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药物滥用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5017136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药物滥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课件:药物滥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课件:药物滥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课件:药物滥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课件:药物滥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药物滥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药物滥用(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药物滥用,概念,药物滥用:通常指的是人们间断或不间断地自行反复过量使用与医疗目的无关的具有依赖性潜力的物质。一旦产生依赖性,个体便会不可自制地、不断地追求药物,以感受精神效应和避免不适。 药物依赖性: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它表现出一种强迫要连续或定期使用该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为的是要去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或是为了避免由于停药所引起的不舒适。 生理依赖性:生理功能紊乱、戒断症状。 精神依赖性:精神上对欣快感的渴求。 成瘾性:生理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一)麻醉药品:连续使用后易产生生理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 1、阿片类;2、可卡因类;3、大麻类。 (

2、二)精神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使之兴奋或抑制,反复应用能产生精神依赖性的药品。 1、镇静催眠药,抗焦虑药: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 2、精神兴奋药:苯丙胺类,利他林,咖啡因; 3、致幻剂:麦角胺二乙基酰胺、二甲基色胺、苯环已哌啶。 一般分两大类管理:第一类 严重致幻剂、大部分精神兴奋药;第二类 大部分镇静催眠药。 (三)其他:乙醇,烟草,挥发性有机溶剂。,具有依赖性潜能的药物,吸毒 烟酒过度 体育竞赛中的滥用药物,严重的社会问题:,阿片类(opioids),罂粟,鸦片,公元前4000年,古撒母尔人的表意文字,罂粟。 公元前1500年,埃及草纸文,阿片。原产地大约在欧洲和西亚一带。古希腊的医

3、学鼻祖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年)已经开始用阿片治病。在公元7世纪时(隋唐时期)由波斯(即今中东伊朗等阿拉伯国家)传入我国。 阿片,希腊文OPIUM,意为浆汁。其中含20多种生物碱。1806年,吗啡。1832年,可待因。1848年,罂粟碱。度冷丁、美沙酮、芬太尼、二氢埃托菲等。 海洛因是吗啡的二乙酰衍生物,1874年合成。因容易通过血脑屏障,欣快作用明显,滥用者乐于采用。,阿片;吗啡(morphine),可待因(codeine);度冷丁(dolantin ,meperidine),美沙酮(methatone),芬太尼 (fentanyl),舒芬太尼 (sfent

4、anil) ,阿芬太尼 (afentanil),二氢埃托啡 (dihydrodorphine)喷他佐辛 (镇痛新, pentazocine),布托啡诺 (butorphanol), (常用其酒石酸盐又名 stadol),丁丙诺啡 (buprenorphine),纳布啡 (rlalbuphine),曲马朵 (tramadol),布桂嗪 (bcinnazine,强痛定 forumdyrb AP-273) 。海洛因。 医用价值:中枢性镇痛药。戒毒替代疗法。,古柯叶,古柯茶,古柯糊;可卡因碱,盐酸可卡因,古柯碱。克赖克(1984年提取,纯品)。,可卡因 局麻药,可卡因( cocaines)类,古柯叶,

5、嚼古柯叶、饮古柯茶、吸食古柯糊是南美秘鲁、玻利维亚、哥伦比亚的高山居民的传统习俗。 1880年美国和欧洲由古柯树叶中提取可卡因。 推荐作为强壮剂,戒毒药。 1884年开始被用作局麻药使用,同时也开始被滥用。 1903年以前,“可口可乐”中含有可卡因。 1914年被列为管制药品。 可卡因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潜力,用药者有强烈的渴求,滥用倾向明显.,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 处于碗状的峡谷里,南美洲安迪斯高原:玻利维亚、 秘鲁、哥伦比亚。,秘鲁一次禁毒行动中缴获的毒品可卡因,1903年以前,“可口可乐”中含有可卡因。 Coca-cola,一种农作物,其纤维可织布。其叶和花的顶部含有精神活性物质。目前最广泛

6、应用的是印度大麻,主要成分是四氢大麻酚。 神农本草经火麻仁 本草纲目麻实、麻仁、麻叶、麻花、麻油等。 大麻饼、大麻烟,以及由大麻提取的大麻脂、大麻晶、四氢大麻酚、六氢大麻酚等。,大麻类,大麻,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冰毒),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即摇头丸(MDMA) 。 1935年引进临床,用于治疗抑郁症、肥胖症、疲劳综合症、儿童多动症和中枢神经抑制药中毒的抢救。 类似物:利他林、匹莫林 过量:幻觉、妄想、认知功能损害、神经末梢退行性改变。,苯丙胺类(amphetamines,安非他明),冰毒,摇头丸,安非他明,冰 毒,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又称甲基安非他明、去氧麻黄素。 该药小剂量时有短暂的兴奋、抗疲

