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思智联—三峡总公司李总工作会讲话稿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5014495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思智联—三峡总公司李总工作会讲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博思智联—三峡总公司李总工作会讲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博思智联—三峡总公司李总工作会讲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博思智联—三峡总公司李总工作会讲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博思智联—三峡总公司李总工作会讲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博思智联—三峡总公司李总工作会讲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思智联—三峡总公司李总工作会讲话稿(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开创三峡工程建设和总公司发展的新局面在中国三峡总公司2003年工作会议上的报告(2003年1月22日)李 永 安同志们:今年的工作会议,我受陆佑楣总经理的委托,作大会工作报告。这次会议,是在我们顺利走过十年里程,即将实现三峡工程第二阶段建设目标,迎来工程建设新的阶段,三峡总公司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系统总结2002年以及十年来三峡工程建设和总公司建设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明确企业定位和发展目标,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保实现三峡工程第二阶段三大目标,争取长

2、江电力股份公司成功上市,加快溪洛渡、向家坝工程的前期工作,为开创三峡工程建设和总公司发展的新局面而奋斗。一、过去十年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1993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公司成立十年来,认真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三峡工程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对三峡工程的重大决策,团结和带领全体三峡建设者,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风险,三峡工程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三峡总公司在不断改革中稳步发展。(一)三峡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的重要成果各项控制性目标按期实现。1993年,总公司提出“抓准备,创一

3、流”,开始了各项施工准备。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1997年11月8日,顺利实现大江截流,标志着三峡工程第一阶段建设目标胜利实现,转入第二阶段工程建设。1998年,高标准地建成二期围堰,经受住了长江八次洪峰的严峻考验,为主体工程从开挖转向高强度的混凝土浇筑作好了准备。1999年、2000年和2001年连续创造混凝土年浇筑量世界纪录,三年共完成浇筑量1400万立方米。2002年是实现三峡工程二期目标的关键一年。5月1日,上游围堰破堰进水;7月1日,下游围堰破堰进水,双线五级船闸开始无水调试;9月1日,船闸进入有水调试阶段;10月底,三峡工程左岸大坝全线浇筑至185米设计高程;1

4、1月6日,导流明渠提前截流成功,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比原计划提前浇筑,现在日浇筑混凝土1.41.5万立方米,预计5月初可以提前到达140米高程,为按期蓄水赢得主动;左岸电站2号、5号机组基本完成总装工作。在总结一、二期工程招标经验的基础上,成功地完成了三期工程一次性整体招标,并实现了施工组织管理体系的优化。从10月31日导流明渠禁航以来,翻坝转运和临时船闸通航组织得力,实现了安全、畅通、有序。这些都为顺利转向三期工程奠定了基础。至2002年底,三峡工程主体工程共完成土石方开挖13225.37万立方米,占执行概算的97.94%;土石方回填3332万立方米,占执行概算的76.72%;混凝土浇筑203

5、7万立方米,占执行概算的70.51%;金属结构及机电埋件安装17.19万吨,占执行概算的38%。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总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三峡工程质量的一系列指示和国务院三峡建委质量检查专家组意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的关系,始终把质量摆在第一位,提出并实施了“零质量事故、零安全事故”的“双零”目标管理,建立和完善了“4+1”即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总体把关、总公司项目部直接监督、质量总监专项负责、国务院三峡建委质量检查专家组权威检查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符合三峡工程要求的质量标准,健全了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参建各方的共同努

6、力,质量管理水平不断进步,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对发生的质量事故和质量缺陷高度重视,认真进行处理,确保不留隐患。2002年,三峡工程顺利通过了上游基坑破堰进水前验收、下游基坑破堰进水前验收、船闸下游引航道破堰进水前验收和导流明渠截流前验收四项阶段性验收。至2002年底,三峡工程共评定135107个单元工程,全部合格,其中优良109522个,优良率81.06%。2002年共评定11773个单元工程,全部合格。其中主体工程混凝土单元质量评定8319个,全部合格,优良7645个,优良率91.9%。在二期工程建设五年中,主体工程混凝土单元工程质量评定优良率逐年提高:1998年为76.4%,1999年为80

7、.7%,2000年为81.5%,2001年为86.2%,2002年为91.9%。安全生产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2001年总公司提出“双零”目标管理。2002年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全员安全岗位责任制,安全管理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2001年、2002年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比2000年大幅度降低,扭转了从1997年以来安全生产事故逐年攀升的势头。投资控制取得显著效果。投资控制采取了“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办法。枢纽工程以国家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500.9亿元(1993年价格水平)为静态投资的最高限额。在工程实施阶段,编制业主执行概算作为概算控制

8、目标,指导工程实施过程的投资管理和控制。推行限额设计,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组织招投标,编制工程项目实施控制价,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费用实行归口负责,加强投资计划和立项控制,进行经常性的投资跟踪预测和风险分析。这些制度和措施的建立和完善,使工程概算得到有效控制。至2002年底,三峡工程累计完成投资890亿元,其中枢纽工程静态投资327亿元,移民静态投资279亿元,包干外7亿元,价差164亿元,利息113亿元。与1994年投资流程方案相比,总投资减少26亿元。移民工程因流程安排超前,静态投资增加103亿元。价差和利息分别减少100亿元和22亿元。同时每年还有一定的投资节余。资金筹集满足

