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高精度蓝牙称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972731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名称:高精度蓝牙称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项目名称:高精度蓝牙称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项目名称:高精度蓝牙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名称:高精度蓝牙称(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名称:高精度蓝牙称来源:第十四届“挑战杯”作品小类:信息技术大类:科技发明制作B类简介: 该产品可以用在人体秤。该称具有高精度测量、快速响应及判稳、蓝牙称重及更新固件的功能,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的,国内外未见成熟的和通过国家计量部门的认可的产品。详细介绍:作品图片作品专业信息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本发明的目的:电子技术逐渐的向着集成化、高速、高精度、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常规的测试仪器仪表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这就给高精度仪器仪表带来发展机遇。我们正是基于这一点,发明了高精度蓝牙称 基本思路: 科学性、先进性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科学性先进性体现在以下方

2、面:1.我们在软件上采用了滑动算术平均值、中值平均滤波、加权滑动平均值滤波、限幅消抖滤波,多种滤波算法综合在提高了电子称的输出精度的前提下,减少了称重变化的响应时间,使其能对称重的变化快速响应,并能消除输出结果的闪烁。数字化的温度补偿,减少称受温度的影响。2.增加了蓝牙功能,能与手机实时联系,把称重值在用户的手机及电脑上显示及存储下来,实现了产品的物联网。3.增加了远程通过蓝牙更新程序的功能。4.软件低功耗设计,当电子秤不长期处于工作状态,在未关断电源的仪器较长时间不进行不进行测量采集,可让单片机进入掉电模式,单片机每1s钟自动唤醒,采集当前的称重值,只有超过限定值唤醒单片机进入正常模式。待机

3、电流做到10uA以下。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无作品所处阶段中试阶段技术转让方式无作品可展示的形式实物、产品 、现场演示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使用说明:将物体放置在我们的高精度蓝牙称上,能立即显示出该物体的重量,并且能够把称重的值在手机客户端上记录下来。技术特点及优势: 在软件上采用了滑动算术平均值、中值平均滤波、加权滑动平均值滤波、限幅消抖滤波,多种滤波算法综合在提高了电子称的输出精度的前提下,减少了称重变化的响应时间,使其能对称重的变化快速响应,并能消除输出结果的闪烁。适用范围:本发明适用范围广,可以适用于商业,工业实验室等多个场所,也可

4、以用于教学科研。市场分析和经济预测:通过市场调研,表明高精度智能电子秤可以使用于各种中小型企业的物重称量工资结算方面,如对水晶,珍珠等的测量工资结算,对企业加快工作效率有明显的效果。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电子衡器一般是指装有电子装置的衡器。因其种类繁多,且涉及到贸易结算和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所以为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和重视,并被确定为国家强制管理的法制计量器具。电子衡器具有反应速度快,测量范围广、应用面广、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信号远传、便于计算机控制等特点。50年代中期电子技术的渗入推动了衡器制造业的发展。60年代初期出现机电结合式电子衡器以来,经过40多年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我国电子衡器从

5、最初的机电结合型发展到现在的全电子型和数字智能型。我国电子衡器的技术装备和检测试验手段基本达到国际90年代中期的水平。电子衡器制造技术及应用得到了新发展。电子称重技术从静态称重向动态称重发展:计量方法从模拟测量向数字测量发展;测量特点从单参数测量向多参数测量发展,特别是对快速称重和动态称重的研究与应用。但就总体而言,我国电子衡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其主要差距是技术与工艺不够先进、工艺装备与测试仪表老化、开发能力不足、产品的品种规格较少、功能不全、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等。现在主要在硬件上增加多级滤波及放大电路,来实现干扰的处理。硬件电路固然能实现对干扰的滤除,但同时也会

6、是电路复杂,增加失效的概率,且增加成本。我们强化软件的滤波处理,可以使硬件滤波电路简单化,软件的处理改变了硬件参数调整的不便的缺点,使电路适应性更强。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秤也需要向智能化、模块化发展,但在行业内由于很多厂家的研发能力不足,导致新技术不能很好的服务于电子秤的发展。我们的蓝牙功能的加入使产品的适用性、智能化大大加强。参考文献:1 G. Chen, Y. Wang, G. Wu. Frequency domain identification of flexible structure with the resistance strain gauge sensor. Intellig

7、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2004. WCICA 2004. Fifth World Congress C ,20042 M.K. Patra,K. Manzoor,M. Manoth. Nanotechnology Applications for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SensorsJ. Defence Science Journal,2008,58(5):636-6493 王建华.敬大德,曹少飞.基于双悬臂梁结构的应变测量传感器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5,18(3):5-84 张毅刚.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 周荷琴.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6 陈杰,陈绿深.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877 王洪业,传感器技术M.长沙:湖南科学出版社,19858 陈杰,黄鸿.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 周明德,蒋本珊.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1 郑阿奇.MATLAB实用教程(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