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谈如何读书时强调什么名言,朱熹谈读书怎么做的方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4924904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熹谈如何读书时强调什么名言,朱熹谈读书怎么做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朱熹谈如何读书时强调什么名言,朱熹谈读书怎么做的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朱熹谈如何读书时强调什么名言,朱熹谈读书怎么做的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朱熹谈如何读书时强调什么名言,朱熹谈读书怎么做的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朱熹谈如何读书时强调什么名言,朱熹谈读书怎么做的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朱熹谈如何读书时强调什么名言,朱熹谈读书怎么做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熹谈如何读书时强调什么名言,朱熹谈读书怎么做的方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朱熹谈如何读书时强调什么名言,朱熹谈读书怎么做的方法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的“朱熹谈如何读书时强调什么名言,朱熹谈读书怎么做的方法”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朱熹以读书为乐,曾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朱熹谈如何读书时强调什么名言。朱熹谈如何读书时强调什么名言介绍胸中书传有余香辛弃疾虞美人送赵达夫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柳氏二甥求笔迹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精思。朱熹性理精义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读书之要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观书有感问

2、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若使鲁戈真在手,斜阳只乞照书城。龚自珍己亥杂诗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郭沫若全集开拓新诗歌的路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郭沫若读书要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华罗庚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我扑在书籍上,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朱熹读书方法论的精义第一,循序渐进。朱熹认为读书要按照一定的次序,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他要求读书量力而行,打好基础,逐渐深入。第二,熟读精思。朱熹认为读书要从反复诵读入手,做到学与思结合

3、,力求透彻理解与领悟,牢固记忆与掌握。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若读得熟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第三,虚心涵泳。朱熹认为读书要有虚心的态度。仔细认真,沉浸其中,周密思考,反复琢磨,多方验证,才能明辨是非,解决疑难。他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以为有功耳。第四,切己体察。朱熹认为读书要联系自己的知识、经验来理解推断。同时,他认为读书又不可固执己见。第五,著紧用力。朱熹认为读书要勤奋,抓紧,舍得下苦功夫,花大力气,才能

4、成功。他很重视情感在阅读中的作用,指出阅读时要精神振奋,有紧迫感,不能松懈。第六,居敬持志。敬,指用心专一。朱熹认为读书要有纯净专一的心境和坚定远大的志向。同时,他指出为学以立志为先,志是心之所向和为学的目的,目的不明,无以为学。读书之要朱熹【原文】大抵观书先需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已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自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立矣。大率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

5、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翻译】凡是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进一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至于那些对于文章意思有疑惑的,大家的言论纷乱错杂的,就也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不要匆忙急促地在当中取舍。先把其中的一篇自己单独列为一说,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来验证它思路的通畅和阻塞,那么那些特别没有明显含义和道理的,不等到和其他的学说相比较道理就已经自动屈服了。再用大家的言论互相诘问反驳,然后寻求它的道理的稳妥,来考证它的正确或错误,好像是对其实是错的,也将被公众承认的说法所否定而不能成立。一般情况下慢慢地停下来

6、看,处理静止状态观察动态的,像加工坚硬的木头,先加工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加工它的关键之处;像解开缠乱在一起的绳子,地方有所不通就暂且放在那儿慢点去处理它。这就是看书的方法。古人读书大多功利性过强,说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手钟票,天下士子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向名利的顶峰发起无数的冲刺,即使头破血流,也鲜有退缩之意。这样孙康映雪、车胤囊萤并不算什么奇事,更有悬梁刺股之发烧行为,让人觉得一部中华古人读书史实则是和了鲜血和泪水写就的。读书毫无快乐可言,一跃龙门,舍孔孟逐孔方的读书人,多如过江之鲫,读书人似乎也就苦尽甘来,尽享人生之福。但千年以来,以好读书流传青史的人并不算多。明代思想家

7、李贽在四中评序中赞扬说:千古善读书者,陶渊明一人而已。可见,陶氏是最懂读书三味的奇男子,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据此可见,陶渊明是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他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他的挂印归隐田园,都令我这样的小知识分子欣羡不已。陶氏读书是不拘形式的,随心所欲的,他对读书之乐的终极看法就是自娱文字,只有娱才可以娱人。因此,摒弃功利性,提升个人修养,是所有读书人的最美妙的梦想。然而读书之乐要用心体会,度量读书人的内心充实与否,丈量读书与现实之间那些长长短短的距离,要做到这一点,真是很难!鲁迅先生说:读书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职业的读书人,一种是嗜好的读书人。职业的读书人,是强迫,是勉强,是

8、有利害关系的读书人,极易对书本产生疲劳,减掉光味,甚至把读书变成苦差事了!但嗜好读书的人则全然不同,他们能够手不释卷,因为随便,因为轻松,他们可以在任意一页文字的背后,都可以毫不费劲地找到滋润自己灵魂的营养,并且乐此不疲。朱熹以读书为乐,曾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他晚年体衰,仍抱病读书,并编写礼书,直到去世。朱熹对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有着独特而深切的体会,他写过观书有感一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常新。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问这池塘为何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要不断学习,吸取新知识,让思想活跃,对事物有更多的了解。以上关于“读书技巧朱熹谈如何读书时强调什么名言,朱熹谈读书怎么做的方法”的信息由网友上传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您对就爱阅读网的支持!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