9、工程建设和移民资金拔付的需要。资金筹集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三峡工程建设基金从1992年开始征收,并两次提高征收标准,至2002年底,共到位386亿元;国家开发银行1994年承诺为三峡工程提供总额300亿元的长期贷款;从1997年开始总公司进入国内企业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五期企业债券,募集资金160亿元;在左岸电站机组和高压电气设备国际招标中,利用竞争性招标的有利条件,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同时,积极争取条件优惠的出口信贷和配套商业贷款,利用外资协议总金额13亿美元;二期工程期间,还使用了商业银行的短期贷款,通过循环使用,蓄短为长,满足工程长期资金需要,降低融资成本。至2002年底,三峡工程累

10、计到位资金910亿元,其中三峡基金386亿元,国家开发银行贷款269亿元,其它商业银行贷款76亿元,国外出口信贷及商业贷款37亿元,企业债券余额140亿元,其它为2亿元。至2002年底,总公司总资产达到103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3%,财务结构较为合理。(二)电力企业改革、改组和改造开创新局面 完成了电力企业的改制。从2001年下半年起,总公司电力企业改制正式启动。一年多来,我们坚决贯彻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紧紧依靠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坚持精干主业、分离多经企业、剥离社会职能、减员增效的原则,立足于用发展生产、拓宽就业门路、培训转岗等办法分流富余人员。葛洲坝电厂党委做了大量的宣传动员和思想政治工作

11、,电厂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积极支持和推动改革。2002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三峡总公司改制重组方案。9月29日,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经国务院同意,国家计委批准葛洲坝电厂上网电价从2003年开始提高到0.151元/千瓦时。经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批准,从2003年开始,葛洲坝电厂按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税收负担超过8%部分实行即征即退的政策。股份公司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设置机构,完成“三定”工作,制定了劳动人事工资框架方案,打破“铁饭碗”和“官本位”,简化了工资体系,以岗定薪,实行全员聘用制和任期制。到目前为止,股份公司本部和所属各单位机构、人员已基本到位。至此,完成了改制工作第一

12、阶段的任务。 按专业化原则进行了改组。根据三峡工程建设进展、总公司电力产业发展和三峡葛洲坝枢纽联合调度的需要,实现电力生产关系优化重组。2002年4月,三峡梯调中心正式成立。11月6日,三峡水力发电厂正式挂牌。葛洲坝水力发电厂改制后,将原来的水工分厂和检修公司归并,成立了检修厂。电力股份公司是由总公司控股的独立发电企业,是总公司利润中心,总人数控制在1700以内。其中,股份公司本部定编80人;三峡水力发电厂和葛洲坝水力发电厂是电力生产主体和成本中心,目前三峡电厂196人,最终不超过370人,改制后葛洲坝电厂不超过450人,以后要逐步减少到350人以内;检修厂主要为两个电厂提供设备检修和其他辅助

13、生产服务,人员控制在800人以内;梯调中心实施三峡葛洲坝两个枢纽的联合调度,人员控制在65人以内。 加大了技术改造力度。葛洲坝电厂从1996年划归总公司管理以来,逐年加大了技术改造投入的力度,完成了水轮发电机组推力轴承的改造、备用叶片的制作、泄水闸动力控制系统改造、大江发电机出口断路器改造以及500千伏构架改造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工作等项目,共投入资金76309万元。1997年10月和1998年12月,葛洲坝二江电厂和大江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先后通过了国家电力公司组织的验收。技术改造提高了枢纽运行的安全性,增强了机组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考核设备等效可用系数和水能利用提高率处在同行业前列。安

14、全生产保持了良好的水平。2001年4月16日,葛洲坝电厂实现安全生产1297天,创造了十年来安全生产最高记录,也创造了全国装机200万千瓦以上电厂安全生产最高记录。到2002年底,实现连续安全生产624天,全年无事故。 2002年,葛洲坝电厂完成发电158亿千瓦时,总成本为8.47亿元,剔除政策性因素的影响,比2001年有所降低。1995年至2002年累计上缴三峡基金35.9亿元。(三)总公司发展格局和企业核心能力逐步形成1998年工作会议提出,要按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好三峡总公司,未来要重点发展工程建设、电力生产、多种经营和非银行金融产业。2001年工作会议,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建

15、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为指导思想,明确了总公司改革的方向,提出对总公司资产按专业化经营原则进行整合和重组,适时组建工程建设管理公司、电力股份公司、实业投资公司和发展金融服务产业,构造企业集团基本框架的设想。通过总公司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上述目标已基本实现。2002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三峡总公司成为国家授权投资机构。 工程建设资源得到初步整合,改革目标逐渐明确。完成了设备部、物资部和工程建设部的整合,新成立的工程建设部按照矩阵式的管理方式,对职能管理部门和项目管理部门进行了调整,实行项目管理和监理工作有机统一。2002年10月,国务院批准金沙江溪洛渡和向家坝两个项目同时建设

16、立项。年底,国家计委正式明确,金沙江乌东德和白鹤滩水电站以三峡总公司为主,安排资金开展前期勘测设计工作。同时,我们充分利用“三峡”的品牌和经验,取得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部分场馆建设项目的招标代理和项目管理资格。为了适应今后工程建设管理的任务,今年要加快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工程建设管理公司。这个公司应体现三峡总公司在水电建设技术与管理方面的竞争能力。最近,党组专题研究了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制问题。为了适应第三阶段工程建设的需要,适应金沙江开发的需要,适应逐步走向市场的需要,决定成立工程建设管理公司,第一步按分公司运作,在三峡工程第三阶段中模拟市场化操作,溪洛渡前期准备和北京奥运厂馆项目由建设管理公司派出项目管理单位。 电力产业完成重组优化。长江电力股份公司成立,2003年争取成功上市。股份公司上市后,将通过持续融资收购三峡电厂已投产发电的机组,总公司可以不断地从资本市场获取资金进行金沙江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