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结束思考常在改变从现在开始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934980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结束思考常在改变从现在开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习结束思考常在改变从现在开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习结束思考常在改变从现在开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习结束思考常在改变从现在开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习结束思考常在改变从现在开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结束思考常在改变从现在开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结束思考常在改变从现在开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结束,思考常在,改变从现在开始甘肃省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总结天水市七中 吴俊杰学习结束,思考常在,改变从现在开始甘肃省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总结甘肃省天水市七中 吴俊杰 2012年12月我有幸成为甘肃省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一名成员,为期两周的台湾教育参观学习之旅,既是一次知性之旅,又是一次感性之旅,收获颇丰,感慨颇多。学习期间,我们聆听了台湾师范大学教育推广学院王如哲、洪仁轩、黄纯敏等多位专家教授的讲座,参观了台湾教育部101特色学校亮点标杆学校-新北市有木国小和基隆市立百福国中,通过参观、学习、反思我们对台湾地区的基础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在与同行的其他优秀骨干教师、领导交流探

2、讨中,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试图努力从中提炼出台湾教育给我们的一些启示。进入台湾,首先感到台湾干净整洁,待人接物非常热情友善,素质较高,他们对自己的工作、从事的职业乃至自己所在的城市都非常热爱,充满了高度的认同感和热忱。台师大洪仁轩副院长讲话朴实无华对人周到诚恳,我一度认为他是个普通工作人员;王如哲教授是一位享誉国际的教授,他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台湾名吃麻薯,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站着讲座一天之后,离开时向主持活动的青年教师鞠躬感谢;张雨霖、张素贞、黄纯敏等教授讲座深入浅出,态度和蔼,讲座间隙和大家热情交流,等等,大师没有大架子。至于我们参观学校的每一个工作人员和领导,虽不是大师,却有大师的情

3、怀和思考,每个人都有着深刻的直切教育本质的教育理念,都有着高度责任感和敬业心。旁晚外出时偌大的街市很安静,极少喧哗,在一个无车的巷道口见到几位老人在等红绿灯,一次问路遇到的年轻人也不知道如何去走,但就在我要离去时,他热情地拿出手机导航查找,详细地描述了路线图。接送我们的大巴车司机,一路上总是钻在车底下为我们认真、小心地取、放行李。在台湾师大附近有一个四周没有围墙的城市绿地,被称为大安森林公园,里面行人、玩客很多,但非常干净整洁,各种设施完好无损,并不吵闹喧哗,无不雅之行为,最让人惊诧震撼的是,就在这里我见到了松鼠,好几只松鼠在树干上窜上窜下,在草地上嘻嘻游玩,一度曾恍惚自己来到了山林野外的自然

4、保护区。其实,这样的事例也不一而足,这都是些小人物,但是我们收获的却是极大的感动和震撼,就如台湾师大教育推广学院陈志学院长自豪的宣称,台湾的发展离不开台师大培养的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教师人才,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自豪地说,当地群众素质提高和文化发展离不开我们培养的一批又批的优秀学生?看看上下学的路上,我们不敢,那我们缺少什么,为什么不敢?我们有没有对自己职业的类似的高度认同和荣耀呢?也许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台湾“国民教育”分国小和国中两个阶段,其中国小是6年,国中3年,这就是台湾的9年国民义务教育。台湾的小学和初中就读公办学校的实行免费,学生所需费用由政府承担;就读私立学校的学生需交纳学

5、费、书费、补课费等。我们这次参观的新北市有木国小和基隆市立百福国中属于台湾的国民教育。通过参观和交流我发现国民教育,也就是我们常言的基础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国民教育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校的地理环境,学校积极开展了各种特色课程,例如有木国小有深耕稻香、希望丝瓜的农场课程,有涉及萤火虫、蝴蝶的生态课程,有垂降溯溪的探索体验课程,有鼓乐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每个老师都具有很强的课程设计、都具有很强的课程设计、执行的能力。有木国小总务主任一周两节课,当我们很羡慕时,他说“很累的,准备一节课需要两三天的时间”,我不把它当成一句假话。记得有这样一个

6、真实的事情,有人听了一位老教师的课后赞不绝口问他准备了多长时间,他说“我准备了一辈子”,用一辈子准备每一节课,值得敬仰的同时,更值得学习、反思自我。百福国中则根据学生特点和国中后学生分流的现实情况开设了体育特色班、木工板、美容美发班、电机维修班、烹饪班等,学校指派老师进行集体或者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充分得到培养,同时为这些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个性和特长的机会,为步入社会和职校分流提前着手准备,这是真正关注人的发展和面向未来的教育。另外,两所学校都在一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犄角旮旯里打造有他们的生态园,提供给学生生命的体验,无论校园是大是小,到处都绿树成荫,鲜花争艳,台师大和台大如此,有木国小和百

7、福国中也是如此,大街小巷还是如此。学校教室走廊展出了师生作品,校舍外墙装饰了科普壁画,楼梯台阶上贴的是英语谚语,水房墙壁贴有单词,学校的宣传、学生的活动,教育无处不在,处处都有教育,都可见教育中匠心独运,学校每个角落都充满了人文气息和科学精神,环顾校园,聆听讲解,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我们见不到管理者的急功近利和浮躁喧哗,静下心来做教育,“为了孩子的发展”被真正地落实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在和学校的老师交流中,“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学校教育能给孩子什么变化”,则是他们每一个人都努力思考和实践的问题。他们认为教育孩子是为了让他们适应未来生活,创新的校务经营和创意教学课程的展现,便是为了孩子打造迎

