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茶加工制作工艺主要工艺流程:杀青、摊放、初烘、摊放、初包、复烘、摊放、复包、足干、分级等工序历时70多小时之久 • 1、杀青 一般用斜锅杀青,在杀青前,杀青锅应磨光打蜡火温掌握120℃-130℃,先高后低(80℃),温度过高使杀青叶可能烧焦,过低又杀青不足,且因延长杀青时间易造成芽头茸毛脱落,色泽暗,香气低每锅投叶量500克左右,投叶过多,不能杀透杀匀,过少手炒不便,容易炒焦 杀青技术是:叶子下锅后,双手轻快翻炒,使芽头均匀受热,捞起茶芽后,再让茶芽由锅壁下滑动作要灵活、轻快,切忌重力摩擦,防止芽头弯曲、脱毫和茶色深暗杀青全程需时约4分钟,炒到芽蒂萎软,青气消失,发出茶香,减重率达30%左右时即可起锅 • 2、摊放 杀青叶出锅后,放入小篾盘中,轻轻扬数次,散发热气,清除细末杂片摊凉4-5分钟即可初烘 • 3、初烘与摊放 放在炭火炕灶上初烘,温度掌握在50-60℃,每隔2-3分钟翻一次,烘时约20-30分钟,烘至5-6成干左右即可下烘后摊放2-3分钟 初烘程度要适当,过干,初包闷黄时转色困难,叶色显青绿,达不到香高色黄的要求;过湿,香气低闷,色泽发暗 • 4、初包 初烘叶稍经摊凉,即用牛皮纸包好,每包1.5千克左右,置于木质制或铁质制的箱内,放置40-48小时,叫做初包,它是黄茶品质形成的重要工序。
每包茶叶不可过多或过少,太多化学变化剧烈,芽易发暗,太少色变缓慢,不能达到初包的要求由于包闷时氧化放热,包内温度逐步升高,24小时后咳能达到30℃左右,此时应及时翻包,以使转色均匀初包时间长短,与气温密切相关当气温在20℃左右时,约40小时,气温低时还应延长初包时间 当芽现橙黄色时即可松包复烘通过初包,黄茶品质基本形成 • 5、复烘与摊放 目的在于进一步散失水分,固定已形成的品质,减缓在复包过程中有些有效物质的转化 • 烘叶量比初烘时多1倍,温度掌握在50℃左右,约烘1小时,烘到8成干时即可,如初包变色不足,可烘到 7成干下烘后进行摊凉 • 6、复包 方法同初包,需时约20小时左右,至芽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即可 • 7、足干 温度控制在40-50℃之间,叶量为500克左右,烘到足干时下烘 • 8、分级 按芽头肥瘦、曲直和色泽的金黄程度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