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人兽共患传染病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5005766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3.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人兽共患传染病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课件:人兽共患传染病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课件:人兽共患传染病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课件:人兽共患传染病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课件:人兽共患传染病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人兽共患传染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人兽共患传染病(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和平 13592576469 ,人兽共患传染病,课程内容,绪论 人兽共患传染病总论 人兽共患传染病细菌学疾病 人兽共患传染病病毒学疾病 教材:兽医传染病学 主编:陈溥言 辅助教材:人兽共患传染病学 主编:俞东征 新编人兽共患传染病学 主编:金宁一,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坼堵,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护,三人行未十步,忽死两人横截路。,1918年全球流感大流行时医院情景,古时对传染病的认识:疫、疫疠、瘟疫、温病、伤寒 吴有性(明):“一巷百余家,无一家幸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仅存”-传染病的危害 弗拉卡斯托罗(1546年)出版传染病,病因-“病芽” 巴斯德、科赫

2、、李斯特等逐渐发现并确定为微生物为传染病病原,传染病? 人与人之间传播 细菌导致内脏器官炎症 外伤导致皮肤感染 现在观念:所有生物因子感染引起的疾病,都应当视为传染病。 绝大多数传染病都是人兽共患传染病!只有人类才感染的传染病只剩10余种。,绪论,人兽共患传染病:在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及感染。WHO, 1959。 病原体是微生物或寄生虫。 同一种病原在自然条件下能使人和某种脊椎动物感染或发病,并可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相互或单向传染。 病原体在人和动物之间的传播方式可以是直接接触,也可以是间接传播。,人类致病病原体1709种 其中人兽共患的病原体832种 已证实的人兽共

3、患传染病200多种 我国已发现的有100余种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新发传染病(EID)和再现传染病(R-EID)约有60多种, 其中半数以上是人兽共患传染病,病原微生物,E.coli,PrPsc,Fungi,Rickettsia,virus,人兽共患传染病分类,接触性传染病毒病 病毒病 虫媒性传染病毒病 朊病毒 革兰氏阳性细菌病 革兰氏阴性菌病 细菌病 放线菌病 螺旋体病 寄生虫,病原体分类,不同动物携带的细菌病原,野生动物携带的病原体 伯氏疏螺旋体、鼠疫杆菌、炭疽杆菌、立克次氏体等 鼠、兔、蜥蜴、麝、狼、鸟类、狗、马、牛。 家畜家禽相关的细菌病原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附红细胞体、链球菌、

4、巴尔通体(猫抓病)等 鸟类携带的细菌病原 鹦鹉热衣原体,通过不同途径传播的细菌病原 呼吸道:链球菌属、支原体、衣原体 消化道: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大肠杆菌O157:H7、李斯特菌、弯曲杆菌、耶尔森菌等 媒介昆虫: 蜱虫、螨虫传播:伯氏疏螺旋体、人粒细胞埃里希体病(HGE) 白蛉:杆状巴尔通体 蚤类:鼠疫、伤寒 苍蝇:志贺氏菌、大肠杆菌等,各种动物宿主中流行的病毒,牛:朊病毒、阿卡斑病毒、埃若病毒、阿德莱德河病毒、班加病毒、牛暂时热病毒、巴都岩洞病毒、克西罗伟拉、达古拉病毒、道格拉斯病毒. 猪:乙型脑炎病毒、尼帕病毒、Menangle病毒、盖塔病毒、切奴达病毒、印基病毒、水疱病毒、科卡病毒、非

5、洲猪瘟 马:亨德拉病毒、东(西)方脑炎病毒、非洲马瘟、西尼罗病毒、科卡病毒、委内瑞拉马脑脊髓炎病毒 羊:裂谷热病毒、蓝舌病毒、苏尼病毒内罗毕羊病毒 犬:狂犬病 禽:禽流感 灵长类:埃博拉病毒、艾滋病毒、猴痘 啮齿类:汉坦病毒肺综合症病毒、汉坦病毒肾综合症病毒、猴痘病毒,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 人源性人兽共患病 互源性人兽共患病 真性人兽共患病,宿主性质,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Anthropozoonoses):指自然状态下主要在动物间传播的疾病,但也能传播给人类,如狂犬病、鼠疫、布氏杆菌病。 人源性人兽共患病(Zooanthroponoses):指一般情况下主要为人类疾病,但也能传播给动物,如人型结

