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ava中运用hashtable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930721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java中运用hashtable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java中运用hashtable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java中运用hashtable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在java中运用hashtable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在java中运用hashtable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java中运用hashtable》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java中运用hashtable(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ashtables提供了一个很有用的方法可以使应用程序的性能达到最佳。 Hashtables(哈希表)在计算机领域中已不是一个新概念了。它们是用来加快计算机的处理速度的,用当今的标准来处理,速度非常慢,而它们可以让你在查询许多数据条目时,很快地找到一个特殊的条目。尽管现代的机器速度已快了几千倍,但是为了得到应用程序的最佳性能,hashtables仍然是个很有用的方法。 设想一下,你有一个包含约一千条记录的数据文件,比如一个小企业的客户记录,还有一个程序,它把记录读到内存中进行处理。每个记录包含一个唯一的五位数的客户ID号、客户名字、地址、帐户结余等等。假设记录不是按客户ID号顺序分类的,所以

2、,如果程序要将客户ID号作为“key” 来查找一个特殊的客户记录,唯一的查找方法就是连续地搜索每个记录。有时侯,它会很快找到你需要的记录;但有时侯,在程序找到你需要的记录前,它几乎已搜索到了最后一条记录。如果要在1,000条记录中搜索,那么查找任何一条记录都需要程序平均查核500.5 (1000 + 1 )/2)条记录。如果你常需要查找数据,你应该需要一个更快的方法来找到一条记录。一种加快搜索的方法就是把记录分成几段,这样,你就不用搜索一个很大的列表了,而是搜索几个短的列表。对于我们数字式的客户ID号,你可以建10个列表,以0开头的ID号组成一个列表,以1开头的ID号组成一个列表,依此类推。那

3、么要查找客户ID号38016,你只需要搜索以3开头的列表就行了。如果有1,000条记录,每个列表的平均长度为100(1,000条记录被分成10个列表),那么搜索一条记录的平均比较次数就降到了约50(见图1)。 当然,如果约十分之一的客户号是以0开头的,另外十分之一是以1开头的,等等,那么这种方法会很适合。如果90%的客户号以0开头,那么那个列表就会有900条记录,每次查找平均需要进行450次比较。另外,程序需要执行的搜索有90%都是针对以0开头的号码的。因此,平均比较数就大大超过简单数学运算的范围了。 如果我们可以按这样一种方式在我们的列表中分配记录,情况就会好一些,即每个列表约有相同条目的记

4、录,而不管键值中数字的分布。我们需要一种方法能够把客户号码混合到一起并更好地分布结果。例如,我们可以取号码中的每位数,乘以某个大的数(随着数字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然后将结果相加产生一个总数,把这个数除以10,并将余数作为索引值(index)(除数相同的分到一组)。当读入记录时,程序在客户号码上运行这个哈希(hash) 函数来确定记录属于哪个列表。当用户需要查询时,将同一个哈希函数作为一个“key”用于客户号码,这样就可以搜索正确的列表了。 像这样的一个数据结构就称为一个哈希表(hashtable)。 Java中的Hashtables Java包含两个类,java.util.Hashtable

5、 和java.util.HashMap,它们提供了一个多种用途的hashtable机制。这两个类很相似,通常提供相同的公有接口。但它们的确有一些重要的不同点,我在后面会讲到。 Hashtable和HashMap对象可以让你把一个key和一个value结合起来,并用put() 方法把这对key/value输入到表中。然后你可以通过调用get()方法,把key作为参数来得到这个value(值)。只要满足两个基本的要求,key和value可以是任何对象。注意,因为key和value必须是对象,所以原始类型(primitive types)必须通过运用诸如Integer(int)的方法转换成对象。 为

6、了将一个特定类的对象用做一个key,这个类必须提供两个方法,equals() 和 hashCode()。这两个方法在java.lang.Object中,所以所有的类都可以继承这两个方法;但是,这两个方法在Object类中的实现一般没什么用,所以你通常需要自己重载这两个方法。Equals()方法把它的对象同另一个对象进行比较,如果这两个对象代表相同的信息,则返回true。该方法也查看并确保这两个对象属于相同的类。如果两个参照对象是完全一样的对象,Object.equals()返回true,这就说明了为什么这个方法通常不是很适合的原因。在大多数情况下,你需要一个方法来一个字段一个字段地进行比较,所

7、以我们认为代表相同数据的不同对象是相等的。 HashCode()方法通过运用对象的内容执行一个哈希函数来生成一个int值。Hashtable和HashMap用这个值来算出一对key/value位于哪个bucket(哈希元)(或列表)中。作为例子,我们可以查看一下String 类,因为它有自己的方法来实现这两个方法。String.equals()对两个String对象一个字符一个字符地进行比较,如果字符串是相同的,则返回true: String myName = Einstein; / The following test is / always true if ( myName.equals(

8、Einstein) ) . String.hashCode()在一个字符串上运行哈希函数。字符串中每个字符的数字代码都乘以31,结果取决于字符串中字符的位置。然后将这些计算的结果相加,得到一个总数。这个过程似乎很复杂,但是它确保能够更好地分布值。它也证明了你在开发你自己的hashCode()方法时,能够走多远,确信结果是唯一的。 例如,假设我要用一个hashtable来实现一个书的目录,把书的ISBN号码作为搜索键来进行搜索。我可以用String类来承载细节,并准备好了equals()和hashCode()方法。我们可以用put()方法添加成对的key/value到hashtable中。 Pu

