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级短期突破技巧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926977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六级短期突破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六级短期突破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六级短期突破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六级短期突破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六级短期突破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六级短期突破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六级短期突破技巧(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分数解释自2005年6月考试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原始分数在经过加权、等值处理后,参照常模转换为均值为500、标准差为70的常模正态分数。同时,四、六级考试不设及格线,考试合格证书改为成绩报告单。四、六级考试报道总分计算公式为: 式中X表示每个考生加权、等值处理后的原始分数,Mean表示常模均值,SD表示常模标准差。目前,四、六级的分数常模群体由1987年的全国若干所重点大学的近万名本科生组成。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计划在2006年对常模进行第一次修订。 常模正态分数的特点是能够报道考生在常模群体中所处的百分位置。举例如下(参见表1和表2): 某考生四级报道总分是450分

2、,则其在常模群体中的百分位是24%,表示这名考生的英语成绩优于常模群体中24%的人。某考生六级报道总分是500分,则其在常模群体中的百分位在48%57%之间,表示这名考生的英语成绩至少优于常模群体中48%的人,但不会优于57%的人。 四、六级考试单项分的报道分为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以及各部分所占的分值比例分别为:听力(20%)、阅读(40%)、综合(25%)、作文(15%)。各单项报道分的满分分别为:听力142分;阅读284分;综合178分;作文106分。各单项报道分相加之和等于报道总分。 四、六级的单项报道分也是常模正态分数,但参照的常模是相应的单项常模。因此,单项报道分能够报道考生在各单项

3、常模群体中所处的百分位置。举例如下(参见表1和表2): 某考生四级作文报道分数是62分,则其在常模群体中的百分位是在77%86%之间,表示这名考生的英语成绩至少要优于常模群体中77%的人,但不会优于86%的人。某考生六级听力报道分数是100分,则其在常模群体中的百分位是54%,表示这名考生的英语听力成绩优于常模群体中54%的人。 表 1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CET-4 )报道分数百分位对照表 听力 20% 阅读 40% 综合 25% 作文 15% 总分 报道分 百分位 (%) 报道分 百分位 (%) 报道分 百分位 (%) 报道分 百分位 (%) 报道分 百分位 (%) 50 1 110 1

4、80 1 20 1 330 1 55 3 120 2 85 2 25 2 350 3 60 5 130 3 90 4 30 5 370 4 65 6 140 4 95 6 35 9 390 7 70 9 150 7 100 9 40 19 410 11 75 13 160 11 105 12 45 32 430 16 80 19 170 16 110 17 50 48 450 24 85 25 180 21 115 25 55 63 470 33 90 33 190 29 120 34 60 77 490 43 95 42 200 39 125 45 65 86 510 54 100 47 2

5、10 49 130 54 70 91 530 66 105 53 220 59 135 63 75 95 550 76 110 65 230 71 140 72 80 97 570 86 115 77 240 82 145 80 85 98 590 93 120 88 250 89 150 88 90 99 610 97 125 94 260 95 155 94 630 99 130 99 270 99 160 97 165 99 表 2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CET-6 )报道分数百分位对照表听力 20% 阅读 40% 综合 25% 作文 15% 总分 报道分 百分位 (%) 报道分 百分位

6、(%) 报道分 百分位 (%) 报道分 百分位 (%) 报道分 百分位 (%) 45 1 130 1 65 1 20 1 330 1 50 2 140 2 70 4 25 6 350 3 55 4 150 3 75 8 30 12 370 4 60 6 160 5 80 12 35 21 390 7 65 8 170 7 85 18 40 30 410 11 70 11 180 9 90 25 45 40 430 17 75 16 190 14 95 32 50 52 450 26 80 22 200 21 100 39 55 64 470 37 85 29 210 30 105 46 60

7、73 490 48 90 37 220 40 110 54 65 80 510 57 95 45 230 52 115 62 70 87 530 66 100 54 240 65 120 68 75 92 550 75 105 64 250 77 125 74 80 95 570 83 110 74 260 87 130 80 85 97 590 87 115 81 270 95 135 84 90 99 610 92 120 86 280 99 140 88 630 95 125 91 145 91 650 97 130 96 150 94 670 99 135 99 155 97 160