6、核病(人传给猫和猴)和阿米巴病(人传给狗)。 互源性人兽共患病(Amphixenoses):指自然状态下就在人之间、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如结核病、日本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及葡萄球菌病等。 真性人兽共患病(Euzoonoses):指必须以人和某种动物分别作为其终末宿主和中间宿主。多见于寄生虫病。如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均必须以人为终末宿主,人还是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直接人兽共患病 媒介性人兽共患病 周生性人兽共患病 腐生性人兽共患病,生活史,接触传播性共患病: 是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的传染病,无生活史上的发育过程,如狂犬病、炭疽病、结核病等。,载体,循环传播性共患病:病原

7、体为完成其生活 史需要两种以上的脊椎动物宿主参与。如猪、牛带绦虫病及其囊尾蚴等。,媒介传播性共患病: 在病原体的生活史中需要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共同参与。病原体在无脊椎动物体内繁殖或完成某 一发育阶段,才能传播到一种脊椎动物宿主。如华支睾吸虫的中间宿主为淡水螺淡水鱼,终宿主为人、猫、狗、猪、鼠等。,华支睾吸虫,腐物传播性共患病:病原体需要一种脊椎动物宿主和一种非生物性的滋生地或储存处如土壤、污水、饲料、食品和植物等。如蜱感染、大肠杆菌病等。,E.coli,人兽共患传染病的危害,人兽共患传染病种类多、分布广 鼠疫、麻风病、莱姆病、艾滋病、轮状病毒病等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鼠疫:第一次大流行1亿人

8、死亡;第二次流行2500万人;第三次流行,仅印度就死亡1200万人 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 疯牛病、口蹄疫、流感、布鲁氏菌病、结核病,人兽共患传染病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导致热带、亚热带的范围不断扩大,直接影响了动植物生态系统,使生物群落、传播疾病的啮齿类动物及昆虫媒介的种属、分布区域和密度等发生改变,自然环境的改变,人与宠物的接触增多,全球化的人流、物流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速度,贫穷导致卫生状况极度恶劣,环境污染,生物恐怖威胁依然存在,传染病是地球生态的一部分,人类的疾病从哪里来?,人口数量激增打破了生态平衡,人口骤减,上世纪爆发的七大瘟疫,中世纪时,一场肆虐欧洲的黑死病,加上战争和

9、饥馑,使欧洲约半数人口命丧黄泉。1900年旧金山重现 1918年 西班牙流感,5000万人丧失性命 1924年在日本暴发“日本脑炎”, 14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男孩,容易感染“日本脑炎”病毒。亚洲与南美洲十分流行。 1976年美国爆发,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均有流行。 1986年英国发现疯牛病,1996年英国一个叫史蒂芬的年轻人惨死于疯牛病引起的“克雅氏症”。 2000年疟疾 每30秒杀死一名儿童。 霍乱被认为“曾摧毁地球的最可怕瘟疫之一”,仅1961年那次爆发就有350万人患病,你喜欢哪一个?,地球的生态平衡机制注定了传染病不会消失!,诊断技术的提高 发病率上升的原因 人类活动范围的

10、扩大 微生物进化、变异,人兽共患传染病的学科特征,特点:在于了解疾病在自然界存在的形式,宿主?媒介?传播?疫源地? 疫源地调查:调查动物组成区系、数量、虫媒以及动物、虫媒与微生物关系,明确主要宿主和媒介,确定范围。 动物流行疾病的检测:宿主和媒介的数量;宿主和媒介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情况。 实验室检测:病原分离培养;解释结果 同一种疾病,人与动物感染表现不一致。,人兽共患传染病与传染病的控制,传染病学中预防具有高于一切的意义! 切断传播途径 提高免疫力 预防 消除传染源,传染病发生前采取的措施:预防 传染病流行时所采取的措施:控制 研究传染病的发生规律,集中整个社会力量,阻断传染病流行的薄弱环节,

11、试图在全世界消灭一种又一种传染病,这样主动向传染病进攻的预防方式,称为传染病控制。,传染病的控制与一般预防概念的区别 传染病控制是一种社会的行动 传染病的控制有明确的目标:控制、消除、消灭 为达到上述目标,必须有明确的策略:预防感染、消除传染源 在传染病感染人类之前,首先控制疾病在动物中的流行:疫源地改造、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免疫力等 在传染病的袭击面前,让我们有所准备!,人兽共患传染病的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的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媒介与途径、易感动物和人 传染源(宿主):指某种病原体在其体内寄居、生长、繁殖和排出的动物机体,包括被病原体感染的人和动物。 动物性传染源:取决于人与动物及

