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9 地壳运动规律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12116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9 地壳运动规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9 地壳运动规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9 地壳运动规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9 地壳运动规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9 地壳运动规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9 地壳运动规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9 地壳运动规律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 地壳运动规律姓名:_班级:_考号:_第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图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某古火山及附近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1.(2015天津文综,3)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2.(2015天津文综,4

2、)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A.变陡了B.变缓了C.无变化D.无法判断3.(2015广东文综,6)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A.岩石性质B.通航里程C.地质构造D.降水多少河南省的碴岈山风景区是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区,读碴岈山“石猴”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答4-5题。4.(2015江苏徐州三模,3)形成“石猴”的岩石类型是图中的()A.B.C.D.5.(2015江苏徐州三模,4)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有()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固结成岩风化、侵蚀作用A.B.C.D.在干旱地区大山的山麓,某些风蚀洼地或干河洼地的底部

3、,在岩石裸露的平坦地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尖角石块和砾石,其岩性与基岩一致,因此称为岩漠。读岩漠的地貌结构示意图,完成6-7题。6.(2015沈阳东北育才学校五模,13)岩漠地貌的尖角石块和砾石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堆积作用B.风化、侵蚀作用C.搬运、堆积作用D.固结成岩作用7.(2015沈阳东北育才学校五模,14)图中干盐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当地()A.降水量小,蒸发量大B.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渗C.地势低洼,酸雨严重D.农业生产灌溉用水量大2015年2月,蛟龙号上的科学家在印度洋海底发现了大量的黑烟囱。新生的大洋地壳温度较高,海水沿裂隙向下渗透可达几公里,在地壳深部加热升温,溶解了

4、周围岩石中多种金属元素后,又沿着裂隙对流上升并喷发在海底,形成黑烟囱。左图为“90经线圈穿越的四大板块示意图”,右图为海底黑烟囱示意图。据图回答8-9题。8.(2015湖南怀化二模,1)图中1板块为()A.太平洋板块B.南极洲板块C.亚欧板块D.美洲板块9.(2015湖南怀化二模,2)可能发现海底黑烟囱的是()A.1和2板块交界地带B.3板块内部C.4板块内部D.2和3板块交界地带10.(2015广东深圳二模,4)下图是某摄影爱好者镜头朝正北方向拍摄的新月形沙丘照片。根据沙丘形态判断,该地盛行()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油页岩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以资源丰富和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而被

5、列为21世纪非常重要的接替能源。下图示意油气资源在地层中的分布。完成11-12题。11.(2015福建福州三模,3)油页岩属于()A.岩浆岩B.变质岩C.侵入岩D.沉积岩12.(2015福建福州三模,4)传统石油最有可能分布在图中的()A.a处B.b处C.c处D.d处读岩层相互关系图(图中为沉积岩,为岩浆岩),完成13-14题。13.(2015山东菏泽二模,5)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A.B.C.D.14.(2015山东菏泽二模,6)若为石灰岩,则在与之间的结合部位容易形成()A.花岗岩B.页岩C.大理岩D.玄武岩第卷(综合题,共3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15.(20

6、15山东济南模拟,3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钻石是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单质晶体。A国被称为“钻石之国”,约有1/3的人口从事钻石采集,采集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的河滩地带,河流汛期之后往往是钻石采集的高峰。钻石的出口为该国带来了财富,而这个国家却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1)写出钻石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并分析该国钻石采集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的自然原因。(8分)(2)当地人在河流汛期之后进行钻石的采集,说明这样做的理由。(6分)16.(2015河南开封三模,36)根据下列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材料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1)判断图示中心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

7、明判断的理由。(8分)(2)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见图)。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的成因。(8分)参考答案第1题答案C解析该矿物形成于上地幔,然后经过地质作用而到达河滩泥沙中。那么,应该是岩层断裂,岩浆喷发而出露地表,然后经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再经过搬运在河滩泥沙中沉积,C项正确。第2题答案A解析火山是由岩浆喷发而形成的,一般构造上呈锥形形态,也就是火山锥,但图中的火山坡度偏大,A项正确。第3题答案B解析河床形态主要有“U型”“V型”等,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地质构造体现了内力作用,故C选项内容对河床形态有较大影响;外力作用对河床形态的影响大小与河床岩石性质(岩石软硬

8、等)及河流水量大小、流速快慢有关,而降水量多少决定了河流水量大小,故A、D两项对河床形态影响较大;通航里程是指河流适宜通航的长度,对河床形态影响很小,故选B。第4题答案B解析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是由岩浆侵入岩层冷却凝固形成的,图中符合。第5题答案A解析首先由岩浆侵入岩层形成花岗岩,而侵入岩形成于地下,现在出现在地表,必然经历了地壳运动和外力风化、侵蚀过程;故A正确。第6题答案C解析在干旱地区大山的山麓,由于昼夜温差变化急剧,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水分渗入岩石裂隙形成胀裂作用。经过长时间的剥蚀,地面十分破碎。在水分缺乏的条件下,不能生长植物,地面光秃,岩石裸露,细粒物质经过风的长期吹扬,已被迁走,形成

9、一层薄薄的、岩性与基岩一致的尖角石块和砾石。第7题答案A解析本区位于干旱地区,降水稀少,缺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有效补给,且地势低洼,蒸发旺盛,故形成干盐湖。第8题答案B解析90经线圈穿过的板块有: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其中南极洲板块南北跨度最大,因此B正确。第9题答案A解析岩浆活动发生在印度洋底,应为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且岩浆做上升运动,边界类型为生长边界,因此A正确。第10题答案A解析根据“新月形沙丘”的相关知识可知: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陡坡为背风坡。根据题干“镜头朝正北方向拍摄”与新月形沙丘的形态,结合地图中方向的相关知识,可以判断该地盛行东南风。第11题答

10、案D解析油页岩的岩层具有层理构造,故属于沉积岩。第12题答案A解析油的密度小于水、大于天然气,故最可能位于图中a处。第13题答案A解析由图中的岩层关系可判断A项正确。第14题答案C解析为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型岩浆岩,与之相接触的石灰岩在岩浆活动所提供的高温、高压环境下,易变质形成大理岩。第15题答案(1)内力作用 (岩浆活动,岩浆冷却、凝固)。位于河流上游含有钻石的岩石,被风化(侵蚀)破碎;钻石被流水搬运到下游地带;比重大的钻石沉积下来,被埋在沙砾中。(2)河流从上游带来大量新的沉积物;水位下降,河滩出露;有河水便于筛洗。解析钻石是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可知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内力作用,采集

11、区位于河流下游主要是因为上游含有钻石的岩石,被风化、侵蚀后,又被流水搬运而来,比重大的钻石便沉积下来;汛期,河流往往会从上游带来大量的沉积物,汛期过后,水位下降,河滩出露,便于进行钻石的采集,有河水,也便于筛洗。第16题答案(1)地形类型:盆地。理由:从等高线分布特征看,图示地区四周海拔普遍高于200米,多山地地形,中部海拔普遍低于200米,地形平坦;河流由四周山地向中心汇集,形成向心状水系。(2)河流上游流经山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使得大量泥沙进入河流;河流径流丰富,泥沙被不断向下游河段搬运; Q点附近河段地势平坦,河道弯曲,导致流速减缓,泥沙堆积显著。(任答4点)解析(1)根据等高线分布特征,以及河流水系特征都可判断盆地地形。(2)沙滩是河流泥沙淤积作用形成的,要抓住关键词:泥沙(泥沙来源、搬到此地)、堆积(地势平坦、流速降低、堆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