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消化与吸收肠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5008402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消化与吸收肠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课件:消化与吸收肠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课件:消化与吸收肠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课件:消化与吸收肠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课件:消化与吸收肠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消化与吸收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消化与吸收肠(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一、小肠的化学消化 (一)胰液 1.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无色透明的碱性液体(pH7.88.4),等渗 呈间歇性分泌,分泌量约为12L/每日 最重要的一种消化液,(1) 水和碳酸氢盐: 由小导管管壁细胞分泌 作用:中和胃酸;提供最适pH环境。 (2) 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胰淀粉酶 水解淀粉为麦芽糖和糊精,效率高、速度快,(3) 脂类水解酶: 主要为胰脂肪酶(lipaselipeis ): 甘油三酯 甘油一酯+甘油+脂肪酸 辅脂酶(colipase)帮助胰脂肪酶发挥作用 酯酶(esterase estreis ) 胆固醇酯 胆固醇+脂肪酸 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

2、2 ) 磷 卵磷脂 溶血卵磷脂+脂肪酸,(4)蛋白质水解酶:主要为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肠致活酶 胃酸 胰蛋白酶 组织液,胰蛋白酶,多肽和氨基酸,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月示、胨,蛋白质,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5)其他酶类 核糖核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 羧基肽酶,RNA、DNA,单核苷酸,多 肽,氨基酸,分泌障碍,严重影响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胰性腹泻,(6)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使胰蛋白酶失活,部分抑制糜蛋白酶活性,保护,急性胰腺炎:暴饮暴食,2.胰液分泌的调节, 头期 调节机制: 食物条件与非条件反射(纯神经机制; 迷走-胃泌素) 调节特点: 酶多水盐少 20%,(2) 胃

3、期 食物扩张胃体: 迷走N; 迷走N-胃泌素 食物扩张胃窦及 蛋白分解物刺激: 胃泌素,胃泌素,(3) 肠期:体液调节为主,胰泌素 分泌:小肠S细胞 释放刺激因素:盐酸, 蛋白分解产物和脂肪酸 作用:促进小导管上皮细胞分泌水盐多,酶少 CCK 分泌:小肠I细胞 释放刺激因素:蛋白质分解物,脂肪酸,盐酸,脂肪 作用:促进腺泡细胞分泌酶多水盐少,CCK-释放肽与胰酶间的反馈性调节,蛋白水解产物,小肠I细胞,CCK-释放肽,胰蛋白酶,CCK-释放,胰 腺,失活,CCK释放肽 分泌:小肠黏膜I细胞 作用:刺激I细胞释放CCK。,反馈调节:胰蛋白酶使之失活,防胰酶过度分泌,在慢性胰腺炎患者胰酶分泌反馈性

4、抑制作用CCK释放刺激胰腺分泌,并产生持续性疼痛。,ACh,胰泌素,胃泌素,迷走N,小肠S细胞,胃窦G细胞,胰 腺,胰液分泌 ,机械扩张 蛋白分解产物,盐酸蛋白分解产物脂肪酸,蛋白分解产物脂肪酸盐酸,小肠I细胞,CCK,cAMP,Ca2+,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CCK- 释放肽,磷 脂 酰 肌 醇 系 统,腺苷酸环化酶,注: 表示胰酶 分泌为主,胰液分泌的调节总汇,头期,胃期,肠期,肠期,(二)胆汁,胆汁(bile)由肝细胞胆道细胞分泌 在消化期:经肝管、胆总管直接排入十二指肠 在非消化期:经胆囊管进入胆囊储存,1.胆汁的性质和特点: 肝胆汁:透明澄清,金黄色、偏碱性,固体成分少 胆囊胆汁:颜

5、色变深,呈弱酸性,固体成分较多 呈持续分泌、间歇排放的特点。 不含消化酶,但胆盐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重要意义。,2. 胆汁的成分 胆盐(bile salts):双极性分子 胆汁酸+甘氨酸+钠 胆汁酸+牛磺酸+钾,胆固醇/卵磷脂:1:2 -1:5 胆结石:胆固醇沉积 胆色素: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包括 胆红素和胆绿素 黄疸(jaundice),3. 胆汁的作用(辅助作用) 不含消化酶,辅助消化脂肪 (1)乳化脂肪: 胆盐 、胆固醇和卵磷脂可作为乳化剂 降低脂肪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微滴 增加与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使其分解脂肪的速度加快,(2) 帮助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脂肪酸、甘油一脂、胆固

6、醇、脂溶性维生素进入微胶粒,水溶性复合物,运送到肠粘膜表面,促进吸收,胆盐形成微胶粒,胆盐进入小肠后,90%以上被回肠末端粘膜吸收,通过门静脉又回到肝脏,再成为合成胆汁的原料,然后胆汁又分泌入肠,这一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返回肝脏的胆盐有刺激肝胆汁分泌的作用。,(3) 胆汁在十二指肠可以中和胃酸 利胆作用: 胆盐的肠肝循环,4.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1)神经调节,(2)体液调节,食物条件与非条件反射(纯神经机制迷走-胃泌素机制),胃泌素;胰泌素;CCK; 胆盐,(3)调节特点: 体液调节中以胃泌素的作用最强。 胰泌素促胆汁的水、 HCO3-,胆盐不,胆盐,胆汁分泌和排放的调节,(三)小肠

