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资料(教育学)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906194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些资料(教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一些资料(教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一些资料(教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一些资料(教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一些资料(教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些资料(教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些资料(教育学)(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复杂过程。要提高学生学习的成绩,不仅需要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获取学习的成功都是不可缺少的。那么,究竟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对非智力因素的涵义,心理学家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和个性品质的心理因素;有的认为非智力因素是除智力以外的一切对学习有影响的心理因素;也有的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非认识因素”;还有人认为非智力因素就是“人格因素”。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那些参与学生学习活

2、动并产生影响的个性心理的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也可以称作对心理过程有着起动、导向、维持与强化作用,又不属于智力因素的心理因素。所以非智力因素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复杂的概念,包含了除智力因素以外的所有的其他心理因素。二、非智力因素的内容和结构(一)非智力因素的内容由于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对学习活动起着起动、导向、维持和强化作用的个性心理,因此,心理学家们把那些个性心理作为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有:1兴趣与爱好;2愉快的情绪、对事业的热情;3对挫折的忍受性与意志力;4活泼的性格、宽阔的胸怀;5自信心与好强心;6远大的理想与目标;7高

3、抱负;8焦虑。(二)非智力因素的结构非智力因素的结构是指不同成分的非智力因素的整体构成。根据非智力因素对心理活动的调节范围以及对学习活动直接作用的程度,可将非智力因素划分三个不同层次。第一层次,指学生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它属于高层次水平,对学习具有广泛的制约作用,对学习活动具有持久的影响。第二层次,主要是指个性心理品质,如需要、兴趣、动机、意志、情绪情感、性格与气质等,这些属于中间层次。它们对学习活动起着直接的影响。第三层次,指学生的自制力、顽强性、荣誉感、学习热情、求知欲望和成就动机等等,它们是与学习活动有直接联系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产生具体的影响。这些因素充满活力,对学习的作用十分明显。

4、三、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一)国外研究对非智力因素的早期研究,认为天赋高的儿童除智力以外,其他方面都比普通的正常儿童要差。天才儿童总被认为是身体虚弱、病态、情绪不稳定、神经过敏、性情古怪和离群独处的人。对非智力因素的近期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后)否定了早期研究的观点。如布雷(D.W.Bray)在他的天才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一书中认为,人的杰出成就的产生是能力、个性和环境三种因素有力配合的结果。许多研究都还认为:各种个性的不同方面与各种能力结合后会导致有高度成就的特性“结合体”。许多研究者注意到天赋高的儿童在情绪和心理上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还具有幽默感、独创性、好奇心和新异感。有的研究还指出,天赋高的儿

5、童在礼貌、纪律、自我批评、合作性、独立性和敏感性诸方面都超过了一般儿童。近期的研究中还有人提出以下观点。1对活动的强烈需要和爱好是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一个学生有学好某学科的能力,但由于缺乏兴趣,学习成绩并不突出,只有当学生对这门功课发生了兴趣,有了强烈的需要时,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取得优良的成绩。2对学科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热情也是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包达列夫(.)的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一门学科的态度会在他的知觉、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特性上留下痕迹。学生缺乏积极的态度,就会阻碍他的活动潜能的发展。他们认为成功的取得与热烈的情感是分不开的。冷漠无情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创造者的。

6、3焦虑与学习成功有一定的关系。斯皮尔伯格(Spleberger)认为:能力中等而焦虑低的学生,其成绩较同等能力而焦虑高的学生为优;能力低的学生,无论焦虑高低,其成绩均劣;能力强的学生,无论焦虑高低,其成绩均优。这与能力强的学生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也强有关。4人的意志、性格与能力发展有关系。赛尔金娜(.)指出:性格特征对能力发展,尤其是意志对科学家的创造力的发展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品质。有的研究还指出,开朗的性格,对自己的潜力和成就能保持谦虚态度的品质,是一个真正学者必需具备的一种性格特征。对课堂教学中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一点认识杨向东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识活动不仅有智力活动,而且伴随着非智力活动

7、,学生的心理是一个整体,不能设想,学生的认识活动只是智力活动,没有非智力活动的参与。所以,如何处理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也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最近听了张永朴老师关于非智力因素开发的报告,又学习了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过程理论,感触颇深,虽不敢班门弄斧,但也想谈一谈自己的粗略认识、感受。 教学过程中,智力活动:主要指为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而进行的观察、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因素的活动。非智力活动:主要指在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素的活动。 在学生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两种活动都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一般在教学中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

8、因为智力活动是非智力活动的基础,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是在认识事物、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对这一点无容置疑,在自由落体教学中通过讲述伽利略勇于通过实验,大胆进行理论探索,不盲从权威,不迷信权威,尊重客观事实,纠正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的历史,培养学生独立性及敢于与社会不良环境做斗争的性格意志;在牛顿运动定律教学中讲述牛顿生平由“笨”变为天才,鼓励学生向牛顿学习,以勤奋来获得成功,使学生建立自己同样可以学好物理的自信心,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中,通过能量守恒引入,其中介绍焦耳历时多年,通过各种实验验证了能量守恒,发现了热功当量,为表彰他的成绩,物理上以“焦耳”为功的单位,但以中国人命名的

