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914062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上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九上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九上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九上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九上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上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上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物质的变化【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从物质变化的本质引出自然界物质变化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如物态变化、机械变化、地球运动等,而且在水和空气的学习中,学生也接触了一些化学变化,通过本节教材的学习,可使学生初步明确物理和化学两个变化的含义,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 是否生成新的物质。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为接下来学习物质的变化打下基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不同物质的形态和运动形式发生着相互作用。2、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技能目标1、了解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实验能

2、力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3、固体物质加热的实验装置和操作要求情感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接受物质是变化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难点: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准备】酒精灯、锥形瓶、试管、硝酸铅溶液、碘化钾溶液、发黄的落叶、硫酸铜晶体、绿叶、细铁丝、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鸡蛋清。【教课思路与方法】“演示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本节教材贯穿一系列的实验,难度较高的由教师演示,较易的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实验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含义,同时得出物质的性质。 教材首先

3、提出自然界的物质在不断的变化中,让学生感受身边的物质变化,接着问要想知道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该如何来判断呢,从而引入“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这一部分内容分两部进行,第一部笼统的来了解物质在发生变化时有什么证据,第二部分以一个具体的例子(硫酸铜晶体的变化)来加以说明。最后是物质变化的一些简单的应用。【教学过程设计】引入 整个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自然界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变化中(结合新学期的一些变化来举例,使学生感到熟悉,活跃课堂气氛)引出课题:物质的变化一、 物质是不断变化着师: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自然界中所有物质都在不断的变化中,请你谈谈你发现了哪些变化?生:云中的水有时会凝结成

4、雨水而落下,小树苗会长成参天大树, 木材燃烧, 瀑布的水落下。讨论:自然界中的这些变化是什么变化?投影:图1-1 下雨请学生讲讲下雨的成因,然后教师再总结分析:空气中的水气在遇冷的情况下凝结成小雨滴,越积越多后就形成降雨。师问:整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生:在这个过程发生的是水的三态变化。投影:图1-2 木材燃烧学生分析:木材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投影:图1-3 植物的光合作用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阳光下,通过叶绿体,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投影:图1-4 瀑布下落分析:水从高处落下,位置发生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问

5、:若将以上的四个变化进行分类,你准备怎么分?分类的标准是什么?生:根据在变化中是否生成新的物质把以上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下雨和瀑布下落没有生成新物质,在变化中没有生成其它物质,这类变化叫物理变化。木材点燃发热、发光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和氧气。在变化中生成了其他物质,这类变化叫化学变化。巩固练习: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 钢铁生锈 2、 打开小手电筒,发光发热3、 镁带能燃烧 4、 用条形磁铁吸引铁钉5、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出示: 水分子电解的模型请学生从微观角度来判别水电解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生:

6、在整个变化过程中,水电解生成了氧气和氢气。构成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属于化学变化。教师指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过度:我们周围的物质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何判断变化是否发生了?二、 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师;要了解物质的变化,必须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演示实验1:取适量的硝酸铅溶液放锥形瓶中,再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碘化钾溶液,观察反应前后的现象。问:有没有发生变化?生:有现象:反应前溶液无色透明,反应后生成黄色沉淀。分析实验现象:在此反应中,有不溶于水的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师:在这个变化中,两种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是此变化是化学变化的

7、证据。出示:发黄的落叶,与绿叶做对照提问:你知道叶子为什么会发黄吗?生:落叶的黄色是由于缺含镁的无机盐或温度不适等因素引起叶绿素不能形成的造成的。师:从这两个变化中,我们可以发现物质的变化时常伴随着颜色的变化。 投影:图1-7 钢铁厂的高炉分析:铁在高温下熔化变成铁水,状态发生变化,但物质的组成本身没有变化,这种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演示实验2:拿出桌上的一段细铁丝,观察颜色、状态、形状,弯曲成各种形状,并用剪刀把细铁丝剪成几段。问:细铁丝在形状变化中,发生的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生:属于物理变化。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特征或性质,如。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性质,根据物质的某些性质,可用来识别该物质。

8、我们可把物质的性质分为两大类: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小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物质的颜色、形状和状态、是否有沉淀生成等都可以作为判别物质变化的标准。实验:观察硫酸铜晶体的变化。1、取1块硫酸铜晶体,观察它的形状、颜色。 形状规则 蓝色的固体2、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观察晶体能否溶解,水溶液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硫酸铜晶体能溶解,硫酸铜晶体的水溶液为蓝色的液体。3、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的变化。生成蓝色的沉淀。4、取1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入大试管中加热,观察硫酸铜晶体有什么变化。 变成白色。5、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再在冷却后的硫酸铜粉末中滴加入水,观察有

