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第7课 第1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12436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春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第7课 第1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春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第7课 第1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春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第7课 第1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春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第7课 第1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春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第7课 第1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春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第7课 第1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春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第7课 第1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才之路】2016春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第7课 第1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1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下列对“抗战精神”认识正确的是()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这种精神自古就有,经久不衰这种精神折射出中国人民的团结统一、自强不息有了这种精神就能实现中国梦ABCD答案B解析抗战精神不是从来就有的,是在中国革命战争和现代化建

2、设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说法错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实现中国梦,夸大了中国精神的作用,说法错误;正确论述了中华民族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作用。故选B。2“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故事体现了我国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C自强不息 D爱好和平答案C解析“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体现的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3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下列诗句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先锋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做主人翁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A B C D答案

3、D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项符合题意;项体现了自强不息。故选D。4“家和万事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万“家和”的力量就会汇聚成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国家和社会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这表明()A中华传统家庭美德具有相对稳定性B“和”的理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整体体现C家庭建设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D“家和”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家庭建设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C正确;A、B材料未体现;D说法错误,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5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香港人为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感到自豪。每年国庆前,各个民间社

4、团热心策划,缜密安排,自行组织庆祝活动;日常生活中,升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仪式成为不少机关学校的重要仪式。上述事例表明()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A B C D答案C解析材料说明香港人将自己的爱国主义融入平时的实际活动中,没有停留在口头上,与之相符;在材料中不涉及,故选C。二、非选择题6国学,泛指中国传统文化。近年来,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通过专家通俗化的解读在社会上兴起了“国学热”。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国至上,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强调天酬勤、大无畏,强调坚毅自强,所有这些都对

5、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和调节作用。材料中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是如何体现伟大民族精神内涵的?答案“家国至上”体现了民族精神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礼之用、和为贵”体现了民族精神中的爱好和平、团结统一。“天酬勤、大无畏”体现了民族精神中的勤劳勇敢。“坚毅自强”体现了民族精神中的自强不息。解析此题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来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做好此题首先要求学生准确掌握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然后联系传统文化思想,进行理论对接。“家国至上”是爱国主义的体现; “礼之用、和为贵”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表现;“天酬勤、大无畏”体现勤劳勇敢

6、、自强不息的精神。一、选择题1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发展,这不仅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可转化为物质力量 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发展A B C D答案A解析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在认识和改造社会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促使走向繁荣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之魂,符合题意;不符合材料主旨,故选A。2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

7、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誓言所体现的精神实质相一致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克勤于邦,克俭于家A B C D答案A解析题干体现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符合题意。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不符合题意。体现了勤劳勇敢的精神,不合题意。故选A。3从“一条大河波浪宽”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从“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到“我爱你,中国”,这些歌曲在人民群众中久唱不衰。重要原因在于()以现代的艺术形式表达了积淀在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情怀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抒发了人们对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以内容和形式的

8、完美统一表现了深沉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怀以特殊的音乐形式展现了为世人普遍认同的爱国主义内涵A B C D答案B解析优秀的歌曲在人民群众中久唱不衰。其重要原因在于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抒发了人们对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表达了一种爱国主义情怀,正确;中的“积淀”说法错误;中的“普遍认同”说法错误。4袁隆平先生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半个世纪里,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事迹告诉我们()A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B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C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D知识分子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答案B解析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故排除A,C项与题

9、干无关,D项表达错误,人民才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故选B。5“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这是对2014感动中国人物第一位: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颁奖词。这说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无穷的魅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维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爱国主义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自强不息精神是鞭策中华儿女开拓进取的永恒精神力量A B C D答案D解析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题肢说法错误;题肢本身说法正确,但材料没

10、有体现;黄旭华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这说明了中华民族精神是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符合题意;故选D。6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A B C 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错误;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是社会实践,表述不准确;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故入选。7每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全国中小

11、学生通过视频收看央视开学第一课,并以主题班会的辅助形式,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爱国”。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爱国主义()A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B是我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C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D可以直接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答案B解析A项错误,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C项错误,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D项错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属于思想文化范畴,并不能直接起作用。故选B。二、非选择题8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中国人民的跨世纪梦想。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

12、不断实现梦想的奋斗史,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史。“土尔扈特东归”、“昭君出塞”、“大禹治水”、“凿壁偷光”一个个圆梦故事,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辉。依据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实现“中国梦”。答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只有高扬这一旗帜,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坚持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只有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才能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的力量。爱好和平。和平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只有走和平发展道路,才能为实现“中国梦”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只有具备这种优良品格和精神活力,才能把梦想变成现实。解析本题限定了要从中华民族精神角度去实现“中国梦”。从中华民族精神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去回答即可。实现“中国梦”,需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坚持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