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指南中成药知识培训(惊喜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927665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指南中成药知识培训(惊喜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指南中成药知识培训(惊喜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指南中成药知识培训(惊喜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指南中成药知识培训(惊喜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指南中成药知识培训(惊喜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指南中成药知识培训 主讲人:陈旺 政和县中医院一、 培训最终目标是尽最大努力向患者提供最理想、最公平、及时、可获得性的药品。促进医药卫生资源合理配置与使用。医疗机构愿意进。医务人员愿意开。就诊人员愿意用。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用药负担二、 培训内容:中成药的命名、分类及组成。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中成药的用法用量 。中成药的使用注意 。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三、 用药科别: 内科用药、外科用药、妇科用药、眼科用药、耳鼻喉科用药、骨科用药。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l 中成药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中成药的安全性是较高的。合理使用包括正确的辨证选药、用法用量、使用疗程、禁忌症、

2、合并用药等多方面 。药物的两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中成药也不例外,中成药既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一 、A 中成药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l(1)中药自身的药理作用或所含毒性成分引起的不良反应;l(2)特异性体质对某些药物的不耐受、过敏等;(3)方药证候不符,如辨证不当或适应证把握不准确;(4)长期或超剂量用药,特别是含有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如朱砂、雄黄、蟾酥、附子、川乌、草乌、北豆根等,过量服用即可中毒;l(5)不适当的中药或中西药的联合应用。l B 中成药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临床可见以消化系统。、皮肤粘膜。、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血液

3、系统。、精神症状或过敏性休克等为。表现的不良反应,可表现为其中一种或几种症状。l C 临床上预防中成药不良反应,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l(1)加强用药观察及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完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注意药物过敏史。对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如有过敏反应,应及时处理,以防止发生严重后果。()辨证用药,采用合理的剂量和疗程。尤其是对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孕妇以及原有脏器损害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注意用药方案。(4)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中、西药并用时尤其要注意避免因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5)需长期服药的患者要加强安全性指标的监测。二 、 中成药临床应用

4、基本原则 1.辨证用药2.辨病辨证结合用药:辨病用药是针对中医的疾病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根据疾病特点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 3.剂型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l4.使用剂量的确定对于有明确使用剂量的,慎重超剂量使用。有使用剂量范围的中成药,老年人使用剂量应取偏小值。5.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l6.使用中药注射剂还应做到:(1)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辨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3)中

5、药注射剂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和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4)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5)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必要时采取积极救治措施;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慎重使用。三 、 联合用药原则 A 中成药的联合使用l 1.当疾病复杂可以联合应用多种中成药。2.多种中成药的联合应用,应遵循药效互补原则及增效减毒原则。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原则上不宜叠加使用。3.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

6、免重复使用。4.合并用药时,注意中成药的各药味、各成分间的配伍禁忌。5.一些病证可采用中成药的内服与外用药联合使用。Bl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l 1.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应遵循主治功效互补及增效减毒原则,符合中医传统配伍理论的要求,无配伍禁忌。2.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时,应谨慎考虑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3.需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严禁混合配伍,应分开使用。除有特殊说明,中药注射剂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通道。C 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使用l: 1.中成药与西药如无明确禁忌,可以联合应用,给药途径相同的,应分开使用。2.应

7、避免副作用相似的中西药联合使用,也应避免有不良相互作用的中西药联合使用。D 中西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l 1.谨慎联合使用。如果中西药注射剂确需联合用药,应根据中西医诊断和各自的用药原则选药,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尽可能减少联用药物的种数和剂量,根据临床情况及时调整用药。2.中西注射剂联用,尽可能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如穴位注射、静脉注射)。必须同一途径用药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谨慎考虑两种注射剂的使用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严禁混合配伍。四 、 特殊人群用药A 妊娠期妇女必须用药时,应选择对胎儿无损害的中成药。.妊娠期妇女使用中成药,尽量采取口服途径给药,应慎重使用中

8、药注射剂;根据中成药治疗效果,应尽量缩短妊娠期妇女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可以导致妊娠期妇女流产或对胎儿有致畸作用的中成药,为妊娠禁忌。此类药物多为含有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组份、可能会导致妊娠期妇女流产等副作用,属于妊娠慎用药物。这类药物多数含有通经祛瘀类、行气破滞类、辛热燥烈类、滑利通窍类、。B 儿童使用中成药应注意生理特殊性,儿童中成药用药剂量,必须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宜优先选用儿童专用药,儿童专用中成药一般情况下说明书都列有与儿童年龄或体重相应的用药剂量,应根据推荐剂量选择相应药量。非儿童专用中成药应结合具体病情,在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据儿童年龄与体重选择相应药量。一般

9、情况3岁以内服1/4成人量,35岁的可服1/3成人量,510岁的可服1/2成人量,10岁以上与成人量相差不大即可。含有较大的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药,或者含有对小儿有特殊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药,应充分衡量其风险/收益,除没有其它治疗药物或方法而必须使用外,其它情况下不应使用。5.儿童患者使用中成药的种类不宜多,应尽量采取口服或外用途径给药,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根据治疗效果,应尽量缩短儿童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五 、 含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1.辨证使用是防止中毒的关键。 2.注意合理配伍。利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合理配伍用药,既可增强功效,又可减少毒性,如配伍相杀、相畏药。3.注意用量。既要注意每次用药剂量,还要注意用药时间,防止药物在体内蓄积中毒,同时还要注意个体差异,如孕妇、老人、儿童、体弱者要考虑机体特点。使用此类药,通常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而需长期用药的,必须注意有无蓄积性,可逐渐减量,或采取间歇给药,中病即止,防止蓄积中毒。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