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面试试题集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5012647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10.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d-scdma面试试题集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td-scdma面试试题集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td-scdma面试试题集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td-scdma面试试题集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td-scdma面试试题集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d-scdma面试试题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d-scdma面试试题集(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D-SCDMA面试试题集一、基础理论知识点1.3G的业务应用1.会话型业务:语音业务和可视电话2.流媒体业务:手机电视、视频点播 VOD 、交通监控3.交互类业务:在线游戏、网页浏览、定位业务LCS4.后台类业务(背景类业务):数据下载、图铃下载、E_mail收发2.TD主要有几个频点:答:宏站:10080、10088,10096,10104,10112,10120室分:10055,10063,100713.Midamble码Midamble码:又称为训练序列,用于信道估计,估计结果用于联合检测算法4.TD-SCDMA典型业务需要的扩频码资源(AMR/VP/PS128)5.TD-SCDMA系

2、统扩频码、扰码的区别1.区别1:作用不同 扩频码用于区分同一个小区相同时隙内的不同用户 扰码用于区分不同小区,相邻小区需要分配不同的扰码2.区别2:对码序列的相关性的要求不同 扩频码只需要关注码间互相关特性 扰码不但关注码间互相关特性,还要考虑码本身的自相关特性TD-SCDMA的扰码长度固定为16chips,共有128个6.联合检测联合检测定义对多个用户的信号进行联合处理,充分利用用户信号的扩频码、幅度、定时、延时等信息,一步解调出所有用户信号联合检测效果1.减少多址干扰和多径干扰,提高系统容量2.提高小区覆盖,改善业务质量3.克服远近效应,降低对功率控制的要求7.智能天线的效果1.对用户起到

3、空间隔离、消除干扰的作用2.阵列天线和赋型算法可以提供15dB以上的额外增益,从而: 增加覆盖范围,改善建筑物中和高速运动时的信号接收质量 提高信号接收质量,降低掉话率 增加系统容量 减少发射功率,延长移动台电池寿命3.TD-SCDMA由于采用TDD双工方式,上下行信道特性一致,算法实现 简单,非常适合采用智能天线8.帧结构(DWPTS/UPPTS/GP)9.TD-SCDMA物理层控制信息(TPC/SS/TFCI)10.TD-SCDMA系统中码表11.TD-SCDMA物理层过程小区搜索第一步,同步码搜索 UE利用DwPTS中的SYNC_DL获得下行同步。在实现上体现为用一个匹配滤波器(相关器)

4、或匹配滤波器组,由32个可能的SYNC_DL中分辨出本小区所使用的序列。第二步,扰码及基本中置码确定 SYNC_DL的确定意味着basic midamble组(128个,4个一组,共32组)的确定,再用一匹配滤波器(相关器)即可确定小区的basic midamble,由于basic midamble与扰码是一一对应的,小区所使用的扰码也就确定了。第三步,多帧同步(control multi-frame synchronisation) UE确定BCH(由P-CCPCH承载)上与自身有关的系统信息块的位置(MIB)。第四步,读BCH UE由BCH上相应的位置读取属于自己的系统信息,完成有关的配置

5、。12.典型业务的资源分配(码道分配和公共信道)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 承载传输信道BCH,用于发送系统消息(System information) SF=16;固定配置在TS0的前两个码道: Cch 16,0和Cch16,1 无波束赋性,以全小区覆盖模式发送寻呼指示信道PICH 用于发送寻呼指示(Page indicator) SF=16;一般配置在TS0 寻呼指示(PI)的长度LPI=2,4或8,以一个无线帧为周期 如果某个PI对应的bits全为“1”,表示该PI对应的UE需要对S- CCPCH传送的寻呼消息进行检测 无波束赋性,以全小区覆盖模式发送从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

6、H 承载传输信道PCH和FACH,用于发送寻呼消息和其他下行信令 SF=16;一般配置在TS0 无波束赋性,以全小区覆盖模式发送快速物理接入信道FPACH 用于发送定时调整和功率调整指示 SF=16;可配置在任意一个下行时隙 无波束赋性,以全小区覆盖模式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承载传输信道RACH,用于发送上行指令 SF=8;一般配置在TS1的Cch 8,0 无波束赋性,以全小区覆盖模式发送专用物理信道DPCH 承载传输信道DCH,用于用户业务的收发 上行SF=1、2、4、8或16;下行SF=1或16; 无波束赋性,由智能天线算法确定波束方向13.TD-SCDMA系统的八大关键技术 1

7、.TDD时分双工方式 2.联合检测 3.智能天线 4.软件无线电 5.上行同步 6.动态信道分配7.接力切换 8.功率控制14.上行同步的建立15.功控的目的克服远近效应 克服阴影衰落和快衰落降低网络干扰,提高业务质量 提高系统容量开环功率控制:用于初始接入过程闭环功率控制:用于业务进行过程上行,下行内环功率控制上行,下行外环功率控制16.HSDPAn 一个时隙含有两个数据块,共352*2=704个chipsn SF=1 时,但时隙的符号数达到理论最大值:704个符号n 在QPSK的调制方式下,单的时隙最大理论速率:704*2/5ms=281.4kbpsn 在16QAM的调制方式下,单时隙最大

