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贵在“挖”旅游重在“有”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946800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贵在“挖”旅游重在“有”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文化贵在“挖”旅游重在“有”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贵在“挖”旅游重在“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贵在“挖”旅游重在“有”(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贵在“挖” 旅游重在“有”市党政考察团赴珠三角六市考察学习见闻之四你挖,或者不挖,文化在那里,不增不减。 但是,别人挖掘文化比咱多,甚或把我们的文化嫁接到了他们那里,我们就只剩下传说了。你有,或者没有,人们都旅游,只多不少。但是,我们没有的项目别人有,或者人家比我们的景色更加多彩迷人,我们就只能当通风口了。被誉为“南中国唯一的皇家园林”的圆明新园,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浪漫之城”珠海。关于其开发模式,一位市领导总结出四个字:无中生有!始建于1992年的圆明新园占地1.39平方公里,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以北京圆明园被焚烧前建筑为“原稿”,按1:1比例选建圆明园四十景中的十八景。这并非简

2、单的复制。该园以北京圆明园为载体,融中国文化、西洋文化、历史文化、旅游文化、商业文化、饮食文化于一体,先后推出大型主题晚会“圆明沧桑”、“东方神珠”、“大清海战”等,园内每天表演达30场。大型全景式舞蹈史诗大清王朝以及今年隆重打造的国内首部战争题材实景表演淇澳风云,每晚都为游客献映。这绝非简单的视听。圆明新园以全方位的旅游服务设施和努力倡导的旅游新概念,成为珠三角地区旅游新亮点。比如在1999年,该园投资8000万元建成占地11万平方米的互补项目大型情景式水上乐园梦幻水城。在这里,游客可以享受造浪池、高速滑道、漂流河带来的清凉和刺激,也可以享受迷城历险、野战营带来的神秘和奇幻。搬来的文化也是文

3、化,搬来的景点同样迷人!我们得知,圆明新园以其独特的经营开发模式深得游客和专家好评,成为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十大旅游景区之一和珠海必游之地。自1997年春节正式对外开放至今,该园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500万人次。文化+科技+市场=华强模式。这是考察团成员参观完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得出的公式。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是以技术起家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该集团将现代高新科技和文化产业相结合,以文化为核心,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走出了一条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的新路子。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在产业结构方面,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各个部门协调作战。在人才结构方面,既有创意、策划、美术、音乐、电影等艺术人才,也有自

4、动控制、机械制造、计算机等科技人才,同时加紧对文化科技人才的培养,组建多专业复合型人才队伍。在内容方面,产业内容融合已完全渗透到特种电影、数字动漫、影视产品、文化科技主题公园、主题演艺等多个文化产业领域。全产业链拼市场。该集团现已打造出集“创、研、产、销”于一体的文化科技产业链,业务领域覆盖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影视娱乐、网络媒体、文化消费品五大领域以及主题公园、特种电影、数字动漫、文化衍生品等21个专业,各业务领域形成优势互补、互为上下游、互为发展平台,较好地解决了文化科技产业创新与创意、开发与研究、规模化生产以及市场营销等从源头到末端市场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该集团坚持

5、自主创意、自有知识产权,采用多元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市场战略,现已实现规模化出口。 国内唯一具有成套设计、成套制造、成套出口大型文化科技主题公园的企业;动漫产品2011年产量达到18512分钟,位居全国产量第一名;累计超过10万分钟的作品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听着企业负责人的介绍,考察团成员纷纷陷入沉思。目前,我市有A级以上重点景区26个,A级景区数量占全省总数的14%,4A级以上景区数量约占全省的1/4,5A级景区占全省的1/2。但是,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哪里?走向全国打入国际的有几个?每年动辄几千万的游客数量,究竟给洛阳创造了多少价值?“十一五”期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年均增长25%。201

6、1年,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771.00亿元,占整体经济总量的6.7%。深圳还提出,2011年至2015年,每年投入5亿元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比之下,我们这些年文化发展不是快了而是慢了,我们这些年旅游开发的力度不是大了而是小了。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在珠三角地区能够做到,甚至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能做到,而到了历史积淀异常丰厚、人文典故俯拾皆是的洛阳,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文化贵在“挖”。旅游重在“有”。“挖”什么?就当前而言,要突出一个“特”字,在“千年帝都、河洛之根、牡丹花城、丝路起点”四张名片上下工夫,深度挖掘,加强研究,形成传承弘扬的大环境、大气候。怎么“挖”?

7、关键做到“五新”:以龙门石窟、关林、老城区、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等重要遗址区综合开发和重大遗址保护展示为重点,再现“神都”新风采;以河洛文化旅游节和河出图、洛出书等根亲文化为载体,将客家文化、姓氏文化的研究、组织、活动融为一体,使“寻根河洛”成为洛阳扩大开放的新途径;以举办牡丹文化节为契机,进一步打造弘扬牡丹文化的新平台;以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加快白马寺综合保护开发和瀍河回族区综合开发建设,着力打造中外文化交流的新亮点;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巩固提升各项创建成果,为洛阳增添越来越多的城市新品牌。“有”什么?有载体,有项目,有设施,有服务!怎么“有”?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文化旅游龙头企业,强化产业支撑。关于机制的问题,要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文化、文物、旅游和城建、生态的融合。关于资金的问题,要建立健全资金筹措机制、盈亏平衡机制、债务偿还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用经营城市的理念去经营、去运作文化旅游项目。考察归来,大家共同的感受是受震撼、受刺激、坐不住。考察归来,大家共同的心声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正逢其时,时不我待!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千载难逢。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难得。福民强市,鼓点紧催。洛阳,一定能扛好河洛文化传承弘扬大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