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17146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探究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优化探究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优化探究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优化探究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化探究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探究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十九)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美、苏核垄断的事件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D秦山核电站建立2下图分别为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西游记孙悟空的腾云驾雾图,都表达了古代人们探索宇宙苍穹的愿望。我国实现飞天梦想,中国人能够实地考察宇宙苍穹的伟大壮举是()A“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B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C“神舟 5 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D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3. “文革时期,虽然政治运动冲击着各项事业的发展,但在极端艰

2、难的情况下,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还是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下列各项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有()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美建交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A BC D4邓小平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对邓小平这段话理解比较准确的是()核武器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根本因素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A BC D5最能体现我国“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成

3、就的是()A杂交水稻“南优2号”培育成功 B发射载人航天飞船上天 C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D“星火计划”和“211工程启动”61959 年毛泽东在七律回韶山中写下动人的诗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下列人物中哪一位堪称为“稻菽千重浪”作出贡献的“英雄”式人物()A钱学森 B袁隆平C杨利伟 D翟志刚7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不包括()8中国以国产微处理器为基础制造出本国第一台超级计算机“神威蓝光”。神威系统每秒能进行约1千万亿次运算,该系统采用的8 700片神威1 600微处理器是由中国的一家计算机研究所设计、制造的。下面与之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4、产物B中国“银河号”计算机在20世纪70年代末研制成功C中国于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D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发展为全球信息网二、非选择题(18 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4年,毛泽东主席询问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能否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赫鲁晓夫傲慢地回答:“搞核武器是很费电的,就是把中国的所有电力都投入进去也不一定够用。我们苏联有核武器就行了,用不着大家都来搞它。”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最大的核武国家曾多次对中国进行核威胁,在朝鲜战争、台海危机、试爆核武、珍宝岛冲突等一系列重大历史关头,中国的上空经常战云密布,多次承受着原子弹攻击的风险。面对威胁,毛泽东带

5、领下的中共毫不妥协、畏缩,并最终研制出了自己的核武器。材料三在吸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凭借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中国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1964 年 10 月 16 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材料四中国航天事业大事记:1970 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90 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 1 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2003 年,“神舟五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6、(1)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我国自主研制原子弹成功的原因。(8分)(2)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到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国际格局和国内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列出科技发展需要的条件,分析科技发展与经济建设、国家地位之间的关系。(6 分)答 案1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核电站属于核能源的和平利用,不属于国防力量;中近程导弹和“东方红一号”也不属于核研究范畴。打破核垄断的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选C解答本题要紧扣“实现飞天梦想”“实地考查宇宙苍穹的伟大壮举。”“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3选B“

7、文革”时期是指19661976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1964年,中美建交是1979年,排除两项。B项正确。4选C核战争没有胜利者,核武器不是解决争端的根本因素,但发展核武器意味着一定程度上的核平衡,对制止战争起到一定作用,故排除即可。5选A “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意即在世界上是最早、最领先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杂交水稻“南优2号”的培育成功符合这一条件。6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袁隆平致力于培育杂交水稻,为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7选A克隆羊多利是英国科学家在克隆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与中国无关,故选A项。8选B中国“银河号”计算机是在1983年研制出来的,不是在20世纪70年

8、代末,故B项符合题意。9解析:第(1)问注意结合材料进行概括。第(2)问注意不能只分析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变化这一因素。第(3)问是开放性试题,解答时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苏联不肯援助我国研制原子弹;美国和苏联对中国的核威胁;加强国防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或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我国科研人员在吸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艰苦创业、自力更生。(2)国际格局:由美苏冷战(两极对峙)到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出现。国内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条件:领导重视,决策科学,科研人员的努力,大量经费的投入,教育水平提高等。关系:科技发展决定了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速度,同时它的发展又依靠经济这一物质基础的发展;科技发展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提升了国际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