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应知应会(13年6月)2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971926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感应知应会(13年6月)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院感应知应会(13年6月)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院感应知应会(13年6月)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院感应知应会(13年6月)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院感应知应会(13年6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感应知应会(13年6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院感应知应会2013年7月修订1、医院感染管理的三级组织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和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三级管理组织。2、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职责(1)根据本科室的工作特点,制定医院感染相关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协助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3)对本科室医院感染、传染病病例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上报(医师)。(4)指导、督促本科室医务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职业防护及手卫生等制度。(5)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知识宣教工作。3、医院感染定义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己开始或入院时己存

2、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4、何谓“医院感染暴发”和“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1)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期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2)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5、科室“医院感染暴发”报告途径当本科室患者中出现医院感染暴发趋势时,科主任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共同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6、医院感染信息的获取渠道有晨会、电话、网络、简报、反馈单等。7、手卫生定义医务人员

3、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8、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9、WHO手卫生五个重要指征(两前三后)(1)接触患者前(2)清洁(无菌)操作前(3)接触患者体液后(3)接触患者后(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10、正确的洗手方法(1)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2)取适量洗手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4)在流动水下彻底洗净双手,擦干。11、手卫生搓揉步骤及

4、搓揉时间分6步;每步至少做5次,整个搓揉时间应大于15秒 。具体揉搓方法为:(内、外、夹、弓、大、立、腕或完) 内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外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夹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弓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大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立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腕或完 : 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12、多重耐药菌的定义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13、我院常见的多重耐药菌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大

5、肠埃希氏细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MDR-鲍曼不动杆菌、M/PDR-铜绿假单胞菌。14、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措施(1)加强手卫生。(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各种标识齐全(一览表、病历夹、床头),诊疗用品相对固定 。(3)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4)加强环境清洁与消毒。仪器表面用75酒精擦拭,其他物品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拭。(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6)及时规范采集并送检标本,跟踪监测,直至临床感染症状好转或治愈方可解除隔离。患者外出检查或转科时应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7)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15、 标准预防定义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

6、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防护用品(手套、隔离衣、口罩、帽子、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呼吸卫生/咳嗽礼仪、患者安置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16、标准预防的原则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17、戴手套注意事项 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 (1)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2) 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 (3) 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4) 操作完成后应脱去手套并洗手,戴手套不能代替洗

7、手。18、职业暴露后的局部应急处理(1)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局部;(2)污染眼部等粘膜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对粘膜冲洗;(3)有伤口时,应在伤口旁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持续推挤),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洗手液和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4)用75%的酒精或0.5%碘伏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酌情包扎处理。19、职业暴露后报告处置流程职工发生职业暴露-向科室负责人及感染管理科报告(电话50217)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核实病人带病情况,感管科酌情给予检查、追踪以及指导用药。20、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1)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积极治疗与感染相关疾病。(2)合

8、理使用抗菌药物正确进行预防性用药,皮肤切开前30分钟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用药。(3)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规范进行手卫生。(4)术中做好患者保温工作。(5)规范换药(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 )。21、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控制措施(1)首选无创通气。(2)实施正确的口腔护理,每2-6小时1次。(3)无禁忌症者应将床头抬高300 - 450。(4)冷凝器应始终保持在最低位.(5)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规范进行手卫生。(6)尽早撤机和拔管。22、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铺大无菌单(巾)、穿无菌手术衣。(2)穿剌部位成人首选锁骨下静脉。(3)定期更

9、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4)规范进行手卫生。(5)不常规更换导管,尽早拔除导管。2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1)严格掌握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操作原则,规范进行手卫生。(3)保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4)及时清空尿液,收集容器专人专用。(5)留取尿培养标本时,应消毒导尿管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并及时送检。(6)禁止常规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7)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阻塞或脱出时以及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立即更换。(8)应尽早拔除导尿管。24、接触传播的定义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25、 隔离的种类及标识的颜

10、色空气-黄色,飞沫-粉色,接触-蓝色。26、无菌物品、药液启封后可使用的最长时间为 无菌包24小时;抽出的药液2小时,溶媒24小时。27、无菌物品存放要求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 、距天花板50cm。28、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具)管理(1)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具),不论是否剪除针头;是否被病人体液、血液、排泄物污染,如一次性指套、手套、吸痰管、阴道窥镜、肛镜、印模托盘、治疗巾、皮肤清洁巾、擦手巾、压舌板、臀垫等接触完整粘膜、皮肤的各类一次性使用医疗、护理用品等,均属于医疗废物。(2)各种医疗用物的外包装、使用后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以及使用后的安瓿,未被病人血液、体液

11、、排泄物污染的,不属于医疗废物。29、盛装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的颜色及容量要求黄色,不超过3/4 。30、三(二)级医院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质量指标(1)医院感染发病率应10%(8%);漏报率20%;I类手术切口感染率1.5%(0.5%)。(2)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洗手方法正确率100%(95)%;对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处置知晓率100%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率100%,考核合格率100%。(3)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30%。(4)手消毒剂开瓶后使用期:易挥发的醇类产品不超过30天;不易挥发的产品不超过60天。31、法定传染病种类、报告时间、报告率、报告人(1)分类分甲、乙、丙3类,共39种,其中甲类2种(鼠疫、霍乱);乙类26种,其中的SARS、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为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丙类 11种。(2)上报时间 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2小时内报告 ,其余均24小时内上报。(3)报告率:100%(4)报告人:首诊医生。一院分院感管科2013.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