8、接未来的前提,肩负起文化传承的责任,丰富的社区体验及题材及人文、自然生态资源的投入,经过学校之转化都将化育成学校成长之养分,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学到活用的知识,且充满自信。台湾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德行教育,他们认为小学教育不只是启蒙教育时期,更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非常重视小学生的德行教育,以如何“做人”为起点,围绕礼义、廉耻、诚信等方面进行教辅培养。有木国小的班级命名就很有特色,“七年级忠班”引起了很多人的疑惑,了解之下才得知,“礼、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等等是孔子提出的德目,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精髓之所在,显然,这里的班级命名已经不再是一个

9、简单的符号,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重视,以及对学生品德教育的潜移默化早已经润物无痕了。在台湾几天我们还发现有许多人带有口罩,尤其在有木国小录制电视时也有学生戴着口罩,了解一下才知原来这些人不懂程度病了,他们戴口罩是为了不传染给别人。就如学校介绍的,他们普遍认为:学生的德行优劣不是通过考试成绩来确定的,而是通过养成教育来培养的,是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来实现的。从这些小事情中就可见一斑。因此,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无痕的德育教育,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文明诚信、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等。台湾非常重视社区教育功能的发挥。百福中学在学生放学之后,学生的体育等活动场所对社区开放,在有木

10、国小,附近的居民和社团组织也可以在节假日租借有木国小的活动场所,台湾大学体育场馆附近更是没有围墙阻隔,这一系列举措都密切了学校和社区的联系,让社区走进来拉近了社区和学校的关系,服务社区,在以后的工作中易于得到社区的理解和支持,这种开放的教学环境,学校良好的环境和学生的素养成为一种无声的社区教育,反过来也会有助于学生教育。相比我们的校门紧锁闲人免进,与社区割裂的教育环境培养出了的只是会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他们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交往优势、设备条件,结合社区居民实际需求,从提高就业能力和提高生活质量两个方面,普遍设立了多种形式、多种专业的培训班。在参观学习中我们还发现,学校高度重视教师会。教师会

11、是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组织。校长和学校各部门的行政负责人在决策出台以前,总要向教师会反复征求意见。教师会也会主动向校长和学校的部分行政负责人提出工作建议。此外,教师会还会积极帮助老师反映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国小和国中的教师都有进修计划,他们结合自己的教学需要,主动选择相关专业深造。不仅师范院校参与了此项工作,很多综合大学也安排院系承担教师继续教育,多元的继续教育途径,有力地推动了教师的再学习和再提高。有木国小的总务主任言谈之中总说自己是为教师服务的,对教师的尊重和维护被落实到了工作的每一个细致环节。在台湾的学习中总有几个关键词被反复提及,如“多元文化并存、包容”、“培养学生可

12、以带着走的能力”、“活动教学”、“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学生生涯规划”、“回到教育初衷,让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位置”、“做有差异的教育,把每一个孩子都带上来。适应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需要”、“关怀”、“教育要有国际化视野”、“教师进步了,学生才会进步”,每个学校都有教师愿景、学校愿景和学生愿景,总之在台湾的教育中,更多关注的是人,更贴近人的关怀,为着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可这一切都奠定了各阶段的学习都不可能是简单地走过场,也不仅仅是知识记忆试技能,反观我们的教学,我们的归因不同,可以说我们向外,他们向内,台湾教师教育和工作要求注重不断的省思、检视、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往往将人与

13、世界割裂开,将学生所在封闭枯燥的教科书里,重视知识传授和考试技能、升学选拔的教学距离教育的本质越来越远。在台湾的国民教育中普遍强调落实着人的教育,尤其是在国小教育中,他们认为孩子的心是向往着窗外的,国民教育的学生学习分两个轨道进行,一是正式的课程和基本知识,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识概念,使学生熟悉学科的基本知识,二是生活中的体验课程,这不同于我们西部一些学校浅层次得、仍然把学生拘在课堂上的变相的知识学习的二课活动,他们希望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系统与生活中的经验系统结合,将知识转化为经验、能力,发挥应用到生活中去,从而打造多元文化并存的多元智能学校,让孩子有更大的视野,更广的胸襟,更深化的学习,更懂得

14、关心生态、了解自然、关怀人文、重视品质、有创造力观察力思考力,将来更有人际能力和内省智慧能力。而对这一切,每一个教育者不可不思,固然我们只是学校中普通的一员,也许我们人微言轻改变不大,但我们必须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影响,至少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思考自己的教学和教育理念,从现在开始,因为你现在的和以后的近百名学生必将受益于你的思考和践行。当然,此次学习也不无遗憾,例如,没有机缘和台湾的这两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讨论,缺乏具体学科知识和教学思想的交流,没有见到涉及到学生考试、教师评鉴、教师课程设计的相关资料,凡此种种是本次学习的最大的遗憾。只能寄希望于通过其他途径弥补这方面的遗憾。回到工作单位,思考没有停止,感动仍在继续发酵,改变从现在开始。再一次感谢省上组织的这次具有重要意义的研讨活动,感谢同行的交流探讨,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示范引领作用,力争在带动本地区、本学校的发展中尽一份绵薄之力。2013.1.6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