9、什么现象。 变成蓝色。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进行如下的分析:1、有颜色变化的实验是4和5,原因是硫酸铜固体带结晶水时为蓝色,不带结晶水时为白色。2、有沉淀生成的实验是3,原因是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3、有状态变化的实验是2,原因是硫酸铜晶体能溶于水。 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这是我们认识物质,进一不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的方法思考:根据前面的观察,你能总结出硫酸铜 晶体有哪些性质?分析:硫酸铜晶体是能溶于水的蓝色的固体,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加热的情况下变成白色的固体,遇水又重新变成蓝色。提问:在这些性质中,哪些是物理

10、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物理性质:能溶于水的蓝色的固体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三、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师:根据物质变化的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演示实验:在盛有2毫升鸡蛋清的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可发现有鸡蛋清发生凝固。这是由于鸡蛋清中的蛋白质与硫酸铜产生化学反应,使蛋白质发生变性的现象。根据这个性质,你能说出硫酸铜的一种用途吗?分析:在生物体内广泛的存在着蛋白质,蛋白质是细胞的基础物质,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制成的波尔多液可以消灭病虫害。思考:白色的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这一性质有什么用途?分析:根据白色的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的性质,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可作某种物

11、质是否含有水分的检测剂,或少量水分的吸收剂。课堂小结:要想知道某一种物质是什么物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从物质的状态、颜色、温度,变化中有沉淀、气体生成等方面寻找证据,对各种证据进行分析,从而认识物质的变化和变化的规律,推测它们的性质,并利用物质变化规律造福人类。板 书 设 计第1节 物质的变化一物质是在不断的变化着的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形状,状态,颜色是否变化,是否生成气体和沉淀三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教学后记】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典型的物理变化:物态变化,机械运动,地球运动,本章主要学习化学变化。教材首先让学生来讨论自然界中的各种变化,

12、然后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接着来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这是这节课的重点,这为以后的学习中来判断化学变化是否 有发生打下基础。最后是物质性质的应用。这其中贯穿着一个这样的思想:变化 性质 用途1.2 探索酸的性质(4课时)【教学目的】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1、了解酸的主要性质2、举例说明酸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3、了解酸的使用注意事项4、了解盐酸、硫酸、硝酸的个性1、会测定溶液的酸碱性2、会使用试管和滴管进行物质(溶液)性质试验3、学会变量控制和对照实验设计等实验探究方法1、“开展“自制酸碱指示剂”、“调查当地酸雨情况以及对农作物和建筑物的影响”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重点

13、和难点】重点:酸的共性和三种常见酸的个性,会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难点:酸的共性和个性的生活应用【教学准备】实验仪器:第一课时:盐酸、硫酸(浓,稀)、硝酸、,酚酞、石蕊试剂,蓝色红色石蕊试纸,白醋、水、酸果汁、盐酸,玻璃棒、点滴板第二课时:试管多支,盐酸、石蕊、氢氧化钠、氢氧化铝、鸡蛋壳、铁钉(生锈的和不生锈的)、氧化铜,氧化铁粉末第三课时:试管、锌、氧化铁粉末、氧化铜、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制氢氧化铜)氯化钡溶液第四课时:浓盐酸、浓硫酸、稀盐酸、稀硫酸,硝酸银、试管、玻璃棒、烧杯,纸,硝酸l 学生课前准备:第一课时:学生自制酸碱指示剂,第四课时:查阅酸的用途,调查酸(雨)的污染【课时安排】共4

14、课时,第1、2知识块1课时,第3知识块2课时(包括探究活动),第4知识块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教学1、什么是酸投影:含酸的水果(图1-10)问: 根据生活经验,说说图中的水果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讨论:酸性物质是否等同于酸?它们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总结:溶液的酸性是由于其中含有一类特殊的物质酸学生回答生活中其他酸的物质学生讨论酸显酸性1、知道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酸性物质,知道胃液是酸性的2、知道酸性物质不一定是酸出示:盐酸、硫酸和硝酸溶液 图1-11 盐酸、醋酸的微观模型图讲述: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电离(展示氯化钠电离的微观图片)我们把某种

15、酸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叫做酸的酸根离子。说出这些酸的共同特点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只有H+给学生一个直观图片,领悟物质的微观实质,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分类的能力2、酸碱指示剂讲述: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品尝的方法知道物质的酸性,可是化学物品是不能用这个方法来测定的,在七年级我们学过了用什么方法来测定物质的酸碱性,又用什么方法来测定物质的酸碱性的强弱实验:1、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许水、酸果汁、白醋、盐酸,滴在PH试纸上,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2、在白色滴板的空穴离分别滴入几滴上述样品,在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其颜色的变化,并将结果填入表中问题:根据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回忆回答:指示剂和PH试纸的使用让一位学生上来演示,要求每一位学生在观察现象得同时,指出该同学实验操作得不妥之处讨论,酸果汁和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