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评审护士需掌握的护理应知应会内容2评审办用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924878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评审护士需掌握的护理应知应会内容2评审办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医院评审护士需掌握的护理应知应会内容2评审办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医院评审护士需掌握的护理应知应会内容2评审办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医院评审护士需掌握的护理应知应会内容2评审办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医院评审护士需掌握的护理应知应会内容2评审办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院评审护士需掌握的护理应知应会内容2评审办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评审护士需掌握的护理应知应会内容2评审办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评审护士需掌握的应知应会内容1、我院护理理念是什么?科学规范的管理,人本位的护理服务,安全温馨的环境2、我院实行哪种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哪种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我院实行的是业务副院长领导下的二级护理管理体系即医院(护理部)-病区(临床科室)。我院实行的二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二级质控(护理部)-一级质控(病区护士长)。3、临床护理服务工作标准是什么?(1)病房管理有序;(2)公示并落实服务项目;(3)护士配备合理;(4)实施人本位责任制整体护理;(5)规范护士执业行为;(6)护士分层管理;(7)护患关系和谐;(8)合理弹性排班;(9)简化护理文书书写;(10)提高患者满意度。4、护理核心制度十六

2、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病房管理制度,抢救工作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护理值班、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给药制度,护理查房制度,患者健康教育制度,护理会诊制度,病房一般消毒隔离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护理缺陷管理制度,术前患者访视制度,护理文件管理制度,护理病历讨论制度。5、患者安全十大目标?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2、提高用药安全。3、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4、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5、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6、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管理制度,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7、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

3、生。8、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9、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10、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6、医务人员在为患者实施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等诊疗操作时进行患者身份核对的内容、方法和过程 1、内容: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2、方法:(1)执行查对制度(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等); (2)腕带识别; (3)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识别;(4)身份证识别。确认患者身份需要用两种以上的内容确认,如,住院号,床号姓名。3、过程:医生开具医嘱 护士核对医嘱、准备治疗护士核对患者信息(床头卡、手腕带等

4、;必须使用2种以上的方法确认患者身份)护士询问患者姓名(使用开放式问题询问“你叫什么名字”)回答正确进行治疗,回答错误重新核对医嘱及患者身份。7、对重点患者(如产妇、新生儿、手术、ICU、急诊、无名、儿童、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患者)、无法进行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和无法陈述自己姓名患者进行身份识别与准确交接的身份标识方法、核对和交接的流程1、方法: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接诊护士给患者戴上腕带并注明:姓名(无名+日期)、性别(注明男女)、年龄(不详)、住院号或门诊号、过敏史(不详)。2、核对:腕带与床头卡8、危急值报告流程是?护士在接获“危急值”电话时,按要求记录,并复述登记内容,立

5、即将检查结果报告主管医师或当班医师,同时记录汇报时间、汇报医师姓名。9、住院患者跌倒评估的内容有哪些? 患者评估、药物治疗评估、排泄评估、活动评估、环境评估、教育评估。10、哪些患者容易发生跌倒坠床?(1)70岁以上的老年人。(2)无人照顾的患者。(3)1年内有跌倒史的患者。(4)步态不稳的患者。(5)贫血或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6)服用特殊药物的患者(利尿药、镇痛药、镇静药、缓泻药、降压药)(7)营养不良、虚弱、头晕患者。(8)意识障碍的患者(9)睡眠障碍的患者。(10)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11)视力障碍的患者。(12)孕妇。11、坠床、跌伤防范措施有哪些?(1)中度贫血的病人应限制单独外出

6、活动,上卫生间或外出检查须由家属或护理人员陪同,血红蛋白低于60g/l的重度贫血病人应严格卧床休息,协助生活护理。(2)重症病人转运或者外出检查需由医护人员陪同。(3)在病区内容易滑倒的地方有明显的标识,提醒病人及家属小心防滑。(4)使用某些特殊药物(可使血压在短期内下降或者发生休克)如应用硝酸甘油等扩血管药物、氯丙嗪、首次注射青霉素等病人,应指导病人在原地休息,避免体位变动及过度运动而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5)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及健康宣教,预防坠床。(6)烦躁、昏迷等意识障碍的病人,视具体情况加床旁护栏等保护具(约束具)保护。12、跌倒/坠床认定及报告程序是什么

7、?(1)当班护理人员立即赶往患者身边检查伤情。(2)通知医生检查伤情,判断摔伤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损害程度。(3)当班护理人员及时报告病区护士长,护士长电话报护理部,将跌倒经过及处理意见等相关内容填写在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4)护理部组织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安全委员会进行评估,分析原因,制订下一步防范措施。13、患者坠床/跌倒时的应急程序是什么?(1)立即通知医生,守护在患者身边,进行病情初步判断及进行紧急抢救措施。(2)如病情允许将患者移至抢救室或患者床上。(3)通知家属。(4)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及疾病观察。(5)记录患者坠床摔倒的经过及抢救过程。14、压疮风险评估的内容、方法

8、、程序;压疮报告的内容、方式、流程 运用Braden评分量表进压疮风险评估,评估内容包括:1、感知(机体对压力所引起的不适感的反应能力);2、潮湿(皮肤处于潮湿状态的程度);3、活动能力(躯体活动能力);4、移动能力(改变/控制躯体位置的能力)。每位入院患者均进行Braden Scale评分,评分12分,责任护士填写难免压疮监控表,24小时内上报科护士长及护理部;入院病人除Braden Scale评分12分,符合以下必备条件之一或可选条件一项或几项者均填写难免压疮上报表交护理部。必备条件:1.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脑卒中、脊髓损伤、脑外伤、不明原因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2.肝功能衰竭;3.心力衰竭

