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桥幼儿园心理教育材料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972354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霍桥幼儿园心理教育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霍桥幼儿园心理教育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霍桥幼儿园心理教育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霍桥幼儿园心理教育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霍桥幼儿园心理教育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霍桥幼儿园心理教育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霍桥幼儿园心理教育材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霍桥幼儿园心理教育材料:做好个案跟踪工作 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本学期,幼儿园特别强调要重视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在开学初给家长的一封信里和幼儿园工作报告里,把“提高保教质量,保证幼儿身心健康”放在幼儿园工作的首位,进一步明确了幼儿发展的评估方法,要求建立幼儿个人档案,加强个案记录,对每个幼儿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建议。具体要求教师:一是分工记录;二是记录要有连续性。其目的是保证工作到位,这有利于教育的连续性和学生可持续性全面发展。为了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做好幼儿个案记录非常重要。记录幼儿个案是做好幼儿心理教育的前提即心理调查阶段,也是心理教育最一般的方法。如何做好幼儿个案记录 首先要采用问卷法收集

2、幼儿的个案资料,一般由家长和教师分别填写“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调查表的内容大致包括:1、身份资料。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幼儿园名、班级、家庭住址等。2、个人情况。个人健康状况:曾患过哪些严重疾病,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颅脑外伤、昏迷抽搐等,弄清这些疾病的过程、性质及病后有何改变;母亲妊娠期的营养状况、情绪状况、健康状况,还要了解母亲妊娠期间服用过哪些药品及有未照射过X射线等;分娩情况:了解系第几胎,第几产,妊娠足月或不足月,顺产或难产,有无胎盘异常或脐带绕颈,曾否动过手术,有无头部外伤史,产程长短,有无窒息史等;哺养情况:母乳或人工喂养;发育情况:运动机能和言语机能的发育情况是判断儿童

3、神经心理发育程度的重要标志,为此需要了解幼儿何时能哭、抬头、认人、坐、站立、走路及说话等,以及大小便自控情况;学习情况:入园年龄、学习兴趣、学习自觉性、接受能力等;个性情况:兴趣、爱好、理想、特长、气质、性格、习惯等;人际关系情况:了解学生与父母、兄弟姐妹、老师、同学等的关系情况。3、家庭情况。了解父母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结构情况;家庭居住条件;经济收入;家庭人际关系情况;父母对学生的态度及教养方式;邻居关系情况;家族中有无意外遭遇及重大挫折,对学生的影响情况;父母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在父、母系三代中有无明显的心理疾病,其症状表现和转归情况,家族中如有两人以上患有心理疾病者应用家谱系

4、图标记。4、幼儿园情况。幼儿园性质;幼儿园环境及设施情况;园风、班风情况;教师的教育、教学态度和方法;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压力情况等。5、生理发育情况。指形态指标和机能指标。6、心理健康情况。了解有无学习障碍、行为障碍、不良习惯、特种障碍、品行障碍等。在填写好调查表后,还要继续收集学生的个案资料。一般说来,主要进行以下几种心理测验:人格测验;心理健康测验。在用问卷法和测验法收集个案资料的基础上,再对幼儿进行个别心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对可疑者再通过特殊心理测验检查或复查随访观察,以了解幼儿的特殊心理问题,并纠正和补充量表测定的不足和偏差。除了上述资料外,在心理调查阶段,还应注意搜集以下资料:

5、入园时幼儿的登记表格;入园时自他处转来的个人资料;入园时个人健康资料;家访记录等。在搜集个案资料时要注意三条原则:1、客观。即就事论事记录,不可以加入主观臆测成分。2、连续。搜集资料应连续不断,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尤其是对那些适应不良的幼儿的个案资料,只有连续搜集,才能看出问题。3、多样。个案资料应广泛搜集,方法上不限于一种,时间上不限于一时,空间上不限于一处。园长在工作报告中也强调了个案记录的连续性。我们还要注意个案记录的客观性和多样性。在充分搜集幼儿个案资料的基础上,心理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对所获得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实践表明,如何把这些零星点滴、分散杂乱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由