7、劳作用,故其丸剂又有“大力丸“之称。 冰毒最早由日本人发明。二次大战时,日本侵略者给士兵服用冰毒以提高战斗力。50年代在我国叫“抗疲劳素片”,1957年在重庆曾出现过吸食冰毒的成瘾人群。1962年,在山西、内蒙古等地也发生过滥用的问题。后来国家禁止了去氧麻黄素的生产、销售与使用。,摇头丸,“摇头丸”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服用后表现为:活动过度、感情冲动、性欲亢进、嗜舞、偏执、妄想、自我约束力下降以及出现幻觉和暴力倾向等。,致幻剂:麦角酸二乙胺,麦司卡林(三甲氧苯乙胺),西洛西宾。,能引起与某些精神病相似的精神异常的药物称为致幻剂。麦角酸二乙酰胺(LS

8、D)是40年代发现的典型致幻剂。过去精神病学家试图在用这种精神疗法使病人获得自知力,但是有一定危险性,也曾用于濒死的人,使其感情淡漠,减少痛苦。后来,又被那些企图逃避现实和追求新体验的年青人所滥用。,麦司卡林,墨西哥仙人球,苯环己哌啶(phencyclidine,PCP,普斯普剂),是一种有麻醉作用的致幻类药物。1956年由美国底特律一个化学实验室首次合成。小剂量镇静;中等剂量表现为感觉障碍(痛觉缺失);大剂量产生幻觉和惊厥、昏迷甚至死亡。大剂量用药后1-2小时,开始出现情绪不稳、兴奋躁动、失去痛感、神经麻木、并自感失重,继而注意力不能集中,产生思维障碍,逐渐出现幻觉,有的还因此导致进攻行为或

9、自残行为。自杀、杀人等行为。,氯胺酮(ketamine),氯胺酮是苯环己哌啶(N1phenycyclohexypiperidine, PCP)的衍生物, 全麻药。氯胺酮的作用特点呈一种意识和感觉分离状态,称为“分离性麻醉”。其梦幻作用是导致滥用的原因。黑市名称有Ket, Kit, Kat, Ketalar, Ketaject, Ketavet,K ,Kay, Jet, Super K, Super Acid,1980 Acid, Vitamine K;Green, Purple, Mauve,Special LA Coke,Super C等。滥用者为了使用方便,常将溶液氯胺酮蒸制成粉末,鼻吸或

10、卷入香烟中吸用,通常是同海洛因、大麻等毒品合并使用,可起到两种毒品相互作用产生的“协同”效应。氯胺酮的欣快效应类似于可卡因、大麻和酒精。 长期使用氯胺酮的效应类似于其它致幻剂如LSD。感觉驾驶着交通工具在太空飞翔,看到五光十色的几何图形,感到自己被施以魔法,身体溶化等。,24,有机溶剂,汽车、打火机燃料,粘合剂、发胶等所含的溶剂,化工产品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如汽油、苯、二甲苯,三氯乙烯、氯仿、甲醇、乙醚、丙酮、己烷、石脑油等。 有怡人的芳香味,吸入后能迅速改变心境产生所希望的主观效应,使人精神振奋,有陶醉、朦胧的欣快感觉,产生与酒精类似的“酩酊状态”.,25,吸毒 烟酒过度 体育竞赛中的滥用药物

11、-苯丙胺类,严重的社会问题:,26,第一节 麻醉性镇痛药,一、药理作用 1.镇静、镇痛、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瞳孔缩小、心动过缓、胃肠痉挛、骨骼肌的活动增强; 2.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个别由于组胺释放引起血压降低; 3.延长胃排空时间,并常常引起便秘。提高膀胱逼尿肌、支气管平滑肌以及胆道平滑肌的张力。,27,二、临床表现 (一)滥用者对药物的体验 恶心呕吐、头昏、全身无力、思睡、不能集中注意力、视物不清、焦虑。欣快感。,第一节 麻醉性镇痛药,28,二、临床表现 (二)耐受性 容易产生;停止使用之后,耐受性的消失也很快;重新开始用药后发生得更快;互相间有交叉耐受性。 海洛因作为镇静药使用时,常

