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第一章课件要点copy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909481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南大学第一章课件要点copy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东南大学第一章课件要点copy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东南大学第一章课件要点copy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东南大学第一章课件要点copy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东南大学第一章课件要点copy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南大学第一章课件要点copy》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大学第一章课件要点copy(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容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过程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1、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曾提出要把马列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但在党的幼年时期,对于这一问题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认识。 2、党的其他领导人恽代英、张太雷等人的相关思想 恽代英在1920年也指出:“我们的任务,在寻求一个适合国情,而又合于共产主义的方针来。”(恽代英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8页) 张太雷在1921年提出:要“把国际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和

2、方法正确地运用于各国具体特点的基础之上”。(张太雷文集续,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2页) 1926年,蔡和森指出: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是世界各国共产党是 一致的。但当应用到各国去,应用到实际上去才行的。要在自己的争斗中把列宁主义形成自己的理论的武器,即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机关凝神来定出适合客观情形的策略和组织才行。”(党史报告选编,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24页) 3、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他说: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

3、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有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有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 (2)毛泽东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 主要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特别是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经历过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直到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后,开始从理论上

4、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为中国革命提供合乎实际的完整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 (3)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全党的共识 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七大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确定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中找到解决中国革命一系列基本

5、问题的具体答案,也不能简单地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来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而只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否则,中国革命仍然是不可能胜利的。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但是,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

6、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

7、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

8、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3、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4、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

9、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任务,继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

10、的理论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1)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是一个历史过程,同时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 (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遵义会议至党的七大 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3)解放战争时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 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博大精

11、深的科学思想体系 毛泽东思想不是个别方面,而是在许多领域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个体系,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精髓是实事求是。 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鲜明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紧密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还有: 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 3、毛泽东

12、思想的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方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即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1)文革后,在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问题上,存在过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认为毛泽东作出的一切决策、指示,都必须坚决维护,始终遵循;另一种是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 (2)邓小平对毛

13、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做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将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同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为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 就毛泽东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

14、成和发展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邓小平理论 “ 是在和平与发 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2、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前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以及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 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3、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现实依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4、邓

15、小平理论产生的理论依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我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邓小平文选第3卷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第一阶段 提出理论命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二大。 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一科学命题。 第二阶段 构建理论轮廓。党的十二大党的十三大 第三阶段 形成理论体系 党的十三大党的十四大党的十五大,第一次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命名为“ 邓小平理论 ” 。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社会主义本质:发展道路论发展阶段论根本任务论发展

16、动力论外部条件论政治保证论战略步骤论领导依靠论祖国统一论。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一国两制和国防建设等。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1)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3)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4)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科学理论体系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国际环境(世情):当代世界的发展变化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经济全球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课题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任务。 各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