6、的分析综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意义的结构,用以解释幼儿的心理和行为,这需要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专门的训练。在这里我愿意与大家一道,齐心协力,共同配合,把这一工作做好。在进行综合分析后,要作出系统记录。个案记录要求内容丰富、描写细致、叙述准确、重点突出、文字精炼、符合逻辑。要以传记方式并避免使用专门术语。该记录一方面可作为幼儿的心理档案,另一方面也可为第二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和训练,以及第三阶段的心理教育评估提供客观依据。所以,每位教师认真做好这一工作。 1、幼儿具体表现(1)行为习惯差:表现为自我中心严重,缺乏集体观念,组织纪律观念淡薄,自由散漫,在活动中不听从教师的指挥和安排,随心所欲,不接受

7、批评。(2)性格怪异:有的表现为任性,脾气暴燥,稍不如意就以哭闹、摔东西、攻击、耍赖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有的表现为不合群,过于腼腆害羞,说好说歹都不行;有的表现为胆小,脆弱,爱哭,怕困难。(3)依恋亲人:有的表现为回园时不让父母走,哭闹不止,向父母提出交换条件;有的表现为不想在幼儿园吃睡,希望每天能回家;有的表现为喜欢缠着老师,或希望引起老师的关爱。(4)自我控制力差:表现为活泼聪明,明白事理,当出现违纪行为,老师问他们应该怎么做时,他们什么都知道,也很快接受了老师的批评,并答应要好好做。可就是等不了多久,又“旧病”复发。教育对策 在我园有不良心理和行为的幼儿所占的比例虽然不大,但如果不引起重视

8、,其危害是不可想象的。对老师来说,因为班级有极个别这样的学生,工作负担就会无形中增加很多,这一点我们老师感觉最深。对幼儿来说,直接影响幼儿个体今后的发展,间接给周围的孩子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每个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一)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仔细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条件。一个人的成长受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素质的影响。对幼儿来说,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环境和教育,其次是幼儿园的环境和教育,第三是社会和自身素质的影响。虽然几个因素会综合发生作用,但我们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既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也不能搞单打一,更不能害怕困难,避重就

9、轻。是家庭问题,我们就要帮助家庭创造良好条件,改变教育观念和方法;是学校教育问题,我们就应从自身入手,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水平;是孩子自身素质原因,我们应努力使之在原有基础上的所进步。(二)正视家庭教育问题,切实做好家长工作。在我们实际工作中,有可能存在这样的想法:明知幼儿是因为家庭因素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可发现家长很难对付,也就是说家长素质低下,观念偏极,完全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这时,会放弃做家长的工作。有时为了迎合家长的欢心,哄哄家长也就了事,但哄得了今天哄不了明天,由于这些家长往往对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如果他们发现孩子还存在问题,轻者,家长会失去对老师和幼

10、儿园的信任,把孩子转到其它学校,重者,家长会向领导投诉,这样,会影响自己的工作,危及自己的生存。所以,我们不能抱侥幸心理��反正这样的孩子自己只教一年。我们要一切为了孩子今后的成长和成才,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为孩子的健康发展铺平道路。这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掌握与家长交谈的艺术,既要做到热情主动,又要做到不亢不卑;既要注意交谈艺术,又要注意尊重客观事实,达到家园联系的真正目的。切不可简单直诉孩子的“罪状”,搞得家长没面子,伤害家长的自尊心,这样很容易使家长产生对立情绪。目前,在教育理论界存在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补充。这一观点强调学校教育的“决定

11、性作用”。二是认为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而且是主导,其它都是辅助,都是补充。这一观点强调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认为家庭教育的精髓之处,是学校教育永远替代不了的,家庭是一种最高级的教育单位,每一个幸福的家庭都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最学府。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了,他既重视家庭教育,也强调学校教育对家庭的影响。他说:“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他强调学校可以通过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素质,改善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三)提高认识,注重方法我认为作为教育者,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然

