子入学,其身分为公卿及二千石子弟。夫子堂

11、与国子学的相关位置,是堂(庙)在西,国子学在东,成为左学右庙之庙学制,这是自汉武帝兴太学以来,第一次在学校园地建置孔子庙的纪录。其地点在江宁县东南二里一百步,右御街东,东逼淮水。夫子堂内画夫子及十弟子像,足见最初是用画像,后来才改用塑像,时间不明(至迟在隋唐之际),明世宗嘉靖九(1530)年,改为木主。第二年,也就是太元十一(386)年,东晋孝武帝又在建康立一个宣尼庙(按,非指国子学的夫子堂),作为孔家之庙,以奉祀孔子,成为曲阜孔子庙的分庙。建康实录太元十一(386)年八月庚午条记述说:诏封孔靖之为奉圣亭侯,奉宣尼祀。立宣尼庙,在故丹阳郡城前隔路东南。许嵩接着引地志注曰:案,地志:齐移庙过淮水

12、,北将山置之。以其旧处立孔子寺,亦呼其巷为孔子巷,在今县东南五里二百步,长乐穚东一里。此事,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引建康图经 建康图经又名建康图,撰人不详,隋唐宋史书经籍未见著录,大约为唐代之作。参看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页379建康图条。,有如下的记载:建康图经,有孔子巷。晋孝武太元十一年,立宣尼庙。后(按,指南齐)移庙过秦淮水北,以旧处为孔子寺巷,曰:孔子巷。今平江府亦有孔夫子巷,盖崇观间,与三舍,于此建长洲县学,后罢舍法,学亦废。今基址如故,地则归临安裴氏,目为孔夫子巷。嘉泰改元郡,立坊名,不知考此,遂榜为孔圣坊。大抵南中言孔夫子巷者,皆此义。上述三项记

13、载(建康实录、地志、建康图经),说明在建国子庙学的翌年,即太元十一(386)年八月庚午,诏封孔子后裔孔靖之为奉圣亭侯,同时另建一宣尼庙,以奉祀孔子。于是建康出现两个孔子庙,这个事情如何理解?太元十一(386)年的孔子庙,其地点,建康实录说在故丹阳郡城前隔路东南,故丹阳郡即东晋的建业。地志说南齐将宣尼庙移到淮水北岸的北将山,以其旧处建立孔子寺,其地亦称为孔子巷,地点在今县东南五里二百步,长乐穚东一里。地志作者不明,其曰:今县东南五里二百步之记述方式与前述陈朝顾野王撰舆地志类似,可能与舆地志时代相当,或即指舆地志;所谓今县,当即指江宁县。此说如不误,则太元十一年所建的宣尼庙,是因为诏封孔子后裔孔靖

14、之为奉圣亭侯,由孔靖之奉祀孔子。所谓宣尼公,是源自汉平帝王莽辅政时追谥孔子曰:褒成宣尼公。(汉书平帝纪元始二年六月)所以宣尼庙的建立,实是比拟山东曲阜孔子庙,由孔子后裔承祀。前一年,即太元十(385)年所建立的孔子庙称为夫子堂,地点在国子学之西,位于江宁县东南二里一百步,右御街东,也就是建康实录所记载的故丹阳郡城前隔路东南。孔家奉祀的宣尼庙,则在江宁县东南五里二百步,长乐桥东一里。两者相距三里一百步,庙名并不相同,一曰夫子堂,一曰宣尼庙(后曰孔子寺);性质亦不同,夫子堂成为学校的一部分,也就是创建了庙学教育制度,而宣尼庙则为曲阜孔庙的分庙,属于孔家的庙。两者有别,正如曲阜孔庙与一般庙学的孔庙有

15、别一样,不能混淆。 关于东晋太元十年在建康首创庙学制,是笔者在将近二十年前首先所提出,其后虽也注意到建康孔家庙,但所论未详,今特再解说如上。详见前引拙著唐代东亚教育圈的形成,页138139;拙著中国教育制度史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9),页49注24。前引拙著东亚教育圈形成史论,页5153庙学制的创立。 至于南齐将孔家奉祀的宣尼庙迁移至淮水北岸的北将山,似仍曰宣尼庙,而与旧处(在淮水西)的孔子寺并立。南齐为何要有二个孔家奉祀的孔子庙?一时无解,待考。自此经过二十八年后,即安帝义熙九年(413年)五月,有国子圣堂坏,圣堂,礼乐之本的记载。(晋书卷二十七五行志上)此处国子圣堂并举,正是学庙之制。所谓圣堂,即指孔子庙。足见太元十年(385年)在国子学建置孔子庙(夫子堂),确实存在。现在的问题是:太元十年为何会在国子学出现庙屋而成为庙学教育制度?笔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