8、99 如果你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如果你的目标不是冲刺满分,而是在尽可能在短的时间内提高成绩,那么以下的这些技巧相信对你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单词现在背也不晚 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如果你用一周左右的时间每天花出一段固定的时间来大量地强攻单词(主要是那些在四级考纲中而不在高中考试范围内的四级“高难词”),这样你收获的不仅是阅读和听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信心!当然这时候背单词,认识它就行了,不必知道它怎么拼写,因为即使我们知道了四级新词的意思,把它用在作文中的可能性还是很小。另外有几个针对四级阅读的单词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注意:positive(肯定的),negative(否定的),neutr

9、al (中立的),indifferent (漠不关心的),optimistic (乐观的),pessimistic (悲观的),这几个表明作者态度的词经常在阅读理解题的选项中出。听力反复听真题要想在短时间内提高听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听。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不用听太多的辅导材料,找来历年真题的听力,反复听,把握出题的思路和录音的语速、语调。尽力培养英语思维。如果你在听力时习惯于将每个单词和句子翻译成汉语,这既浪费时间,也影响理解,因为两种语言的结构和思维不尽相同,在短暂的15秒钟内,既要听,又要理解、翻译,还要进行综合判断,很不容易做到,弄不好会影响以后的听力理解。最好的办法是逐渐培养用英语思

10、维,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还可以提高理解力。尝试听前预测。四级听力理解从开始播放题头音乐到正式开始做题之前,大约有2分钟的时间,因此,大家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去阅读试卷上各题的选择项,尽量争取在这2分钟内多看几道题的选项,这样就可以做到听前预测。当然在听的时候也要避免因为过分注重每个单词而影响对全篇中心思想的理解。听前预测还要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即话题所使用的词语的范围,这种内容越具体范围就越窄。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阅读选项推测听力材料可能涉及到什么题材和它的内容。力求快速标出答案,如果遇到难题,要当机立断,千万不要在一道题上花太多的时间。尽量余下几秒时间以便浏览下一题的选择项。通过再次浏览,我们基本上

11、可以预测出所提问题的大致方向,从而可使自己在听力测试中处于主动地位。阅读拿高分的好方法下面总结出一条超级简单的阅读得高分的办法:快速阅读文章速度大约为200字/分钟。重点是掌握文章大意及每一段大概讲什么。因此,第一段和每一段的首句要仔细阅读。做题不要凭印象。当然这只是一种技巧,词汇量和阅读技能始终是阅读得高分的关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词汇方面选项的语义辨析。语义辨析主要集中在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选项往往以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或形近易混词的形式出现。固定搭配。固定搭配以动词,形容词与副词,介词构成的词组居多,这些词组出现在完形填空中,主要以副词和介词为考点。2、语法方面

12、定语从句主要考连接词,限定与非限定定语从句的区别,定语从句的判别(区分定语从句与其它主从复合句)。非谓语动词(动词不定式,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动名词)。逻辑主语(主要是非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在句法上不是主谓关系,但在语义上为施动者与动作的关系。句型句式包括区别简单句,并列句,对称结构或省略,倒装及割裂的复杂句子。词类之间的搭配要求如名词需要形容词,名词,冠词,非谓语动词,词组及定语从句修饰;动词需要副词词组修饰;及物动词后应加宾语等。3、语篇方面语境语境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上下文,广义的语境指所有的上下文,段与段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句子与段之间的语义关系。狭义的语境指句子内部的词语之间在语义上

13、的联系。一切语义的理解都离不开语境。句际之间的逻辑关系完形填空中,句际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包括:并列关系(连接词有and, while等);转折关系(连接词有but, however, though, whereas, nevertheless等);因果关系(连接词有so, therefore, thus, because, for, since, as等);让步关系(连接词有though, although, despite, in spite of等);条件关系(连接词有if, unless, once, provided that, in case (of)等);解释关系(连接词有i.e., that is to say, in other words等);顺序关系(连接词有before, after, and, first, second, the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