9、t()方法接受两个参数,它们都属于Object类型。第一个参数是key;第二个参数是value。Put()方法调用key的hashCode()方法,用表中的列表数来除这个结果。把余数作为索引值来确定该条记录添加到哪个列表中。注意,key在表中是唯一的;如果你用一个已经存在的key来调用put(),匹配的条目就被修改了,因此它参照的是一个新的值,而旧的值被返回了(当key在表中不存在时,put()返回空值)。要读取表中的一个值,我们把搜索键用于get()方法。它返回一个转换到正确类型的Object参照: BookRecord br =(BookRecord)isbnTable.get(0-345

10、-40946-9); System.out.println(Author: + br.author+ Title: + br.title); 另一个有用的方法是remove(),其用法同get()几乎一样,它把条目从表中删除,并返回给调用程序。 你自己的类 如果你想把一个原始类型用做一个key,你必须创建一个同等类型的对象。例如,如果你想用一个整数key,你应该用构造器Integer(int)从整数中生成一个对象。所有的封装类如Integer、Float和Boolean都把原始值看做是对象,它们重载了equals()和hashCode()方法,因此,它们可以被用做key。JDK中提供的许多其它

11、的类也是这样的(甚至Hashtable和HashMap类都实现它们自己的equals()和hashCode()方法),但你把任何类的对象用做hashtable keys前,应该查看文件。查看类的来源,看看equals()和hashCode()是如何实现的,也很有必要。例如,Byte、Character、Short和Integer都返回所代表的整数值作为哈希码。这可能适合,也可能不适合你的需求。 如果你想创建一个hashtable,这个hashtable运用你自己定义的一个类的对象作为key,那么你应该确信这个类的equals()和hashCode()方法提供有用的值。首先查看你扩展的类,确定它

12、的实现是否满足你的需求。如果没有,你应该重载方法。 任何equals()方法的基本设计约束是,如果传递给它的对象属于同一个类,而且它的数据字段设定为表示同样数据的值,那么它就应该返回true。你也应该确信,如果传递一个空的参数给该方法,那么你的代码返回fals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if ( (o = null)| !(o instanceof myClass) return false; / Now compare data fields. 另外,在设计一个hashCode()方法时,应该记住一些规则。首先,该方法必须为一个特定的对象返回相同的值

13、,而不管这个方法被调用了多少次(当然,只要对象的内容在调用之间没有改变,在将一个对象用做一个hashtable的key时,应该避免这一点)。第二,如果由你的equals()方法定义的两个对象是相等的,那么它们也必须生成相同的哈希码。第三,这更像是一个方针,而不是一个原则,你应该设法设计方法,使它为不同的对象内容生成不同的结果。如果偶尔不同的对象正好生成了相同的哈希码,这也不要紧。但是,如果该方法只能返回范围在1到10的值,那么只能用10个列表,而不管在hashtable中有多少个列表。 在设计equals()和hashCode()时,另一个要记住的因素是性能问题。每次调用put()或get()

14、,都包括调用hashCode()来查找正确的列表,当get()扫描列表来查找key时,它为列表中的每个元素调用equals()。实现这些方法使它们尽可能快而有效地运行,尤其当你打算使你的类公开可用时,因为其它的用户可能想在执行速度很重要的情况下,在高性能的应用程序中运用你的类。 Hashtable性能 影响hashtable功效的主要因素就是表中列表的平均长度,因为平均搜索时间与这个平均长度直接相关。很显然,要减小平均长度,你必须增加hashtable中列表的数量;如果列表数量非常大,以至于大多数列表或所有列表只包含一条记录,你就会获得最佳的搜索效率。然而,这样做可能太过分了。如果你的hash

15、table的列表数远远多于数据条目,那你就没有必要做这样的内存花费了,而在一些情况下,人们也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做法。 在我们前面的例子中,我们预先知道我们有多少条记录1,000。知道这点后,我们就可以决定我们的hashtable应该包含多少个列表,以便达成搜索速度和内存使用效率之间最好的折衷方式。然而,在许多情况下,你预先不知道你要处理多少条记录;数据被读取的文件可能会不断扩大,或者记录的数量可能一天一天地发生很大的变化。 随着条目的增加,Hashtable和HashMap类通过动态地扩展表来处理这个问题。这两个类都有接受表中列表最初数量的构造器,和一个作为参数的负载系数(load factor): public Hashtable(int initialCapacity,float loadFactor) public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float loadFactor) 将这两个数相乘计算出一个临界值。每次给哈希表添加一个新的条目时,计数就被更新,当计数超过临界值时,表被重新设置(rehash)。(列表数量增加到以前数量的两倍加1,所有的条目转移到正确的列表中。)缺省的构造器设定最初的容量为11,负载系数是0.75,所以临界值是8。当第九条记录被添加到表中时,就重新调整哈希表,使其有23个列表,新的临界值将是17(23*0.75的整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