9、单位少之又少,激发他们爱国热情、学习物理的责任感,为国争光、为国贡献的意识,同时又使学生学习焦耳对科学的认真态度,一丝不苟,严格尊重事实的科学作风与态度;在单位制教学中介绍单位制发展,扩大知识面,通过介绍科学中心几次转移,学生发现其中竟没有中国,很不痛快,借此激发他们学习热情,以我们的努力,使21世纪的科学研究中心移到中国,学生们群情激昂,整堂课进行的很好! 通过以上在教学中的尝试,认识到只有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觉积极的认知,通过认知丰富多彩、富有价值的事物、知识以及曲折、艰难的认知过程,才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与情感、坚强的意志和富有个人特色的性格。布鲁纳发现法教学的一般步骤是:设置问

10、题情境。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观察具体事物。树立假设。问题讨论、材料改组、经验联系、提出假设。上升到概念或原理。转化为活的能力(一)发现教学法教例一探究法教师:泊船瓜州中概括描写江南景色的诗句是哪一句?学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教师:这句诗中哪个字用得特别好?学生:“绿”字用得最好。教师:那么,“绿”字好在哪儿呢?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沉思)教师:写这首诗时,诗人曾反复吟诵,先后换过好几个字,有“到”、“过”、“绿”等,我们也来换换看,吟吟看。(板书:到、过、绿)学生:(轻轻吟诵)“到”,只说明春天来了。教师:唔,“到”没有写出江南的景色。那么“过”呢?学生:“过”只说明春风吹过去了,怎样的景色不知道

11、。教师:对了,“过”也没有写出江南的景色。“绿”字呢?学生:“绿”字写出了春天到了江南后景色的变化,到处一片绿色。教师:对了。“绿”字用得很恰当,生动地写出了春天到后,江南生机勃勃的景象。“绿”得可爱,引起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好,我们一起把这句诗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注意,突出“绿”字。学生:(朗读)笔者在这首古诗的阅读教学中运用了“探究法”,所采用的步骤为:(1)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绿”字用得好和好在哪里这一问题;(2)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通过近义词的替换比较,帮助学生作出解答问题的假设,找到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3)展开讨论,各抒己见;(4)归纳、总结,得出

12、“绿”字用得恰当、生动、可爱的结论。这对于改变传统的“先生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探求和获取知识,有着积极的意义。(二)发现教学法教例二猜读法教师:谈骨气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如果请你列举三个例子来论证论点,你将怎么安排?(学生讨论后发言)学生:应该举三个大家都熟悉的有骨气人的事例。学生:这三个人的身份应有区别,要能代表三个阶层的人,如平民、知识分子、官员等。学生:这三个人应能体现不同时代的特点。教师:同学们都懂得举例要有代表性,那么老师现有“文天祥拒绝降元”、“穷人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横眉冷对敌人的枪口”三个事例,请你以谈骨

13、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你将怎样安排这三件事的顺序(学生讨论)。学生:可以按照事情从古到今的顺序。学生:可以按人物身份由尊到卑的顺序。|在有限的学校学习生活中,学生应学会些什么呢?毫无疑问,回答应该是:学会学习。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切实提高语文素质,便是广大语文教师思考、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发现教学法”的传入,无疑为我们送来了一盏明灯。(1) 求最小公分母;(2) 用最小公分母除以第一个分数的分母;(3) 将步骤(2)的得数乘第一个分数的分母;(4) 将步骤(2)的得数乘原分数的分子后的结果作为分子;(5) 对第二个分数重复步骤(2)、(3)、(4);(6) 将步骤(4)求出的分子相

14、加;(7) 将步骤(6)的得数作为最后得数的分子;(8) 将公分母作为最后得数的分母;(9) 如最后得数中的分子与分母有公约数,将约分后的结果作为最后答案。在学习时,先以命题的形式来表现各个步骤,然后经过大量练习转换成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如分数加法前三步就可转换成以下产生式系统:P1如果我的目标是分数相加,且有两个要加的分数,那么设置一个能找出最小公分母的次要目标。P2如果我的目标是分数相加,且有两个要加的分数,且最小公分母是已知的,那么用分数的分母除最小公分母而得到结果一。P3如果我的目标是分数相加,且有两个要加的分数,且最小公分母是已知的,且我有结果一,那么用结果一乘分数的分子。因此,程序

15、化包括两个阶段:一是为一系列行为作出一个命题的描述;二是将这个命题转化成一套产生式。阻碍程序化的因素主要是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和必备知识的缺乏。工作记忆容量上的限制是制约程序化的最大障碍。因此,要促进程序性知识的程序化,最有效的方法是扩大产生式表征的范畴。如关于分数加法由九个产生式组成,而前三个产生式经过练习可组合成一个大的产生式P3,这样可以减轻工作记忆负担,提高程序化程度。同时,必不可少的知识的缺乏也是影响程序化的重要因素。几乎所有程序的获得都以相应的知识为背景。如分数相加的产生式P1中,行为是设置一个最小公分母的目标。这个行为要发生必须回忆相关的程序。求公分母的行为包括将所有的分母相乘、找出分母中和相乘的结果中的公约数、用公约数除结果。如果学生不能知道这些,那么他就不能完成这个序列的其他产生式(P2和P3)。有人(Resmick,et al.)对幼儿园小孩进行的放置任务和推理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