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文明行为如何纠正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911407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文明行为如何纠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不文明行为如何纠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不文明行为如何纠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文明行为如何纠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文明行为如何纠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文明行为如何纠正“你傻呀”、“你二啊”,当这些不文明语言以及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在安静的课堂上响起时,不少学生的脸红了。这是日前哈尔滨市第七十中学一堂德育课上出现的一幕。为了达到教育目的,该校老师将学生们经常使用的不文明用语悄悄录了下来,并制成情境小品在课堂上播放,希望能深刻触动学生反思不文明行为。“脏话小品”不会一药治百病主持人:不能否认,学生爱说脏话是一个令人尴尬的话题,但对于学校用曝光脏话的方式教育学生,您是如何看待的?陈戎:在我们的教育传统中,一直有“因材施教”的理念,我们无法苛求老师对每一个孩子都面面俱到,但需要指出的是,成年人的一个不经意的做法,伤害的可能是孩子的整个人生。我比较担

2、心这种公开曝光的做法是否会对一些孩子在心理上产生负面影响。要有效地制止学生随口说脏话,似乎并不是这么简单。就新闻中提到的个案,我相信对于一些孩子应该是有用处的,但是会不会刺激部分孩子的逆反心理呢,毕竟叛逆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点之一。范国睿:原则上讲,我们不赞成用曝光脏话的方式教育学生。表面上看来,曝光学生说的脏话,对于那些无意间说过脏话的学生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使他们心灵受到触动,但是,从根本上讲,这是在强化一种错误的语言交流方式;而对那些有意说脏话的学生来说,被曝光时会表现得羞愧难当,但随着生活场景的变换,他们未必能够真正改变;对大多数未说过脏话的学生而言,更是一种不良的语言刺激,一些学生

3、甚至会私下里错误地赞扬、模仿。校园里的脏话需要区分类别主持人:其实,评判这种教育方式的得失尚在其次,学生爱说脏话的深层原因和合理分类是怎样的?杜广卿:确实,当今校园学生说脏话现象非常普遍,学生感觉这是一种时尚。究其原因,我认为应找其源头,学生说脏话是受其所处的不良环境影响的。一是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些父母文化素质低,在孩子面前不注意,脏话连篇。二是一些影视剧粗制滥造,言行低劣,学生无知模仿,以至毒害太深。三是学校对学生的文明教育不够及时,不能够对学生这种行为有效控制。要想有效解决,也需要多管齐下。范国睿:我们应该对脏话特别是学生在校园里说的脏话加以分析。仔细分析起来,校园里的脏话大致有4种情况:

4、一是纯粹的脏话,两个人打起架来,天上地下,无所不骂。二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个人认识方面的偏差,一些学生,特别是男孩子,会错误地认为,说脏话不是什么缺点,相反,是魅力的标志,粗鲁一点的男生反而更有吸引力,甚至,他们会误认为,敢于说脏话,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在一些地方,这种情况已蔓延到女生中间。第三种情况,有的学生自幼在与伙伴玩耍的过程中,觉得说脏话好玩,故意学说,结果习惯成了自然。第四种情况,有的学生受环境影响,偶尔说一句脏话,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其实,后面几种情况,既有主观认识上的问题,也有生活习惯的问题,但所说的脏话大都不构成实际意义。对症下药,而且更多的努力应前移主持人:让学生少说脏话,

5、尽量不说脏话是一个美好愿景,功夫到底应多下在哪?杜广卿:学校作为思想品德的主阵地,应负担起主要责任。除了老师的努力之外,学校的德育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并举办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像经常性地举办一些主题班会或演讲,班内成立文明小组等,定期在校内交流、宣传,让学生由被动改之成为主动弃之。当然,学校还要多依托家校联动机制,争取家长的支持。陈戎:我以为,这需要借助整个社会的力量。如果整个社会环境不改善,任何单方面或者几方面的努力都有可能力不从心。就具体的办法来说,我觉得应当更多地去教而不是管。也就是应该适当地告诉孩子脏话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如果让他们理解了这些话是不好的、甚至是恶毒的含义,我想,很多

6、孩子就应该能够了解这样的话对他人会有怎样的伤害,说脏话是多么不厚道、不善良的事。在纠正孩子说脏话的不文明行为时,我认为应该征求一下心理专家的建议。科学合理的心理干预应该是比简单的教育有效得多。最后,我想提个建议,希望能把公开的曝光改成私下的教导,不知道是不是效果更好。范国睿:不同的情况应当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恶意谩骂是一种个别现象,应该通过严厉的教育方式予以禁止;对故意说脏话的学生,也应个别教育。而针对大多数无意间说脏话甚至是那些已形成习惯的学生而言,应让学生懂得语言文明代表了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和修养。对于学校教育而言,重要的是营造文明的校园环境、课堂环境,营造人人文明交流的语言情境,同时要加强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从文明礼仪的角度教会学生正确的交往方式,真正教会他们“学做文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