9、;4.呼吸衰竭;5.高位截瘫;6.骨盆骨折;7.生命体征不稳定。可选条件:1.高龄;2.极度消瘦;3.高度水肿;4.大小便失禁;5.白蛋白低于30g/L。15、如何预防压疮的发生?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2)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3)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4)促进局部血液循环。(5)改善肌体营养状况。(6)健康教育。各病房认真评估患者有可能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针对高危、易发患者,按压疮预防常规处理,同时制定护理计划(Q2H翻身),建立翻身卡(挂于床旁)或护理记录单,严格执行,且记录卡随病历一同入档。视情况给予压疮垫、理疗、按摩骨突出部位等预防措施,并要求

10、有实施记录。16、国际压疮预防指南提出压疮预防建议有哪些?(1)风险评估(2)皮肤评估。(3)提高营养预防压疮(4)更换体位预防压疮支撑面(5)特殊人群(手术患者)的护理。17、压疮预防措施中支撑面包括哪些?(1)全身减压装置:防压疮床垫、交替性减压气垫床、医用喷气气垫床、高密度海绵床垫。(2)局部减压装置:局部减压敷料、局部减压垫、手术体位垫。18、压疮上报流程:注:分值越低发生危险性越高分值在24-18分时定为有风险,常规每5天评分一次,并上报护士长分值在18-13分定为高风险,常规每三天评分一次,上报护理部分值小于等于13分时定为很高风险,每日进行压疮评分,并立即通知护理部。19、护理不

11、良事件报告程序是什么?报告程序: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时或发现安全隐患后,当事人或知情人应立即向科主任或护士长报告并填写书面“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表”,护士长向科护士长或护理部报告,护理事故、重大医疗纠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护理部向医院领导报告,最后由医院将调查处理结果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的处理程序医院个人或科室具名或匿名报告不良事件职能科室(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总务科、设备科、党办、保卫科)汇报提出一般实施意见分管领导组织相关委员会讨论,提出重大实施意见院长办公会讨论通过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时限?当事人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护理事故、情况紧急者在处理的同时立即上报;护士长要逐级

12、上报发生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表”,在2小时内电话上报护理部,4小时内上交书面报告;严重护理差错或事故应在事件发生后及时电话上报护理部,2小时内上交书面报告。护理不良事件报告途径有哪些?护理不良事件报告途径有:口头、书面、电话、内网。20、患者的权利、义务有哪些?患者的权利:(1)平等医疗、护理、保健权。(2)知情同意权。(3)隐私保密权。(4)监督权。(5)自主选择权,有选择医院及医疗的权利。(6)免除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权利。患者的义务:(1)及时寻求医护帮助,积极配合医护活动。(2)提供准确、真实、洋细的病情资。(3)交纳医疗费用。(4)尊重医护人员

13、。(5)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和提出改进意见。(6)承担不服从医护人员提供的治疗方案的后果。21、公民的隐私包括哪些?(1)私人信息:如是:住址、电话、肖像权、姓名、身体肌肤形态.(2)公民的性生活公民的储蓄公民的社会关系公民的档案、日记、个人活动等。病人的隐私: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疾病诊断、化验检查结果、诊治过程等。22、你是如何理解保护患者的隐私的?病人的隐私为病人不希望社会外界知道的一种个人客观事情,隐私权是病人的一种基本人格权利,护士在各项护理过程中,应保障患者的隐私不受非法泄露,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具体有:1、护士在进行暴露性护理操作中,应使用床帘或屏风等物品遮挡避免暴露患者的隐私处。2、不

14、得随意议论和泄露患者的病情及不愿他人知道的隐情等。3、除患者或患者委托人外,其他人员不得对患者的病案进行查阅或复印。4、执法机构需院方提供患者资料按相关规定执行。5、未能确证询问者的身份,禁止电话中透露患者任何信息。23、医院现在推行的是什么护理工作模式?我院现在推行的是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护士实行分层管理,分为N0、N1、N2、N3、N4级,每个护士熟记自己的岗位职责及履职要求。24、各项护理指标:1、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 100%;2、基础护理合格率95%;3、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95%;4、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5%;5、急救物品完好率100%;6、陪护率5%;7、一人针一管一灭菌执行率

15、100%;8、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100%。25、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最终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医护人员满意 。26、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改革护理模式,将功能制护理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2、“以病人为中心”,动态调配病人,确保护士配置;3、确保患者安全,无非护理人员做护理工作,护士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保障医疗安全,改善患者体验,促进医患和谐;4、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5、重视临床护理工作,全院多部门支持,保障措施到位,6、以此为契机,不断发展规划化培训,护士分层管理,科学开展绩效,评优,晋升考核,实现岗位管理。27、优质护理服务的主题是什么?“夯实基础护理,强化专科护理,拓展护理服务内涵,科学管理,保障护理安全,提供满意服务”。28、优质护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对患者实行责任制,提高患者满意度29、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具体实施情况,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因素制定护理计划及措施。“九知道”:1、床号、姓名、年龄;2、诊断和手术名称;3、病情;4、治疗要点;5、护理(护理级别、护理问题、护理要点、观察重点);6、心理状态、家庭背景;7、饮食和营养状况;8、阳性体征、阳性检查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