12、后才是方法技巧问题。著名心理学家艾鲍说:“在辅导过程中,教师能带进辅导关系中最有意义的资源,就是他自己。”可见,老师在对幼儿开展心理辅导中影响最大的是个人的人品和自身的素质,其次是技巧。1、认识中最重要的是责任感和爱心。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责任感具有社会属性,一旦具有了就会对个人的行为起永恒的推动作用;而爱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自然属性,它有很大的情绪性和波动性,只有当爱里渗透了强烈的责任心,爱才会变成一种高尚的爱、无私的爱、永恒的爱。台湾著名的忠信高级工商学校的校长高震东这样说过:如果把工作当成任务,那只会被动地工作;如果把工作当成责任,那就会主动地工作。在学校教育中,如果我们每个教师都把责任拉到自

13、己身上,揽过来而不是推出去,人人都有了这种精神,很多事情就好办了。当幼儿心理和行为出了问题,我们如认为家庭的事与己无关,解决幼儿家庭的问题我无能为力,甚至希望幼儿离开班或离开学校。这就放弃了爱、放弃了责任。所以,我认为只有勇敢承担起教育幼儿的责任,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爱心是指热爱关心幼儿、信任理解幼儿,它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是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第一,首先是要真心实意地爱孩子。特别是对待特殊家庭里长大的幼儿,就要象有首歌里唱的那样: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爱是打开幼儿心扉的催化剂;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老师不能漠视,敷衍幼儿出现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应该把幼儿当成自己的子女、当成自

14、己的朋友,倾听幼儿的声音,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用人生的经验、真情实话,帮助他们解惑答疑,引导幼儿走出心灵的迷雾。第二,要真诚合理爱有问题的孩子。爱虽然是人的一种本能,但会爱却是一种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热爱学生。”我们要懂得:爱不只是给予,它是合理的给和合理的不给;是合理的赞美和合理的批评(合理批评是严格与善良的圆满结合,是合乎情理的严格,而且是充满人情味的关切);它是合理的争执、对立、鼓励、督促、安慰。我们对这些孩子不应只给予一种“高情感”的爱,即过多的关注或过分的迁就以及时时处处的“监视”;也不能采用与之相反的过激的态度,过分地斥责。这些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

15、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我们应该给学生一种“低情感”的关爱,即以一种平常心待平常人的态度,在相当的幅度内不干涉他们的自由。平等相处,既关怀他们,又显得不过分;对他们有要求,但又不给他们过分的压力。平常心是一种健康持久平和的心态,给人和谐与轻松,这样的心态可以使学生感到安全与温暖,使其快乐愉悦。有了平常心,就能使这些学生处在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中,有助于减缓学生的心理压力,调适失衡的心态,修复受创的心灵,从而恢复心理健康。第三,对孩子的爱要持之以恒。要想使心理和行为有障碍的幼儿完全恢复健康,有时不是一两次心理辅导就能奏效的,还需要老师抓反复、反复抓。如果我们能给幼儿持之以恒的爱,坚持不懈地辅导,在辅导

16、时,不显山、不露水、不急躁,让幼儿从内心真正体验到老师对他的爱,幼儿就会产生强大动力,逐渐恢复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否则,我们的工作就会前功尽弃,甚至会使问题更严重。因为心理有障碍的幼儿,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强烈的自卑感,一旦老师流露丝毫的失望,幼儿就会完全否认自己,失去信心。2、对幼儿的心理辅导要讲究教育艺术。第一、教师要避免空洞乏味的直接说教。应善于迂回包抄,善于举例。著名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孩子讲什么理论。如果想使他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志它。”第二、教师要注意言语的作用。在对幼儿进行心理辅导时,言语要亲切,“教师意识”不要太浓,始终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与幼儿保持一种平等的关系,使幼儿感觉到你是他真正的朋友,是在真心实意地关心他。别林斯基说:“充满爱的语言,使无可反驳的劝说好似熊熊烈火发出的光和热,而听到这种语言,心中感到暖洋洋的,会让人心情舒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