12、规剂量是皮下注射3毫克。依赖者中,有人每日静脉注射量达到5克,对血压、脉搏、呼吸无明显影响。 自愿脱瘾消除耐受性,然后重新开始用药,以取得快感。 重新开始用药时,如果沿用过去的高剂量,可能发生中毒死亡。,第一节 麻醉性镇痛药,29,(三)身体依赖性和戒断反应: 长期滥用药物后机体对药物适应,一旦中断或减量会出现生理功能的紊乱。,精神依赖 生理依赖 耐受性 戒断症状 阿片类 快速严重 明显 巴比妥类 较慢严重,耐受性较轻 明显 酒精 严重 似巴比妥类 苯丙胺类 强 轻度 弱 大麻类 中度 疑有 弱 焦虑失眠 可卡因类 最强 疑有 无 昏睡、抑郁、淡漠等 LSD 弱 无 有 烟草 中等 轻微 明显

13、 兴奋失眠等 溶剂 明显 不明显 不明显,30,阿片类中以海洛因最重。一般在停药6-8小时后出现虚弱感和不安; 18-24小时后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如果不给予毒品,7-10天好转。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躯体症状和植物神经紊乱。 戒断症状:流鼻涕、流泪、打哈欠、瞳孔散大、体毛竖起(冷火鸡 cold turkey)、出汗、腹泻、全身酸痛、自发射精、血压上升、脉博加快、发热、失眠及焦虑烦燥等。,(三)身体依赖性和戒断反应:,31,二、临床表现 (四)精神依赖性:渴求感 (五)依赖者的行为特征:强迫性用药 (六)孕妇和婴儿的麻醉药品依赖 孕妇滥用麻醉药品,可以发生死胎、早产、婴儿体重过低,新生儿死亡率达

14、25%。 胎儿在子宫内形成身体依赖性,在出生后12天逐渐出现戒断症状。 婴儿的戒断症状表现为激惹不安,呼吸快,高声哭叫,睡眠障碍,拼命把小手往嘴里塞,鼻阻,时时打呵欠,打喷嚏,打噎,发热;四肢出现粗大震颤或扑翼样震颤,偶然可有痉挛发作;呕吐、腹泻。,第一节 麻醉性镇痛药,32,激惹不安,呼吸快,高声哭叫,睡眠障碍,拼命把小手往嘴里塞,鼻塞,打哈欠,打喷嚏,发热,四肢出现粗大震颤或扑翼样震颤,呕吐,腹泻等。这类患儿多半有体重不足。戒断症状可迁延数周或更长,死亡率高,需积极治疗。,33,三、诊断 1.阿片类药物滥用的诊断 (1)病理性的用药模式。 (2)正常的工作、学习、社会交往、家庭生活受到了不

15、良影响。 (3)时间至少一个月。 2.阿片类药物依赖的诊断 (1)已经符合阿片类药物滥用标准。 (2)产生了耐受性。 (3)出现了撤药症状。,第一节 麻醉性镇痛药,34,三、诊断 体格检查:瞳孔呈针尖样;沿静脉走向皮肤色素沉着;新鲜或陈旧的注射疤痕。 纳洛酮(阿片受体阻断剂)诱发试验:肌肉注射纳洛酮0.16毫克,15分钟前后可见瞳孔散大,全身出汗,体毛竖直。如2030分钟反应不明显,再加0.24毫克肌肉注射。如仍无反应,可认为无身体依赖性。,第一节 麻醉性镇痛药,35,三、诊断 3.阿片类药物撤药症状的诊断 (1)长时间大剂量使用阿片类麻醉药品。 (2)停药或减量时,出现下列症状中至少4种: 流泪;打呵欠;流鼻涕;血压轻度上升;瞳孔散大;心搏加快;体毛竖直;发热;出汗;腹泻;失眠。 (3)以上症状不是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 4.阿片类药物过量的诊断 阿片类药物过量的三联征: 针尖样瞳孔,呼吸抑制(每分钟24次)和昏迷。,第一节 麻醉性镇痛药,36,四、治疗 1.脱瘾 (1)冷火鸡法 :硬性撤药。710天依赖性克服。 (2)美沙酮替代递减法:作用时间长,口服有效。因对思维情绪不产生毒性影响,可维持治疗。 (3)美沙酮维持治疗:脱瘾治疗成功率很高。一般以30一40mg开始,可口服,一次服用24h有效,然后递减。这种治疗在住院或门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