12、其分泌物、排泄物、被污染物接触的机会和密切程度,以及是否有传染该病的适宜条件等。 人作为传染源:所占比例较小,结核病、炭疽病肠道病毒病等。 病原排出途径:消化道、生殖道、呼吸道、眼分泌物、乳汁、皮屑等,终宿主:病原在其体内完成有性繁殖过程的宿主,称为终宿主。 中间宿主:只在体内完成无性繁殖过程的宿主,称为中间宿主。 储存宿主:能够在自然界中长期维持致病微生物存在的动物,称为疾病的储存宿主。(通常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动物能满足储存宿主的条件,称为主要储存宿主) 次要宿主:能够感染病原微生物,也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疾病的传播,但不能维持病原微生物在自然界持续存在的动物,称为次要宿主。 偶然宿主:偶然感

13、染病原微生物,也可能引起疾病甚至死亡,但不能实现疾病的传播,这类动物称为偶然宿主。,增强宿主:和储存宿主在同一环境生活,能感染疾病对疾病感度敏感,可以引起疾病的迅速传播与猛烈流行,并将疾病传播到人或其他动物,但无法持久。这类动物称为增强宿主。,成为主要储存宿主的条件 微生物与宿主共生的传染病 宿主数量较多、分布广泛;对引起疾病的微生物高度易感;感染后能大量排出病原微生物。 自发排出微生物的传染病 具有排除病原微生物能力的动物,并不一定与病原微生物构成共生关系,微生物对宿主可造成严重甚至是致死的疾病。 必须依靠吸血昆虫传播的传染病 病原微生物没有自发的排出途径,必须依靠吸血昆虫传播疾病,微生物与

14、宿主必须是一种疾病关系。,宿主易感性 易感性:宿主对各种病原体感受性的大小。 易感性与宿主遗传特性、病原体的致病性密切相关,种属和个体间存在差异。 宿主的免疫状态影响易感性。 宿主的年龄、营养状况也影响易感性。,传播媒介与途径 传播媒介:将病原体从传染源传播给其他易感宿主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称为传播媒介。 非生物媒介:水和土壤、空气、食物、器械、垫料、工具、皮、毛、血、肉、骨等。 第一,病原微生物在疾病或病原携带过程中具有主动的排出方式; 第二,病原微生物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耐受外界环境的能力。,病原体排出与环境污染 随粪便排出 随尿液排出 出血 动物尸骸,病原体在生物体外条件下的存活 以休眠方式

15、 以营养形式存在:专性寄生、营自主生活 主动侵入宿主,疾病通过污染物品的感染方式 吸入方式是主要的感染方式 消化道感染是一种最常见方式 皮肤感染、创伤感染 病原主动侵入,生物媒介:疾病通过活的生物传播,这样的媒介称为生物媒介 机械传播:媒介携带病原,病原是否在媒介体表等部位增殖并不重要。 生物传播:病原进入媒介体内并增殖是必要条件,病原在媒介体内没有主动的排出途径,也没有主动进入下一宿主的能力。,主要媒介:能够保障疾病长期存在的媒介生物,称为这种疾病的主要媒介。 次要媒介:能够感染疾病,但在疾病的传播中不起主要作用的媒介,称为次要媒介。 主要媒介的条件 传染病的主要储存宿主的寄生物 要具有合适

16、的吸血习性 种属特性:生理性、营养性、解剖结构,疾病在媒介间的垂直传递 垂直传播(递):动物感染疾病后微生物侵入它们的卵细胞,并通过卵传递至它们的后代。,疫源地,疫源地:存在某一疾病的地域,称为这种疾病的疫源地。 自然疫源地:一种疾病的疫源地并不依靠人类及人类活动而存在,这样的疫源地成为自然疫源地。,疫源地结构 微小疫源地:疫源地的最基本结构,包含着组成疫源地的所有成分,能独立存在,也能造成人类的感染。 基础疫源地:能保持疾病长期存在的最小疫源地单位,称为基础疫源地。 疫源地内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宿主,能使疾病形成不间断流行; 疾病流行时疫源地内必须保持足够数量个体能够存活,使种群繁殖能赶上因疾病死亡的消耗; 疫源地内宿主的数量能够得到疫源地周围地区不断的补充,使感染媒介在饿死之前能有外来的个体填充因疾病死去个体留下的空间。,相对独立疫源地:只一片由高山、大河、荒漠等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