7、液 1.小肠液的性质和特点: 性质:由十二指肠腺和小肠腺分泌,弱碱性, 分泌量大(13L/日) 特点: 持续分泌 2.小肠液的作用: (1)中和胃酸: (2)稀释肠内容物 (3)激活酶原:肠致活酶 (4)消化:上皮细胞上有多种酶,3.小肠液分泌的调节 刺激因素:食糜,通过局部反射, 外来神经作用不明显 对扩张刺激最敏感。 激素:胃泌素,胰泌素,VIP,二、小肠的运动 (一)小肠运动的形式: 1.分节运动: 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 环行肌 同时交替收缩和舒张,利消化: 促进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利吸收: 增加食糜与肠壁的接触。 助血循: 挤压肠壁助血液和淋巴回流。 推食糜: 推进肠腔内容物下行。,

8、特殊方式: 蠕动冲:蠕动速度快,传播距离远的蠕动。 由进食时的吞咽动作、食糜进入十二指肠或泻药引起 逆蠕动:十二指肠和回肠末端, 逆蠕动方向。 食糜可在肠段中往返运行,更充分的消化和吸收 肠运动时,产生的声音称为肠鸣音。 肠蠕动亢进时增强;肠麻痹时,减弱或消失。,2.紧张性收缩:有利于小肠内容物的混合与推进, 是分节运动和蠕动的基础。,3. 蠕动(peristalsis):自上而下顺序收缩和舒张 特点:小肠近端的蠕动速度远端。 作用:使经过分节运动的食糜向前推进。,(二)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回肠末端与盲肠交界处的环行肌显著加厚,称为回盲括约肌。 回盲括约肌平时保持轻微的收缩状态,当蠕动波快到回肠

9、末端时,回盲括约肌便舒张,约4ml食糜推送入结肠。 当食物入胃,可引起胃-回肠反射,使回肠蠕动增强 控制回肠内容物进入大肠的量 阻止大肠内容物倒流入回肠,(三)小肠运动的调节 1.壁内N丛的作用:局部反射引起平滑肌的蠕动。 2.外来N的作用: 副交感N+ 肠运动,交感N+ 肠运动 但与肠肌的当时状态有关: 肠肌的紧张性高时,副交感N+或交感N+ 肠肌的紧张性低时,副交感N+或交感N+ 3.体液因素的作用: 促进:Ach、5-HT、P物质、胃泌素、缩胆囊素、 脑啡肽 抑制:胰泌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VIP, NO等。,复习思考题 1.胰液、胆汁的成分和作用各是什么? 2.试比较胃液、胰液、胆

10、汁分泌调节有哪些异同点? 3.试比较小肠分节运动与蠕动有哪些不同? 4.胃液或胰液分泌过多或过少时,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 5.在进食的全过程中,消化系统的运动和分泌发生了哪些变化?,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一、大肠的主要功能,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大肠细菌合成的VB、VK; 暂时贮存食物残渣,二、大肠运动的形式,运动特点:少而慢,对刺激反应较迟缓,1、袋状往返运动(haustral h:strl shuttling) 发生于空腹;环形肌和纵形肌无规律收缩; 混合结肠内容物,利于水盐的吸收,2、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 发生于进食后;一个结肠袋或一段结肠收缩; 推移其内容物,3、蠕动 作用:排空肠管 集团蠕动

11、:进食后发生,由十二指肠-结肠反射引起,三、大肠液的分泌,分泌细胞:大肠腺、大肠粘膜杯状细胞 pH值8.3 8.4 主要成分:粘液、碳酸氢盐、二肽酶、淀 粉酶 主要作用:润滑粪便、保护肠粘膜免受机 械损伤 神经调节:副交感神经分泌增加 交感神经 分泌减少,四、大肠内细菌的活动,占固体总量的20%-30% 分解和发酵肠内容物 糖-乳酸、醋酸、CO2、沼气 脂肪-脂肪酸、甘油、胆碱 蛋白质-氨、硫化氢、组胺、吲哚 合成 维生素B、K,1、粪便的成分 食物残渣:水份被吸收 脱落的肠上皮细胞; 细菌:20-30%; 肝排出的胆色素,血液经肠壁排出的重金属,如钙、镁、汞等。,五、排便,粪 便,直肠壁内感

12、受器,腹下N 盆N,脊髄腰骶 段初级排 便中枢,大脑皮层,“便意”,盆神经,阴部 神经,肛门外 括约肌舒张,粪便排出,条件许可,条件不许可,腹下 神经,降、乙、 直肠舒张 肛门内 括约肌收缩,降、乙、 直肠收缩 肛门内 括约肌舒张,阴部 神经,肛门外 括约肌收缩,粪 便 返 回 乙 狀 结 肠,2. 排便反射,复习思考题 1.消化管有哪些运动形式? 2.大肠内的细菌有何作用? 3.试述排便反射过程。,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