8、理论速率704*4/5ms=562.8kbpsn 上,下行时隙1:5配置时,最大理论速率:562.8k*5=2.814Mbpsn 采用1/3Turbo编码,经过速率适配后,实际的单时隙速度为128kbps关键技术:16QAM调制、AMC自适应调制和编码、HARQ混合自动重传、快速调度17.呼吸效应?答:用户数的增加使覆盖半径收缩的现象称之为呼吸效应,每种业务用户数的变化都会导致所有业务的覆盖半径发生变化。其主要原因是CDMA是一个自干扰系统,当用户数显著增加时,用户产生的自干扰呈指数增加。18.远近效应?答:远近效应的定义为:弱信号被离基站近的UE的信号“淹没”,无法通信;这种现象叫做远近效应

9、。或者有另外一种说法(同一个意思):不同用户发射的信号由于距基站的距离不同,到达时的功率也不同。距离近的信号功率大,距离远的功率小,相互形成干扰,这种现象称为远近效应。19.给你一个2:4的主载波,可以承载多少个CS业务?如何计算出来?答:可以承载15个CS业务计算方法:语音用户为12.2K,占用2个SF=16上行码道、1个下行SF=8的码道,2:4的载波,有32个上行码道资源,64个下行码道资源;其中上行可以有16个用户,但是TS1中有2个码道资源为PRACH占用,所以只可能最多接入15个CS业务。20.有3个载波,都是按照2_4配置的,问最多可以支持多少个VP用户,为什么可以支持这么多VP

10、用户?答:最多可以支持11个,因为VP业务是64K的,在主载波上要配置随机接入信道(PRACH),所以在主载波上可以支持3个VP用户,在另为两个载波上分别可以支持4个VP用户,一共为11个VP用户。21.ATM22.RB/RAB/RL23.UE的工作模式24.呼叫总体流程25.SIB26.网络优化流程27.RF优化流程28.RF常见问题分析弱覆盖指的是覆盖区域导频信号的RSCP小于95dBm。l 解决措施 针对设备硬件异常引起的弱覆盖,为了保证全网的稳定性只能进行更换。其他由于环境及规划导致的弱场都可以通过RF优化来解决的: 可以通过增强导频功率、调整天线方向角和下倾角,增加天线挂高,更换更高

11、增益天线等方法来优化覆盖。 新建基站,或增加周边基站的覆盖范围,使两基站覆盖交叠深度加大,保证一定大小的切换区域,同时要注意覆盖范围增大后可能带来的越区覆盖。 对于凹地、山坡背面等阻挡引起的弱覆盖区可用新增基站或RRU,以延伸覆盖范围; RRU、室内分布系统、泄漏电缆、定向天线等方案来解决。 越区覆盖一般是指某些小区的覆盖区域超过了规划的范围,在其他小区的覆盖区域内形成不连续的主导区域l 解决措施 对于高站的情况,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更换站址,或者调整导频功率或使用电下倾天线,以减小基站的覆盖范围。 尽量避免天线正对道路传播,或利用周边建筑物的遮挡效应,减少越区覆盖,但同时需要注意是否会对其他基站

12、产生同频干扰。 无法有效的改善覆盖时,我们通过增删邻小区关系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并且合理调整频率和扰码,尽量减少干扰的影响。 孤岛效应就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因为复杂的无线环境,无线信号经过山脉、建筑物、以及大气层的发射、折射,或基站安装位置过高,以及波导效应等原因,引起在远离本小区覆盖的区域外形成一个强场区域。该现象属于越区覆盖的一个现象。l 解决措施 调整覆盖,将无线信号控制在本小区覆盖区域内,消除或降低孤岛区域的无线信号对其它小区的干扰。 无法完全消除孤岛区域的信号,可以经过频率和扰码规划降低对其它小区的干扰。 并根据实际路测情况配备邻区关系,保证切换正常,能够保持通话 。导频污染:l 定义

13、和判决标准 导频污染定义为:当存在过多的强导频信号,但是却没有一个足够强主导频信号的时候,即定义为导频污染。下面给出强导频信号、过多和足够强主导频信号的判断标准。 强导频:在TD-SCDMA中,我们定义,当PCCPCH_RSCP大于某一门限,信号为有用信号,也就是我们的强导频信号。PCCPCH_RSCPA,A=85 dBm。 过多:当某一地点的强导频信号数目大于某一门限的时候,即定义为强导频信号过多。PCCPCH _number=N,N=4。 足够强主导频:某个地点是否存在足够强主导频,是通过判断该点的多个导频的相对强弱来决定的。如果该点的最强导频信号和第(N)个强导频信号强度的差值如果小于某

14、一门限值D,即定义为该地点没有足够强主导频。PCCPCH_RSCP(fist)PCCPCH_RSCP(N)-85dB的小区个数大于等于4个;PCCPCH_RSCP(fist)PCCPCH_RSCP(4)=6dB。l 解决措施 通过覆盖调整增强某一强信号小区(或近距离小区)的覆盖,削弱其他弱信号小区(或远距离小区)的覆盖。 采用RRU增强某一区域的信号强度。 无法通过覆盖优化时,可以通过增删邻区关系或者频率、扰码的调整,来提高网络性能。切换区域覆盖:l 定义切换是为了把无线接入点从一个小区换到另外一个小区。每一个切换带尽量保证切换关系的清晰,避免出现几个小区之间相互切换;同时也避免移动过程中,在一个切换带出现两个小区之间的频繁切换。在RF优化阶段切换优化主要有两方面:切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