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直线运动 1.1 匀变速直线运动课时作业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14373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直线运动 1.1 匀变速直线运动课时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6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直线运动 1.1 匀变速直线运动课时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6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直线运动 1.1 匀变速直线运动课时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6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直线运动 1.1 匀变速直线运动课时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直线运动 1.1 匀变速直线运动课时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直线运动 1.1 匀变速直线运动课时作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匀变速直线运动一、选择题1.一旅客在站台8号车厢候车线处候车,若动车一节车厢长25米,动车进站时可以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他发现第6节车厢经过他时用了4 s,动车停下时旅客刚好在8号车厢门口,如图所示则该动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A2 m/s2 B1 m/s2C0.5 m/s2 D0.2 m/s2解析:将动车的运动逆向等效为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动车第七节车厢通过旅客过程,at225 m,第六、七节车厢通过旅客过程,a(t4 s)2225 m,解两式得:a(1)2 m/s20.5 m/s2,C项正确答案:C2.高铁专家正设想一种“遇站不停式匀速循环运行”列车,如襄阳随州武汉仙桃潜江荆州荆门襄阳,构成

2、7站铁路圈,建两条靠近的铁路环线列车A以恒定速率360 km/h运行在一条铁路上,另一条铁路上有“伴驳列车”B,如某乘客甲想从襄阳站上车到潜江站,先在襄阳站登上B车,当A车快到襄阳站且距襄阳站的路程为s处时,B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360 km/h时恰好遇到A车,两车连锁并打开乘客双向通道,A、B列车交换部分乘客,并连体运动一段时间再解锁分离,B车匀减速运动后停在随州站并卸客,A车上的乘客甲可以中途不停站直达潜江站则()A无论B车匀加速的加速度值为多少,s是相同的B乘客甲节约了五个站的减速、停车、加速时间C若B车匀加速的时间为1 min,则s为4 kmD若B车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

3、5 m/s2,则当B车停下时A车距随州站的路程为1 km解析:当B车开始匀加速时,A、B两车之间的距离为svtt,又vat,若B车的加速度越大,则时间t越短,因而s越小,选项A错误;由题意可知乘客甲从襄阳到潜江节约了3个站的减速、停车、加速的时间,选项B错误;若B车匀加速的时间为1 min,则s3 000 m,选项C错误;若B车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t20 s,因而当B车停下时A车距随州站的距离为svtt1 000 m,选项D正确答案:D3(多选)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7v,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是t,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经过a、b中

4、点位置的速度是4vB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4vC前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比后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少2vtD前位移内所需的时间是后位移内所需时间的2倍解析:中点位置的速度为v15v,A错;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4v,B对;前一半时间的位移为s1,后一半时间的位移为s2,故位移差为s2s1,C错;前一半位移所需的时间为t1,后一半位移所需的时间为t2,故两段所需时间之比为,D对答案:BD4.某同学在学习了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知识后,绘出了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x、速度v、加速度a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该物体在t0时刻初速度为零,则下列图象中该物体在t4 s内位移一定不为零的是()A BC D解析:A中

5、在t0和t4 s时,物体的位移均为零,选项A错误;在vt图象中图线围成的面积可表示位移大小,在02 s内物体位移与24 s的位移的矢量和为零,所以物体在4 s内的位移一定为零,选项B错误;C中物体在01 s做加速运动,12 s内做减速运动,2 s末速度为零,23 s内做加速运动,34 s内做减速运动,4 s末速度为零,物体一直在同一个方向上运动,所以位移一定不为零,选项C正确;D中物体在01 s内做正向加速,1 s末速度大小为v,位移为x,物体在12 s内做正向减速运动,由可逆性可得2 s末的速度为零,位移为2x,23 s内物体做反向加速运动,3 s末速度大小为v,位移为x,34 s内物体做反

6、向减速运动,4 s末速度为零,位移为零,所以D中的位移一定为零,选项D错误答案:C5物体A、B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 s才开始运动B从第3 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C05 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5 s末A、B相遇D05 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解析:在st图象中,物体的运动方向是通过位移的大小变化来体现的,而速度大小是通过斜率来表示的,故从第3 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从图象上看物体A比B迟3 s才开始运动,但是两物体并不是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5 s末A、B相遇,但是在5 s内物体的位移A比B要大;由于位移不同,则

7、5 s内A、B的平均速度也不相等答案:B6两个质点A、B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对A、B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A、B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B在t3t0时刻,A、B相距最远C在t5t0时刻,A、B相距最远D在t6t0时刻,A、B相遇解析:由vt图象可知,通过斜率可计算加速度大小,加速时A、B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01,减速时A、B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所以选项A错误;由A、B的运动关系可知,当A、B速度相同时距离最大,所以选项B、C错误;由题意可知A、B是从同一位置同时开

8、始运动的,由速度时间图象可以算出运动位移,可知6t0时刻,A、B位移相同,因此在此时刻A、B相遇,所以选项D正确答案:D7入冬以来,全国多地多次发生雾霾天气,能见度不足100 m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甲、乙两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乙在前、甲在后同向行驶某时刻两车司机同时听到前方有事故发生的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结果两辆车发生了碰撞如图所示为两辆车刹车后若不相撞的vt图象,由此可知()A两辆车刹车时相距的距离一定等于112.5 mB两辆车刹车时相距的距离一定小于90 mC两辆车一定是在刹车后的20 s之内的某时刻发生相撞的D两辆车一定是在刹车20 s以后的某时刻发生相撞的解析:由vt图象的斜

9、率可求出a甲1 m/s2,a乙 m/s20.5 m/s2,甲车的刹车加速度大,两车速度相等是两车是否碰撞的临界条件t20 s时,由vt图象知s甲v0ta甲t225 m/s20 s1 m/s2(20 s)2300 m,s乙v0ta乙t215 m/s20 s0.5 m/s2(20 s)2200 m,因而两车若相撞,刹车前距离应小于100 m,A、B错;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近,所以若相撞一定是在刹车后20 s内相撞,C对D错答案:C8某人骑自行车以v24 m/s的速度匀速前进,某时刻在他前面s7 m处有一以v110 m/s的速度同向行驶的汽车开始关闭发动机,而以a2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前进

10、,则此人追上汽车需要的时间为()A6 s B7 sC8 s D9 s解析:汽车停下的时间t15 s,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x125 m,自行车的位移为x2v2t120 m25 m7 m32 m,所以自行车会在汽车停下后追上,自行车追上汽车的时间t28 s,故选C.答案:C二、非选择题9汽车前方s120 m处有一自行车正以v26 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以v118 m/s的速度追赶自行车,已知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不同车道上做同方向的直线运动(1)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一次相遇?(2)若汽车追上自行车后立即刹车,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则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第二次相遇?解析:(1)设经

11、时间t两车相遇,由位移关系有v1tv2ts,解得:t10 s.(2)设汽车经时间t1后停下,则有t19 s,该时间内的位移为s181 m,此时间内自行车的位移为s2v2t154 m,即自行车没有在汽车停下前追上,则第二次相遇又经过的时间为t313.5 s.答案:(1)10 s(2)13.5 s10.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足够长光滑斜面下端与另一足够长光滑水平面相接,连接处用一光滑小圆弧过渡,斜面上距水平面高度分别为h15 m和h20.2 m的两点上,各静置一小球A和B.某时刻由静止开始释放A球,经过一段时间t后,再由静止开始释放B球g取10 m/s2.(1)为了保证A、B两球不会在斜面上相碰,

12、t最长不能超过多少?(2)若A球从斜面上h1高度处自由下滑的同时,B球受到恒定外力作用从斜面底端C点以加速度a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则a最大为多大时,A球能追上B球?解析:(1)两球在斜面上下滑的加速度相同,设加速度为a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30ma0解得a05 m/s2设A、B两球下滑到斜面底端所用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a0t,a0t解得t12 s,t20.4 s为了保证A、B两球不会在斜面上相碰,t最长不能超过tt1t21.6 s(2)设A球在水平面上再经t0追上B球,则a(t1t0)2(gsin30)t1t0A球要追上B球,上述方程必须有解,即(2a10)24a20解得a2.5 m/s2.答案:(1)t最长不能超过1.6 s(2)a最大为2.5 m/s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